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文稿
主持人语
周晓虹
孙本文先生(1892~1979年)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后社会建设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在不到30年的社会学研究生涯中,孙本文先生不但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留下了诸多至今仍然颇有价值的著述,更重要的是他创建了中国社会学社,创办了《社会学刊》,推动了1949年前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中国化尝试,并因此成为世所公认的中国社会学的一代宗师。
1926年留学归国后3年左右,孙本文先生就从上海来到南京,受聘担任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随后长期担任系主任,为中央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殚精竭虑,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后,虽然不能继续从事社会学研究,被迫转任地理和哲学各系,但孙本文先生一直在由中央大学沿袭而来的南京大学任教,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因此我们可以说孙本文先生的一生与南京大学有着割不断的精神联系,他是南京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而他的学术思想也成为永远值得南京大学社会学学人引以为傲的知识瑰宝。
2012年正值孙本文先生120周年诞辰,也是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为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于2012年5月19~20日联袂主办了“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学术研讨会,[1]并同时推出了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近十位同仁耗时数年编辑而成、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的《孙本文文集》。来自国内最重要的社会学系所的二十余位社会学家和澳洲悉尼大学David Goodman教授、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孙江教授,以及孙本文家乡江苏省吴江市市长梁一波、孙本文的儿子孙世光等出席了会议,学者围绕“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发言,并对孙本文的社会学思想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历史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鉴于孙本文先生是社会学中国化的首创者之一,我们特将本次研讨会的论文编辑成“孙本文纪念专刊”,[2]作为《中国研究》2012年春季卷(总第15辑)隆重推出,以纪念这位中国社会学的卓越先行者120周年诞辰。
必须说明的是,为了完整地反映孙本文先生的一生及其学术思想,此次我们破例收入了多篇已经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我们愿意通过再度发表这些学术论文,集中对孙本文的学术思想之阐释再做一次集体发声。
[1] 孙本文先生1926年自美国留学归国后先后工作过的华东师范大学(原大夏大学)社会学系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作为协办单位,也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工作。
[2] 感谢帮助我编辑本次会议论文的我的四位研究生:苏媛媛、方莉琳、阎玉芳和李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