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的密码:破译全球经济危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导论:关于社会转型的一般性问题

自严复先生那个时代起,政治学知识便被源源不断地引入中国。作为一种知识,它曾备受尊重,袁世凯的首席政治顾问便是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古德诺(Frank Johnson Goodnow),只是古德诺未曾想到的是,知识的嫁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一百多年的西学东渐是一段知识启蒙的历程,“自由”“民主”“正义”“人权”等这些政治哲学关键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可是熟知之后该怎么办呢?我们看到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路线选择:继续宏大叙事式的启蒙与务实路线的渐进改革。前者寻求一种“根本性”的快刀斩乱麻式地解决问题,后者主张“摸着石头过河”。虽然,两者在方法论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是矛盾的,但是目前的处境是一样的,就是任何一派都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有关中国社会转型的“剧本”。[1]

我们喜欢去讨论那些抽象的概念,那些在逻辑与逻辑之间进行转换的游戏确实令人着迷,但是游戏不能代替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像某电视台那样跑到街头问人们:“你幸福吗?”我们承认,从政治以及政治学诞生起,人们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幸福的追求,直到近代以来,在政治体制上主要的转型之一就是政府必须承担起对公民的政治责任。幸福首先是一种承诺,幸福与否首先取决于政府承诺的政治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了。我们不能学习电视台的这种政治逻辑,否则,我们就不要去奢求什么社会转型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逻辑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忧虑,这种情绪不仅无助于将人们拉回现实中用理性而审慎的精神去思考,而且还会因为恐惧从而用更为虚幻的概念去代替现实的问题。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方法论,我们的无奈首先要从回答为何我们不去关注基础性的问题开始。美好的东西已经诉说了上百年,自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停止向先进文明学习的脚步,已经先后学习并实践了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求索。倘若我们继续追问那些在中国话语语境中已经讨论过的政治问题,结果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会变得似是而非,因为没有基础性的问题作为支撑。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社会转型是什么?为何会发生转型?社会转型意味着什么?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正义、自由、民主、权威、制度等这些概念体系是如何变迁的?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其运动的特质,那这些概念离真实该有多远。

要想告别宏大叙事,就需要从最基本的问题谈起,虽然我们知道这样很难且不会为研究者带来多少声誉,也没有“公知”那样风光无限,但这是我们的使命,是后人对前人事业的超越,也是对前人最好的尊重。社会转型的一般性问题指的是我们做好进一步研究必须弄明白的一些基础问题,首先就是我们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对当下社会转型的认识。其次我们要去回答社会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它与政治社会结构的变迁的关系是什么,这样才能将一个抽象问题转化为政治社会结构变迁的具体问题,由此我们将自然而然地进入对政治社会结构的要素的研究。新制度主义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其并未回答出新制度是如何起源的,那么这样直接进入专制制度、民主制度等具体制度起源的研究是否缺乏理论深度呢?此外还有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进行划分可能导致的误区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定义不少概念以及引入一些变量。这些看起来是全新的概念,却是来自最为基础性的知识领域,因此读者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讨论变得轻松且可以深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步伐向前迈进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