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篇

项目一 应用文的概念与沿革

一、应用文的概念

46286-00-011-1

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与人联系沟通少不了书信、条据;日常工作学习需经常使用计划、总结;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毕业实习时,要提高对毕业实践的认识,需要撰写毕业实践报告等。它使用的范围广、频率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应用文呢?关于应用文的概念,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应用文写作就是研究应用文写作规律、特点、要求、方法技巧等的一门实用学科。

二、应用文的起源

应用文“有用于周应人事”,它伴随着人类生活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如今正日趋规范化、现代化。

《周易·系辞下》有言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这“结绳记事”就是公认的应用文写作的起源,而“书契”即为公务文书。上古帝王设史官记言、记事,颁令施政,公务文书应运而生。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阴虚甲骨“卜辞”,可视为我国最古老的应用文。《三字经》有曰:“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尚书》,被普遍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应用文汇编。其中,“典”用于记述典章制度,“谟”是议政的策论,“训”是进行教诲开导的论说文,“诰”是进行训诫的文告,“誓”是军队出征的誓词,“命”是周王和诸侯的命令和诏书。现代社会的命令、决定、决议、公告、通告、通报、报告等公文,仍保留着这些文体的痕迹。

(一)古代的应用文

古代的应用文写作主要是公文写作。秦统一全国后,实现了“书同文”,为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的规范创造了条件。秦李斯等人为公文写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由此产生了“避讳”“抬头”“用印”等制度,这标志着公务应用文体的成熟。秦廷又规定国家机关的文书制度,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初步确立,也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分。秦代的公文体式有诏、谕、制、奏、疏,其中皇帝颁布的最高指令称“谕”(分“口谕”和“手谕”);臣下的请示称“奏”或“疏”,皇帝批准、答复则为“下旨”。秦始皇颁发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被刻在铜板上,故有“秦诏版”[秦诏版:也称秦量诏版,用青铜制成,有的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有的刻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同类诏书,有的两诏合刻]之称。汉朝以后,公务文书又产生了书(申请)、议(意见、主张)、策(考试文件)、论(道理分析、判断)、疏(注释)等公文体式,并明确了下行文种有“诏”(皇帝的命令)、“令”(指示、指令)、“诰”(古代一种告诫性文章)、“制”(郡县制度)、“策”(考试文件)、“敕”(诏书)等,上行文种有“章”(奏本)、“表”(报告)、“议”(建议)、“奏”(上书皇上)、“疏”(注释)等,统称“奏议”。其间产生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论贵粟疏》《上书谏猎》等已成千古名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无论是从写作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有明显的进步。曹操亲自动手写过不少公文,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求逸才令》《慎行令》《修学令》等。曹丕的理论专著《典说·论文》中言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盛事”,主要就是指公文而言。他把文章体式分为4类8种,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其中,奏、议、书、论、铭、诔都是应用文,多数作为公文体式,诗赋是文学作品体裁。

晋有简、牍、署;南朝梁人萧统编《昭明文选》,选文37类,其中,像诏、册、令、表、上书、奏记、移书、箴、铭、诔、哀文和墓志等的文体体式就有20多种,都属应用文类。刘勰的《文心雕龙》把文章分为33类,其中属应用文的就有21类之多。可见,当时应用文的数量与作用并不亚于文学作品。

唐宋时代是我国古代应用文写作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陆贽的《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章。其间汇集成的《唐文粹》《文苑英华》分古赋九、诗十三、颂五、赞二、表秦书七、文四、论五、议四、古八文、碑十七、铭五、记七、箴诫铭一、书十二、序八、传录记事二。唐宋时有册、籍图;历朝、历代还有碑、碣、志等,无以计数。

“应用文”作为一个词汇,最早见于北宋。苏轼在《答刘世济书》中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但在宋代,还没有把应用文作为专用的文体概念。

元明清时期,对应用文写作的研究渐趋深入,明代吴纳的《文章辨体》、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刘熙载的《艺概·文概》等,都是影响广泛的文章学专著。刘熙载在其《艺概·文概》中第一次将“应用文”作为术语使用。他提出:“辞命体,推之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他虽然没有阐明应用文的概念,便对应用文的范畴和行文方向作了界定,并强调了应用文重实用、讲实效的特点。“文件”一词最早见于清末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考试上》:“次第而升,以资历练,文件自理,枪炮自发。”

(二)近现代的应用文

1911年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且废除了帝王气息浓厚的诏、诰、谕、奏等宫廷文体。凡此种种庞杂、重叠的古代应用文,大多数都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终结而废止。1931年出版的陈子展所著的《应用文作法讲话》,对当时社会上经常使用的公牍文、电报文、书启文、庆吊文、联语文、契据文、广告文、规章文、题署文等文种的写作知识,分别作了阐释。这本著作对后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和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当代的应用文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应用文的使用规范。201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使我国公务应用文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趋于统一和完善,也为应用文写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使当今社会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应用文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应用文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招标、投标、合同、涉外商务函(电)、求职信等文种已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就连“述职报告”这一官场文书也逐渐平民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书载体历经更替嬗变——我国古代应用文是以锲刻形式发布和保存于甲骨、钟鼎、简策上,后书写于缣帛,及至书写、印刷于纸页,直至传播于现代电子网络。梳理应用文沿革、嬗变的历史线索,有助于我们识古鉴今,进一步理解应用文写作的起源、功用和特点,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趋势,更好地将应用文写作服务于现实需要。

三、应用文的特点

应用文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区别于文学作品与实用文体的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学好应用文写作,首先要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1)体式的规范性。应用文文体功用性很强,目的性明确,科学性要求很高,因此规范性就成为其必然的要求。在其长期的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规范的文本格式,有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布局和写法。这种比较规范的文体形式,便于写作、阅读和处理,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便于分类、归档和查询,方便快捷。如公务文书,它涉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合同文书则涉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礼仪文书关系到双方的密切交往与相互信任等。

(2)内容的真实性。应用文是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因此应用文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可靠,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同时,在应用文中出现的时间、地点、情况要真实,所引用的资料、数据也要真实,不允许有任何的出入和虚构。因此,要求应用文的作者要笃实于己,取信于人,说老实话,写老实文,以确保应用文的内容真实可靠,使应用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运用的广泛性。同其他的文体相比,应用文的适用范围应该是最广泛的。应用文是人们处理各种事务、传递信息的书面工具,人们几乎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这个工具,使用广泛是其显著的特征。应用文是根据人们生活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所以应用文的应用必然覆盖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几乎都离不开应用文的写作。

(4)运用的时效性。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它是为解决新近发生的问题,及时地为现实生活服务而写的,某些应用文书,如法规类文件,标明了生效或执行的时间,那就必须严格遵守。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人们的决策、措施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下,必须适时地使用应用文这个工具,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有些应用文体虽然没有严格的有效期限,但其作用的发挥也多是由强到弱,逐渐失效。

四、应用文的分类

应用文种类繁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目前,较常用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照应用文的使用范围划分

按照应用文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书和专用文书两大类。

通用文书指人们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的文书,包括党政公文(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议案、批复等)、事务文书(如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计划等)、规章文书(如章程、细则、制度、办法等)、经济文书(如合同、意向书、招标书、商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司法文书(如起诉状、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等)、生活文书(如一般书信、感谢信、慰问信、求职函等),以及礼仪文书(如请柬、邀请函、开幕词、闭幕词等)和学术文书(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等)。

专用文书指在一定部门或一定范围内使用的专门文种。专用文书的文种繁多,如外交部门使用的照会、国书、条约、协定、全权证书、领事任命书、领事证书、护照等。

(二)按照应用文的特点划分

按应用文的特点可将其分为指挥性文书、法令性文书、报请性文书、知照性文书、交际性文书、记录性文书等。

(三)按照应用文的性质划分

按照应用文的性质分,可分为法定公文、通用的机关事务文书、专用的部门业务应用文、日常生活应用文。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按照应用文的记载方式可将其分为文字文书、电信文书、电脑文书、声像文书和图形文书。

五、应用文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应用文作为一种工具,同时又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概括说来,应用文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宣传教育,指导工作

行政公文的发布,绝大多数是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单位的典型经验和个人的先进事迹,起着宣传政策、教育群众的作用。法律文书的发布,警示、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起着宣传法令、教育人民、打击罪犯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的宣传教育作用又有了新的发展,各企业集团运用应用文这一宣传工具,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形象口号,以此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沟通协调,交流信息

现代社会人们参与各类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多,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需要进行信息传递,加强沟通与联系,共创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应用文在沟通上下左右关系、交流信息、联系情感、协商事宜、协调行动、相互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关礼仪文书能起到沟通感情,促进协调,互为发展的作用;广告类文书可以起到传播信息,服务公众的作用;合同类经济文书可以起到协调关系、保障当事人双方利益的作用。

(三)凭证依据,积累资料

应用文的凭证依据作用,在不同的文种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就行政公文而言,下级机关要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公文来传达方针、政策,安排工作任务,部署开展工作。而上级机关则要根据下级机关的公文所提供的情况、反映的问题来进行决策,以便更科学、更合情合理地指导下级工作。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可以根据往来的公文知照情况、商洽工作。

由此可见,公文是施政的依据和准绳。它可以约束行政行为,使管理的各个环节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就凭据文书而言,其凭证作用更为明显,如协议书、合同书等都规定了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此为凭证,如有任何一方违约,都要以此追究责任。概而言之,应用文是办事的,有着极强的时效性,某件事处理好之后,其作用也随之消失。

但是有些应用文,它不仅有现实的作用,而且还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并根据有关规定立卷、整理、归档,作为文献资料供后人参考,起凭证作用。

(四)反映情况,规范行为

自古以来,应用文就有发布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国家立法机关,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台更多更细致的法律法规,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行政机关的条例,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等都要通过应用文来颁布。这些法律文书、规章制度都属应用文的范畴,一经公布,有很强的约束力,任何人都要自觉遵守,不得违反,否则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应用文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