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夫小偏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两汤一粥治疗经行发热

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者,称“经行发热”,亦称“经来发热”或“经病发热”。以育龄期妇女多见,常伴发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其主要发病机理,乃气血、营卫失调所致。其发病有因外感者;有因素体虚弱、卫阳不固,而生寒热者;或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者;亦有因忧思忿怒,肝气怫逆,郁而化热者。治疗总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因于外感者,治同内科,但经行耗血,阴血偏虚,故汗之不宜太过,以免重伤其阴。

阴虚经行发热:素体阴虚,经行时阴血下注胞宫,营阴益虚,热由内生。证见经行潮热盗汗,心烦惊悸,夜寐不安,或手足心热,经色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气虚经行发热:禀赋素弱,或劳倦过度,或久病失养,元气受损,经行时气随血泄,其气更虚,营卫失固,寒热因之而作。证见经行或经后发热,热势不扬,动则汗出,少气懒言,肢软无力,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舌淡苔白润,脉虚缓。治宜益气固表。

肝郁经行发热:素性抑郁,情怀不舒,经行时肝血下注血海,气火偏盛,致令发热。证见经前或经期发热,头晕头涨,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经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块,经色深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舒肝清热。

血瘀经行发热: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或内伤生冷,或外感风寒,或房事不节,气逆血留,当经行之际,气血瘀阻,营卫不和,以致发热。证见经行乍寒乍热,小腹疼痛,拒按,经色黯红,有血块。舌紫黯,脉弦涩。治宜活血行瘀。

如何诊断经行发热

首先,根据发热多发生于经前、经行时,而在经后发热自然消退进行诊断。其次,常伴发于有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最后,若经行外感发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偶然经期发热者不能诊断为本病。

在饮食上,经行发热患者要注意科学搭配饮食,防止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又可防止内热产生。注意供给高能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软饭。流质饮食可选用豆浆、蛋花汤、绿豆汤、藕粉、去油鸡汤等,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肉末菜末粥、面片汤甩鸡蛋、肉末菜末面条、馄饨、豆腐脑、银耳羹等,软饭可选用馒头、面包、软米饭、包子、瘦肉类、鱼、虾、蛋、瓜茄类、嫩菜叶、水果等食品。切忌饮用浓茶、咖啡、酒精饮料或食用具有刺激性的调味品(芥末、辣椒、胡椒等),并少吃油腻的食物,如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忌吃黏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

小偏方:香薷扁豆汤

【原料】香薷10克,白扁豆12克,陈皮6克,荷叶8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白扁豆炒黄捣碎,与香薷、陈皮、荷叶一同煎煮,煮沸10分钟后过滤,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放温服用。

【功效】香薷、荷叶清暑祛湿,陈皮、白扁豆健脾和胃祛湿。合为清暑益气、祛湿退热,适用于暑湿型发热。

小偏方:生姜红糖汤

【原料】生姜5~10片,红糖30~50克。

【用法】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加红糖一并放入锅中,煮沸10分钟后即可,放温服用。一日可服2~3次。

【功效】生姜有辛温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红糖有益气、缓中、散寒止痛的作用。合为解表散寒、发汗退热,适用于风寒外感型发热。

小偏方:薄荷粥

【原料】鲜薄荷30克,大米50~100克,冰糖、薄荷汁适量。

【用法】先将鲜薄荷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至汁浓时停火,过滤取汁备用,再将淘净的大米入锅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薄荷汁和冰糖,再煮1~2分钟即成。每日服1~2次。

【功效】薄荷辛凉、清热解毒,大米温中和胃。合为清热利咽,解毒退热,适用于风热外感型发热。


需要注意的是,经行发热大多由气虚或阴虚引起,总由患者体质虚弱、经行脏腑气血或阴虚生内热所致,故经后应继续调养,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对经行期气血变化的适应性,可以防止经行发热。经行发热一般经后自然逐渐消退,如果病程日久,反复发病,甚至经后热度反而升高者,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做必要的检查,明确发热原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