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基于传统农区的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促进河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虽然总体上看东部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已经逐步丧失,河南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产业会自动地向河南转移,事实上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上还面临不少困难。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经过30年的发展,东部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产业氛围和配套能力。一般情况下,除了那些能够凭一己之力在一个现代产业空白之地独立开拓出一片生存空间的强势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希望在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里生存与发展。因为如果新的空间点没有相应的产业氛围和配套能力,企业落地后在新空间点就会面临高昂的运行成本,甚至出现生存困难。所以,在东部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逐步上升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梯度转移表现出明显的“黏性”。

另一方面,目前中西部各地政府都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重要的资源进行争夺,以至于用政策换项目、用土地换项目、用环境换项目等方面的恶性竞争也屡见不鲜,这决定了在东部面临生存压力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的。

所以,河南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具体做法上应该注重“产业链条”的引进以在本地快速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与配套能力,使引进的企业既能够很好地生存与发展,又能够真正地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持续的贡献。

(一)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产业链”或者“产业集群”的方式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整体转移

目前,河南已经确立了17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但这些产业集聚区在产业定位上大多不太注重引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是希望发展附加值高的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但高附加值产业引进的难度较大,所以进展也比较缓慢,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没有出现预期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这些产业集聚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大多具备了整体引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链的条件,如果能够降低对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等方面的过高期望与要求,努力引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群,使这些企业在产业集聚区里自行配套,对企业的吸引力会更大,也能够快速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与配套能力,使产业集聚区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二)利用外出劳动力多的优势,吸引其以“返乡创业”的形式在本地迅速形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产业链条

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与劳动力第一大省,河南有超过2000万劳动力外出务工。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信息大多从自己的亲戚或邻居处获得,所以一定地域范围内(几个村庄乃至乡镇)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往往从事相同或者相近的职业。如许昌鄢陵就有数万劳动力在河北白沟从事箱包行业,其中有一些人经过努力在白沟建起了小工厂,当起了小老板。鄢陵当地政府利用这种优势,在本地建立箱包工业区,提供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吸引在白沟从事箱包生产的小企业主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本地迅速形成了箱包生产的产业集群,一两年之内鄢陵箱包工业区从业人员达到上万人之多。这种外出务工人员在某个产业“扎堆”的现象,为河南通过“返乡创业”形式在本地迅速形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链条创造了条件。我们应该利用这一优势,以这种新的形式来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梯度转移。


[1]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委党校副教授宋伟,他曾是我的博士生、在站博士后,河南大学与河南省政府研究室共建高级智库——中原发展研究院骨干成员,近年来一直关注河南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因文章讨论问题与本书主题高度吻合而征得其本人同意收入本书。——耿明斋

[2] 根据《河南统计提要2010》相关数据计算。

[3]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09》相关数据计算,以下河南2008年相关数据也来自《河南统计年鉴2009》。

[4]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相关数据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