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基于传统农区的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面对危机,我们应当和能够做什么

(一)一抓产业结构调整

人们说危机也是机遇。我认为机遇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那些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成本较高的企业将被淘汰,这就给那些经营管理较好的优质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产业集中度会提升,优秀企业会因此发展壮大。这是为同行业的优秀企业提供的机遇。二是不同地域空间中的同一产业,也会因区域因素造成的成本差异而有不同的发展机遇。那些处于高成本地区的企业将被淘汰,而处于低成本地区的同类企业将获得发展机遇。这是为同一产业的低成本地区提供的机遇。河南现在就面临着低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机遇。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危机,既有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原因,更有地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人力资源、房地产、能源原材料等成本上升的原因,而且后者才是根本的和长期的原因。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到来之时,后一因素所造成的成本上涨压力已经使上述地区的制造业举步维艰,低端制造业从上述地区退出是必然趋势。危机加剧了这一趋势。河南显然属于制造业的低成本地区,因此在危机时期,必然存在着低成本产业发展的机遇。我们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抢抓这一机遇,大力吸引珠三角和长三角正在转移或待转移的制造业在中原落地。

具体可以采取如下三条措施:一是由省政府综合部门(比如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如中小企业局、商务厅等业务部门及相关研究人员共同组成赴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调研组,深入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具体了解它们在上述两个地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意向、转移方向,获得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成批将这些产业和企业移植到河南省来;二是利用郑汴产业带建设和国家即将批准郑汴之间建设用地计划的机会,大手笔规划建设若干工业园区,大量吸纳沿海转移产业再次落地,破除目前工业项目落地的土地瓶颈约束;三是切实在税收及工商服务各个环节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排除企业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

我们认为,下一步河南省产业发展和产业调整的总方向应该是加大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河南的资源型产业都是依靠不可再生的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所以,从长期看,一个地区的经济不可能持久靠资源型产业来支撑。或者换句话说,靠资源型产业来支撑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大力发展不依赖本地资源的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是保持河南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战略性任务。

在制造业方面,汽车和电子产业有可能是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由于分工和产业链条的拉长,电子类制造业产品,比如电视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在末端越来越成为标准化程度很高但技术含量不高,一般熟练劳动者可以进入的相对简单的产业,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所以,劳动力成本对这些产业的成长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原地区劳动力多和成本低的优势将对这些产业落户产生吸引力。实际上,汽车产业也日益向大众化发展。今天(2008年12月8日)早上的新闻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针对美国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政府拟实施的对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150亿美元救助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就提出异议说,根据国际贸易和产业空间配置理论,汽车业将来应该在美国消失。政府对汽车业的救助只是短期行为,只是从感情上不愿意让这些巨型企业破产而已。我相信克鲁格曼的预言,就像很多传统制造业早已在英国这样的早期工业化国家消失了一样,在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越拉越长的当今时代,单纯制造环节的汽车业将来确实会在美国消失。将来很可能像计算机等产品的制造那样,发达国家留下的只是研发和核心部件的制造环节,而一般的制造环节都会转移到像中国这样新兴的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国家。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可能会逐步成长为汽车生产的超级大国,未来汽车业在中国有大量机会。河南的汽车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规划中的国际物流园区功能的发挥,中原城市群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的优势也会凸显出来。所以,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应该把电子和汽车业作为重要的增长点纳入进来。

(二)二抓小企业培育和全空间范围的工业化

纵观国内各个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众多小企业竞争发展模式,或形象地概括为小企业丛生模式;一种是大企业支撑模式,或形象地概括为一柱擎天模式。一般来说,珠三角及长三角的温州、苏南地区大概属于前一种模式,人们把山东青岛作为后一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河南省来说,许昌、新乡的长垣县大概可归类为前一种模式,平顶山市则是后一种模式的代表。当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演进,这两种模式的界线可能会越来越模糊,比如本来小企业丛生的珠三角和温州、苏南等地,也逐渐成长起一批巨型企业,而最初依靠大企业起家的地区也可能逐渐围绕大企业成长一批中小企业。开封一家空分厂现在就丛生出一个包含几十家中小企业的空分产业集群。

但是,从河南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大企业要么属于资源采掘和初级加工型的,要么属于传统产业型,且主要是国有的,基本不具备派生中小企业的条件或这些大企业本身还面临着生存问题,派生中小企业的能力不足。因此,河南的工业化更适合于走小企业丛生的发展模式。实际上,采取小企业丛生模式不仅是因为我们缺乏有能力派生中小企业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自身缺乏充分的活力和扩张潜力,从而难以成为擎天大柱来支撑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更是因为这种小企业丛生模式在传统农区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初始阶段,可以在全方位的空间范围内撒播工业化的种子,使得工业企业遍地开花,从而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来推进区域工业化。进一步分析,小企业丛生的工业化模式还可以培育和造就数量众多的企业家,从而使得区域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和活力。过去我们往往过分强调资源、资金、区位、技术等因素对于工业化和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现在看来,企业家是支撑一个地区工业化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家是将各种资源和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之变成能够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特殊人群,有了他们,没有资源可以找到资源,没有资金可以找到资金,没有技术可以找到技术,没有区位优势可以突破区位劣势的约束,使工业化发展势不可当。很多地方的工业化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案例,远的如浙江的温州,近的如新乡的长垣县,都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很鲜活的案例。

现在小企业丛生模式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工业用地的约束,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力度,促使周边村落居住的农民尽可能地向镇区集中,即所谓合村并镇,这样就能腾出大量建设用地,通过置换把这些建设用地集中起来,规划成相应的工业园区,就可大量接纳中小企业在这些园区落地和成长。同时,小城镇建设和居民向镇区的集中还可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更大的空间,从而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及可行性,我曾有文章专门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据我在广东东莞的调查,由于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东莞地区众多资产在200万美元上下、雇佣劳动者在数十人的小业主纷纷撤摊,这实际上也为内地此类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市场空间。

最后想再说一句,这种小企业丛生的工业化模式不仅可以使工业化在全空间范围内全面铺开,从而在整个区域形成工业化的氛围,可以造就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从而支撑地方经济长久持续发展,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更多的农业劳动者吸纳到非农产业中来,快速提升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所以,小企业丛生的工业化模式是值得花大气力去推动的。

(三)三抓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可以使自己站在产业链的高端,从一个产业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市场的垄断收益,其意义自不必多说。关键是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或者如何创造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早几年在徐光春书记参加的一次有关自主创新的座谈会上,我曾经提出要把社会创新的中心由过去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转移到企业,因为学者们坐在书斋里往往习惯于从书本和各种文献中来找寻创新的切入点,这样弄出来的东西往往距离市场的需求很远,结果是花了很大气力,弄出来的东西却很难市场化,很多成果不得不束之高阁。企业作为社会创新的组织者,作为创新的中心,它一定会把创新的切入点放到市场需求上来,因为在市场风浪中搏击的企业最能感受到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空白点。所以,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大量高水平的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就像微软在中国建立研究院一样。但是,当把企业作为社会创新活动的中心时,也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把大批目前仍在各类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科技人员解放出来,解放的方法无非有两种:一是鼓励这些技术人员直接到企业谋职和创业,二是放松对他们的管制,让他们可以在职以各种方式与企业合作,为企业的创新贡献他们的才智,同时也获取创新的正当收益。

关于自主创新,这里我还想再强调一点:要搭建更多高水平的蓄积人才的平台,除了研究机构外,更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实际上,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蓄积人才的最重要平台。高等学校聚集了一个时代最有理想和追求、最渴求知识、最具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最具活力的人群,也聚集了大量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所以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度最高的地方,也是思想火花最容易闪耀的地方,拥有最好的创新土壤。越是发达的国家,高等学校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越强,人才聚集的密度越大,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重要,越能支撑一个社会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河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凭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正确的战略决策,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在了中西部地区的前列,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资源优势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总是有限的,区位优势也可以被其他的优势所替代,真正支撑一个地区长期持续发展的因素是人才以及与人才相关的创新能力。放眼整个中西部地区,河南在人才及创新能力方面实际上是无优势可言的,差就差在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水平上。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重庆,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和安徽,其高校聚集的数量之多、水平之高,我们无法望其项背。西安、成都、重庆、长沙、武汉等地之所以能聚集数量众多的高技术企业,武汉之所以能锻造出光谷,均得益于密集的高水平大学、高密度聚集的人才。因此,河南要实现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摆脱对资源的依赖,使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就必须把打造更多高水平大学纳入区域发展的战略中来布局。打造更多高水平大学的途径除了目前郑州大学的“211”工程建设、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的省部共建,以及下一步推动河南大学进入“211”建设行列等之外,应该推动至少一所大学进入教育部直属大学的建设行列。河南作为一个拥有1亿人口,且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的大省,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提出一所大学进入教育部直属行列的要求都不过分。

除了这两所大学之外,把整个高等教育纳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中,根据条件尽可能增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实施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聚集的政策措施,应该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省策。

此外,职业技术教育是提升普通劳动者素质,为工业化输送越来越多的熟练工人的最重要途径,应该大力发展。可喜的是,省委省政府正在大手笔规划和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四)四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启动内需、迅速将经济引向持续增长轨道的最有效的短期措施。中央为扩内需、保增长已经出台了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河南省也提出了到2009年底投入1.2亿元刺激经济的计划。如何落实这些投资计划,怎样避免由此引发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传统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确实值得认真斟酌和讨论。当然,作为地方政府,尽可能将自己的投资计划纳入中央政府的轨道,并精心设计、充分论证,争取更多立项和更大的项目,是首先要做的。事实上,绝大多数项目投资还是要靠银行的资金来落实,所以,项目设计还要顾及银行对项目的偏好,符合银行对项目投资的要求。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河南省应该努力争取将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列入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高地、中原崛起的龙头,中原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是九城市的一体化,前提和基础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快速化。根据国外都市群发展的经验,以铁路为主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实现城际快速通达的最主要方式,由于能源的约束,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未来公共交通系统可能会越来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所以,建设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是早晚的事,与其晚些部署,不如在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早下手。这是其一。其二,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项目投资巨大,这样做可以将项目的设计论证、立项争取和资金落实高度集中在一个项目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启动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短期对于相邻和相关地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无比巨大,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效应会成倍放大。

当然,由于投入巨大,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项目可采取一次规划、一次立项、分步建设的策略。


[1] 这篇报告是为河南省社科联组织的省领导与社科专家座谈会准备的发言稿,并于2008年12月17日在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主持的会议上简要讲述了其观点,受到徐光春书记及与会同志的关注。后收入河南省政府研究室编辑供领导参阅的内部印刷物中,郭庚茂省长阅读此文后给予高度评价,并在2009年3月召开的全省县以上干部参加的经济运行分析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此文观点,推荐广大干部学习此文。时任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也在随后召开的省政协常委会上高度肯定此项研究的价值,并号召全省政协委员学习作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务实作风。本报告由我主笔,与郑州大学商学院李燕燕教授合作完成。——耿明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