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精神分裂的复原历程:从凌乱到整合
面对精神分裂人士的内在自我分裂和混乱的世界按照上述理论,其复原历程,就不能只是禁锢、服药和操控,而应是具备下列特点的干预(Intervention)过程。
(1)把外在世界从极度压迫、疏离、排斥,改变成为一个接纳、关怀、安全及尊重的社会环境。
(2)把精神分裂人士从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的矛盾转为现实和积极的自我融合历程。
(3)使精神分裂人士从自我显现与自我隐藏的矛盾中释放出积极和现实的自我显现。
(4)使精神分裂人士从自我摧毁与自我保存的矛盾中释放出积极和现实的自我保存。
(5)把A轴分裂中的迫害感(Paranoid)和夸大感(Grandiose)以及僵直型(Catatonic)的妄想和幻觉转化成为有现实感的自我融合、自我保存及自我显现,也就是说个体不需要通过迫害感和夸大型、僵直型的妄想和幻觉中去保存、结合及显现自己真正的内在自我需要,而是可以透过与支持性和关怀的现实环境去展示、融合和显现自己的需要和看法。
(6)从B轴中退行、压抑的控制中释放出来。也就是说案主不需要用假象自我来隔绝外在环境,而是可以在现实环境中去保存、结合及显现过去在压迫、欺凌的环境中所受的伤害、伤痛和无奈。换言之有关的隐性症状,如语意不清、行事迷惘、失去快乐动力及情感迟缓慢慢消失,转而成为正面去面对环境中的不如意和有压力的事情。
(7)从C轴中凌乱意识和凌乱的演绎中释放出来。案主的自我界限(Ego Boundaries)通过积极和现实的活动而强化起来,也就是说自我不需要通过别人的意识去证明自己的意识,也不需要用其他人的身份去显现自己的身份,更不需要摧毁自我意识去保存自己的意识不受压抑和吞噬;相反,通过现实、正面的积极参与、活动和相交,案主连接、保存和展现自己的身份和内在需要。通过真实和有意义的活动与外在世界相交和沟通,案主把意识放回外在世界上,令过度敏感和活跃的自我意识(Hyper-Reflexivity and Over-Self Consciousness)缓慢下来并且重新建构自我和其他人的界限(Boundary to Differentiate Oneself and Others),慢慢地,凌乱和渗透性特强的自我界限(Diffused Ego Boundaries)就会清晰和牢固起来(Substantial Ego Boundary)。这是一个自我建设的过程(A Process Of Self Construction),也是一个自我保存的过程,让案主重拾改变外在世界并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一个自我展现的过程(A Process of Self Visibility),使案主能重新塑造自己,通过外在环境而恰当地改变自己,重拾适应和参与外在现实的能力。以下笔者将详细描述A到G干预过程的内容和概念。
(一)塑造一个支持性和关怀性的社会环境
面对精神分裂的病症和经历,要培养、展示和重拾案主的自我融合(Self Cohesion)、自我保存及自我显现(Self Visibility),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支持性和关怀性的社会环境。按照R.D.Liang(1960)所说,导致精神分裂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存在不安的环境,当中有以下三种情况。
a.吞噬;
b.内部粉碎;
c.物化和非人化。
换言之,一个令精神分裂复原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令案主有存在安全感的环境,这个支持性和充满关怀的社会环境与欺压性的社会环境(oppressive environment)相比,有下列不同的特点。
a.培养独立性,有自主的社会环境;
b.接纳、关怀及安慰的社会环境;
c.尊重和欣赏的社会环境。
1.培养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
Liang(1960)认为本体不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其他人有吞噬的倾向,令案主被其环境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所操控、管制,完全剥夺其自主性和独立性,令案主无法有独立自主展现其自我功能的能力。不断的吞噬最后更会令案主的自我界限模糊(Diffusions)。因此一个令案主得以自我融合、自我展现和自我保存的外在现实环境,就必须不是一个吞噬性的环境(Non-engulfing Social Environment)。不但没有吞噬性,而且这个外在环境必须比一般现实环境允许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所谓独立性是指工作者不允许其他人去妨碍案主的独立能力,同时要刻意去培养案主的独立能力。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病人经过多年被吞噬和自我界限模糊的情况,对外界环境都会有戒心,也会失去独立、自主的信心,而且变得非常敏感,因此外在环境的有关人物必须非常支持、非常有耐心地去重新培养案主的独立信心。
独立性和自主性应该包括下列特点。
(1)培养和允许案主在日常生活当中,或者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有参与和决定的机会及能力,例如,让案主选择应有的服务,其中包括:决定治疗的步骤、决定自己生活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环节、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选择在院舍中的生活模式和习惯;
(2)案主有自己自主的独立生活空间;
(3)培养案主有机会发展自己独有的兴趣、潜能和强项;
(4)培养案主能够自主地组织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工作。
在培养案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时,有关社会工作者应按部就班,忍耐并允许案主不断尝试,不断重新调整自己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看法、能力和尝试。
塑造这个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环境,最后的目的是令案主能慢慢重拾:
(1)真实和恰当的自我形象和自我看法;
(2)清晰稳定的自我界限;
(3)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经历的演绎。
只有具备上述几点,精神分裂病患者在C轴离散的自我界限才会得到清晰的愈合,而自我分裂的过程才会终止。
2.塑造关顾和安慰的社会环境
Liang(1960)认为在欺凌压迫的社会环境中,案主被别人歧视、忽视(Ignore)甚至被物化、非人化;不仅如此,其他人亦会认为他只是石头,没有感觉,不断隔离、漠视案主,最后连案主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能力面对现实,从而自我隔离(Self Isolation)和退行,同时压抑自己的能力和过往,尤其是一些痛苦和创伤性的经历(Traumatic Experiences)。
要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最重要的是,案主的周围环境要从隔离、漠视改变成为一个关顾和安慰性的环境(Caring and Comforting Social Environment)。所谓关顾和安慰性的环境是指除了没有隔离、漠视和压迫之外,更重要的是,案主备受关顾和安慰。
关顾(Caring)是指案主在极度隔离、退缩、逃避甚至压抑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别人全面的接纳(Accepting),从而重回现实,慢慢把在压抑中受到的创伤、痛苦的经历和感受释放出来,最终重新在现实中寻回自己的定位和功能。换言之,所谓关怀的环境是指接纳、聆听、感同身受和承托的环境(An Accepting,Listening,Empathic and Holding Environment)。这种环境对自我系统的修复和培养,可以用图1-32表示出来。
图1-32 关怀的外在环境与自我重建
所谓接纳是指无论案主处于何种状态——精神状态非常混乱,极度退行或夸大,出现扭曲的妄想和幻觉,甚至是混混沌沌的自我疏离——工作人员都应加以接纳,而不应加以标签。尽可能在安全的情况下不对案主加以禁锢、束缚、压迫和欺凌,允许他们有表达的空间。
聆听是指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士应该耐心地去听取案主说话,观察他们的行为、需要,不应把说话的内容和行为只看成毫无意义的病症。聆听也是指听出案主说话和行为背后的感受、需要和困惑,然后加以认同、接纳和分享。
感同身受是指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士能够透过案主的经历,及其一生的苦痛和无奈,了解案主症状背后的需要和感受,从而能够超越精神分裂正面症状和负面症状的障碍,与案主有深层和投入的沟通和交流。
承托的环境是指有关人士愿意付出心力和时间去承托,去保护精神分裂人士不受其他人欺压、伤害和压迫。承托的意思是指有关人士愿意帮助精神分裂人士在充满伤痛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别人的体谅和无条件的保护,谅解他们被歧视的自我保护,并且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居住、社会交往环境中去过正常的生活。
安慰(Comfort)是指对于案主在极度屈辱中受到的创伤与痛苦回忆,周围环境可以就案主的伤痛有所安慰。这种安慰可以以下列任何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1)借着同感的理解和辅导而作出深层治疗和安慰;
(2)与其他精神康复者及同样经历的人有感同身受的分享与互相安慰;
(3)一般小区人士的认同、支持及鼓励;
(4)亲属或朋友的分享与安慰;
(5)宗教和爱心团体的支持和安慰。
只有不同人士、不同环境的认同、支持和安慰,才会令精神分裂康复者包扎伤口,平复痛苦的回忆,重拾自信,重新上路。
3.尊重、看重和欣赏的社会环境
Liang(1960)认为存在性不安是由于社会环境令案主有被欺凌和屈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无法展现出来,于是就像一个充满威力的炸弹,在案主心中爆炸,把自尊、自信都爆破;同样,案主的超我要求案主为自己去申辩,取回自信,但却遇到一连串无法预计、永无休止的持续欺凌,最后案主只有在幻觉、妄想中去保护自己,并反击报复。
这一个反击和报复过程就是一个重振自我形象、自我力量和满足超我内在要求的扭曲表现(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因此要案主在内部粉碎过程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给予案主一个稳定、尊重、看重和欣赏的环境(Respecting,Attending and Appreciating Social Environment)。
所谓尊重是指案主经历外界欺压和不公平对待,在内心感到痛苦时,周围的人要允许案主有以下表现。
(1)合理的宣泄(Ventilation)。案主在宣泄中表现的幻觉中的迫害感(Paranoia)、夸大(Grandiosity)和僵直(Catatonic)的情况都要加以忍耐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明白案主在这些幻觉背后的感受,例如,在迫害感中的自卑、害怕和紧张,在夸大感中的兴奋、愤怒和紧张,在僵直型动作思维中的愤怒、无奈及紧张;并帮助案主用合理、现实的方法去宣泄和说出这些感受,让案主不需要用幻觉和妄想去替代这些背后的感受。
(2)理解和尊重精神分裂的迫害、僵直、夸大的幻觉和妄想背后代表的意义、功能和需要。也就是说精神病人背后用幻觉和妄想所表达的意义、功能和需要是真实和存有的。例如,一个男性精神分裂病患者觉得自己是有皇帝血统的,这恰好显示了他对金钱、社会地位和女性垂青的渴望,也显示他在人生经历中自尊、地位、婚姻和恋爱所受的有关创伤。
这些意义、痛苦、需要和功能需要一个尊重、看重的环境所认同、给予和肯定。也就是说周围的有关人物需要明白病人病症背后意义,除了允许案主宣泄他们的感受,更要满足他们由于长期受欺凌和压迫而未满足的基本需要,比如,衣食住行、安全感及与其一起生活,与别人分享喜怒哀乐;有机会组织家庭、找工作、受训练。
看重的意思是认为一个精神分裂人士,无论他们的背景和精神状态如何,其性别和特性应该被视为与一般人一样,有其价值和生命意义。哪怕是很小很小的需要,在他们凌乱的表达和感到压抑的情况下,都应该被重视,然后去设法满足他们基本的需要,看重他们在症状背后的感受,鼓励他们用较直接的方法表达出来。
欣赏(Appreciating)是指精神康复者在其他人的支持下懂得去欣赏和认同下述内容。
(1)自身潜能、兴趣和技能;
(2)应付环境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3)一生以来的成就、知识和学历;
(4)周围社会环境(如父母、家人、朋友、同学、同伴)的支持、忍耐和联系;
(5)求生意志和有关环境虽然恶劣,但未用继续恶劣的方式加以维持。
持续和不断的欣赏,案主会觉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备受肯定,而不需要用幻觉、妄想去维持内在自我的存在,反而会倾向于用外在的尊重、欣赏和看重去伸展和去发展自己,慢慢地将幻觉和妄想变回实实在在的现实感觉及理想的展现和实施,也就是把外在世界从极度压迫、疏离和排斥,改变成为一个接纳、关怀、安全及尊重的社会环境。这个改变过程可以用图1-33展示出来。
图1-33 精神分裂人士需要的接纳、尊重、安全、关怀及可复原的社会环境
(二)从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的矛盾转为现实和积极的自我结合历程
面对吞噬、委屈和非人化的外在环境,一些精神分裂病患者及记录人士不得不尝试去分裂自己以保存自我仅有的空间感觉和独特性。在A、B和C轴所出现的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的矛盾,大致上可用表1-3简略地描绘出来。
表1-3 精神分裂中A、B、C轴中的自我分裂与自我整合的矛盾
案主在一个培养独立、自主、尊重、关怀和安慰的社会环境中,这一个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的矛盾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A、B、C轴中也同时出现。
1.A轴的变化
(1)超我不会与外在压迫与苛责联结在一起去压迫本我;
(2)外在世界中好的其他人出现令自我可以内化(Internalize)及内吸(Introject)好的元素去重建良我;
(3)外在世界中坏的其他人出现明显减少,减少了指出和培育劣我的出现;
(4)由于好的其他人确实存在(Actual Existence of Good Others),自我不需要用夸大的妄想(Delusion of Grandiosity)去满足好的自我需要,从而可以真正地与其他人沟通(Actual and Realistic Communication)而夸大自我认同、妄想与幻觉都因不被需要而减少(Reduction of Grandiose Self Identity,Delusion and Hallucination);
(5)由于外在坏的其他人实际不存在和减少,因而自我会逐渐减少使用,甚至不需要再借助迫害感的妄想和幻觉去保护自己。
也就是说超我与本我的冲突减少,本我从苛责的超我中释放出来。自我与现实的好的其他联结(Connection of Actual Good Others)不会被坏的其他人所断裂,慢慢地减少迫害感、夸大的妄想和幻觉的出现和使用,最后在独立、自主、尊重、关怀和安慰的社会环境重获自信,在现实环境中与其他人交往,确立好的自我界限。
2.B轴中的变化
(1)在接纳和关怀环境下本我不用退行或压抑现在和过去的伤害,本我的能力会慢慢加强;
(2)本我能力慢慢加强后,对本能的管束能力和对超我的协调能力重新回来,与本能有关的行为如性、侵略和原始的食等行为也开始与外界现实有衔接和对抗;
(3)本我本身的复原能力开始加强,被分裂和压抑的部分能够开始重新自行疗伤。
3.C轴中的变化
当外界的意识不是压迫和侵占案主反而是看重、关怀和欣赏案主时,案主会慢慢从这些意识中重拾自己的意识和独特的意识演绎。由于不需要再去用外界意识证明自己的存在,自我的界限反而可以慢慢重建起来。
(三)从自我展示与自我隐藏的矛盾中释放出积极和现实的自我显现
面对吞噬、委屈、令人气愤和非人化的社会环境,一些精神分裂病患者及记录的人士不得不隐藏自己;但要在其他人的眼中和态度中显现自己的存在。这种自我显现与自我隐藏的矛盾在A、B和C轴中显现出来,并且可以用表1-4展示。
表1-4 精神分裂中A、B、C轴中自我显现与自我隐藏的矛盾
案主在一个培养独立、自主、尊重、看重、关怀和安慰的社会环境中,这个自我隐藏与自我展示的矛盾会产生下列变化,慢慢转为一种现实和有意义的自我展示,这种变化在A、B、C轴中也会同时出现。
1.A轴的变化
(1)A轴中的自我形象慢慢在独立、自主、尊重和关怀中变得自信、自重;
(2)这种自信、自重和被关怀的自我形象不需要被隐藏;
(3)这种自信、自重和被安慰的真正自我不需要透过夸张、防卫性的迫害感或极度敏感的僵直形态去展示在人前;
(4)真正的自我反而可以在很安全的状态中展示自己真正的需要、感受和形态。
2.B轴的变化
(1)在安慰和关怀的环境下,精神分裂人士所受的创伤和生命里的伤害不但不需要隐藏,反而慢慢地得到舒缓;
(2)在看重、欣赏和理解的环境下,精神分裂人士展示的幼稚和本能积极的行为不但不被排斥,反而受到完全地接纳和呵护(Total Unconditional Regard and Caring),同时有关的人士更会看到其病症背后的需要和潜能,并慢慢加以满足和培养。
(3)最后在独立和自主的环境下,精神分裂人士的特点、潜能和个性都慢慢地展示出来。换言之,精神分裂人士在好的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下,不再依赖一些隐性病症去隐藏自己,反而会将自己的个性、特性慢慢发挥和展现出来。
3.C轴的变化
(1)在支持、安慰、关怀和尊重的环境中,精神分裂人士慢慢在现实的活动和成就中确立自己的形象和身份;
(2)在确立自己的身份、形象和地位后,精神分裂人士慢慢不再用别人的负面批评来检视自己,也不需要再去把自我的身份隐藏起来;
(3)在看重、独立和自主的环境中,精神分裂人士的自我界限慢慢变得开朗和清晰,也不需要再对调自己和别人的身份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四)从自我摧毁及自我保存的矛盾中释放出积极和现实的自我保存
面对吞噬、委屈、令人气愤和非人性的压迫环境,精神分裂人士不断陷入自我摧毁和自我保存的矛盾,这种矛盾在A、B和C轴中也同时呈现出来。表1-5把这些矛盾简单地指出来。
表1-5 精神分裂中A、B、C轴中自我摧毁和自我保存的矛盾
续表
在一个培养独立自主、看重、欣赏、关怀和安慰的社会环境中,案主慢慢从这个自我摧毁和自我保存的矛盾中释放出来,变成现实的和有建设性的自我保存及增长,这些变化在A、B、C轴中也会显现出来。
1.A轴中的变化
(1)由于外在的环境不再压迫、吞噬和物化,于是自我不用在现实中失去保障的内在世界中存活,反而在鼓励独立、自主、看重、关怀及安慰的环境中重新活动起来。
(2)重新活动的自我在好的现实中不断摄取营养,不需要在抽离现实的幻觉、妄想、迫害感和夸大感中去保存自我;慢慢地迫害感和夸大感所需的滋养因素不断丧失,案主也变得现实和实在。
(3)由于真正的自我感到满足和滋长,案主慢慢不需要假象自我的保护,真正自我在现实中的阻碍也因而减少,在现实中应有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力也因而增强。
2.B轴中的改变
(1)在一个安慰、尊重和自主的环境中,案主不再需要用假象自我去维系与其他人的关系,反而在与其他人交往时,可以用真我沟通。
(2)在不用退行、压抑的环境和接纳、疏导自我的过程中,案主在生命里面的创伤和被压抑的负面感受和记忆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进而又在安慰的环境中得到医治。
(3)假象自我生长停顿,本能既得到满足,又得到自我的协调;案主越来越自然地用真我面对外在世界,恰当地交往,接受保护和照顾。
(4)在案主因为压力和不安而开始有某种程度上的退行和压抑时,外在世界的支持系统依然会安慰、照顾和肯定案主,因为并不需要逃避、压抑和退行,案主反而更会安全、自然和恰当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无奈。
3.C轴中的改变
(1)在一个支持、鼓励、安慰和看重的社会环境中,自我意识和意识演绎不会再受到威胁,也不会再失去存在的完整性、不断性、个人性、独特性和弹性。
(2)因为外在威胁而死掉的自我意识和意识演绎慢慢再活跃起来,自我不需要利用“不存在”来令自己存在。
(3)案主可以不断在现实世界中去找寻自我真正存在的感觉:
·在与其他人相交往,相处时的真正感觉;
·在参与小区活动中的真实感觉;
·在表达感受和想法中的真实感觉;
·在发挥自己能力时的真实感觉。
(4)具备这些实在的感觉后,案主会慢慢重新培养完整性、不断性、个人性、独特性和弹性的自我意识和意识的演绎。
(五)从A轴分裂中的迫害感、夸大感以及僵直的幻觉、妄想转化成为有现实感的自我结合、自我保存及自我显现
从上述描述中,A轴的原意是代表真正自我的内在渴求和看法,也代表外在世界的超我要求和父母及保护者的角色。这三种特色结合后,A轴代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
(2)对外在环境的积极参与反应;
(3)对自我的保护和防卫功能。
但在极度欺压(Oppressive)的社会环境中,案主备受屈辱而又无法宣泄(Implosing),最后只有在自我分裂的历程中,用假象自我去保存真正的内在自我。内在自我因为缺乏外在现实世界的联系而变得失去自我协调,把自我中的创作力和生命力变为外人无法理解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极度自我敏锐——害怕外在任何形式的欺压,甚至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看成伤害;
(2)极度自我夸大——在备受屈辱中把自己无限提升,有无限能力去反击;
(3)极度自我顽固执着——因无法适应外在变化,而不断强化自己固有的执着和顽固。
在不断的压迫后,自我只能疏离、断裂和分裂(Self Isolation to Self Splitting and to Self Fragmentation),内在真正自我的创作力和生命力反而变成幻觉、妄想和僵直型的呈现,其意义只有自我可以理解,其他人对案主的需要、感受、经历没有感受,无法找出这些幻觉、妄想、僵直的意义。
主动 →极度自我敏锐及观察 →迫害感的幻觉和妄想
外在环境的参与 →极度自我夸大 →夸大的幻觉和妄想
对自我的保护及防卫 →极度自我顽固 →僵直型的自我与姿态
执着和失去反击能力
在这几种变化之下,A轴依然展现精神分裂中的三种矛盾——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自我展现与自我隐藏、自我摧毁与自我保存的矛盾。在自我分裂与自我整合的矛盾中,本我与超我分开,超我与外界世界的苛刻要求结合起来,变成对本我不断苛刻甚至迫害的迫害感;自我与外在的其他人结合,变成夸大的自我;在自我展现和自我隐藏的矛盾中,自我把真正的需要、感觉和看法隐藏起来,而把一些脱离现实的幻觉、妄想展现出来;在自我摧毁与自我保存的矛盾中,自我摧毁与外在世界的所有联系以保存仅有的生命力、自主性和创造力,但却因没有外界营养而变得贫乏,陷入失控和妄想、幻觉当中。这些A轴的变化与矛盾可在图1-34中表现出来。
图1-34 A轴在自我分裂中的过程
通过一个培养独立性、自主、接纳、关怀、安慰、尊重及看重的社会环境,A轴中的自我融合与自我断裂、自我隐藏、自我展现及自我摧残与自我保存的矛盾,会慢慢变为自我融合、自我展现和自我保存的内在动力。在这一动力下,精神分裂人士的迫害感、夸大及僵直型的妄想和幻觉也会慢慢减少,进而恢复真正的自我功能和能力,也能与现实世界有恰如其分的交往,不会再沉溺在妄想和幻觉之中。这个转变的过程,可仔细地分为下列步骤及方面。
(1)外在世界坏的其他人不再存在或其影响减小,相反,好的其他人的出现增加(Increase Appearance of Good Others);
(2)案主在好的其他人的反应、支持、尊重、欣赏及鼓励下,有更多、更直接、更双向和更积极正面的现实和环境参与;
(3)于是案主好的自我会有机会借着外在好的其他人而真实地确立,被重整和重新建构;
(4)由于坏的其他人减少出现,坏的自我被牵动和投射的需要下降;
(5)好的自我被确立,坏的自我被下调,好的其他人在支持,坏的其他人不再出现,案主的妄想、迫害感的需要也相应地减少,自我被重整,被建立和被粘贴;
(6)与此同时,在没有坏的其他人的吞噬、压迫和忽视下,自我的需要、看法和期待不需要再被隐藏;也不需要借妄想和夸大感去展示内在的需要和看法,相反,能在有益和实在的现实活动中去表达自己和发挥自己,并感觉自己的实在性;
(7)与此同时,自我在没有坏的其他人的迫害、吞噬和冷待下不需要再去摧毁自己以保护自己不被其他人所摧毁,反而在好的其他人的鼓励、尊重下摄取营养去保存好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
这种A轴的改变也会渐渐延伸到案主的各种个人层面当中,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人生意义(人生目标、生命意义);
(2)自我系统(自我形象、自我界限、自我功能);
(3)内心世界(内心感受、内在思维、内在道德);
(4)外在行为(行为习惯、社会地位、社会角色);
(5)与其他人关系(与家人关系、与朋友关系及与同事关系)。
这些影响和关系可在图1-35中展示出来。
图1-35 A轴中的改变与回复及在案主各种个人层面中的展示
(六)从B轴中的退行及压抑下的负面症状转化成为现实中的支持、关怀和安慰,自我治疗过去的创伤和痛苦经历,重新自我结合、保存及显现,把本能得不到的满足和冲动,用合宜的方法加以满足和舒解,重新展示自我中依赖别人和信任别人的一面
在上述描述中,B轴原意是代表本能,人在本性上身体的需要,也代表人比较纯真、依赖、软弱的孩童角色。同时也显示,人在与其他人相处中较被动,逆来顺受,信服在不同环境中外在自我(Outer Self / Social Self)的角色和功能。综合这几种特性,B轴的特色应该是以下几点。
(1)被动和顺服;
(2)相信和依赖;
(3)适应和自我改变。
面对外在的压力和欺凌时,B轴会尽量满足外界的要求,变得顺服、被动以求换取可以对外界的客体尽量依赖和依靠。但在外在压力和欺凌变成极度的非人化(Depersonalized)和被物化时,自我被长期压迫和忽视,变得封闭、压抑,剩下的只有案主的原始本能(Primitive Id)和退行的孩童般(Childish)的行为,这种对外界反应的迟缓会慢慢演化成为精神分裂中的隐性症状,其中不同的隐性症状代表不同种类的迟钝和退行。
失去快乐动力——代表对外在快乐刺激的迟缓反应;
行事迷惘——代表对外在世界思维迟缓反应;
语意不清——代表对外在世界言语迟缓反应;
情感迟缓——代表对外在世界情感迟缓反应。
这种不同层面的迟缓反应,正是一个受到创伤和摧毁后的自我功能压缩和退行,这种退行有以下作用。
(1)逃避外在世界,降低对外在世界的反应,减少有关的伤害;
(2)把自我在过往所有的创伤加以压缩和压抑,希望减轻痛苦和创伤;
(3)对外界的压迫凌辱,只能逆来顺受,既然无法逃避,最好的办法就是麻醉自己,把自己的反应、感觉都去掉;
(4)在自我功能的衰退下,自然本能的克制会越来越小,相反,本能与超我的冲突越来越严重,最后案主只能在退行的儿童状态中满足其本能需要,把过往的伤痛压抑及封闭起来,这种转变如下所示。
被动和顺从 →任人宰割,逆来顺受 →没有情绪(痛苦/快乐)
反应迟钝
不知快乐为何物
相信和依赖 →退行及孩童化 →行动及角色缺乏方向及功能
适应和自我改变 →压抑和隐藏 →无法表达自己
语意不清
B轴的特色 B轴在非人化环境的反应 B轴在隐性症状的展现
这些任人宰割、逆来顺受、退缩、孩童化、压抑和隐藏,如 Liang(1960)所言,正是在自我分裂过程中表现的假象自我的特色。换言之,B轴在外在压迫性的环境(Oppressive Environment)下分裂出假象自我去面对压迫,让假象自我吸收外在所有的压迫去保存真的内在自我的自由。而隐性症状正是假象自我系统用反应迟缓,甚至没有反应的情意、思维和行动去吸收外界的压迫,从而把过往创伤性的经历进行压抑和封印。
无论如何,B轴的分裂过程与A轴一样,也会显出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自我展示与自我隐藏、自我摧毁与自我保存的矛盾。
在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的矛盾中,本我不断衰退,非但无法协调超我与本能中间的冲突,反而不断与本能连接,变得越来越本能化(Id Oriented),越来越孩童化、幼稚化,越来越依顺、退行,本能的欲望如食(Eating)、性(Sex)等失控地展现出来。
在自我隐藏与自我展示的矛盾中,自我愈合创伤、自我求助的能力下降,于是把外在世界对自我的伤害隐藏起来,以能吸纳更多外在的压力。这种隐藏是一种压抑,也是一种在潜意识当中的完全潜藏。为了适应残酷的外在环境,自我只有在现实世界上,展现出幼稚和不断重复的动作,或者是以本能为主的性、侵略和食的有关行为,蚕食整个人的性格和自我。
在自我保存与自我摧毁的矛盾中,假象自我其实是一个外在世界的牺牲品,用假象自我去吸纳各种外在压迫、欺凌。这是一种自我摧毁,用以保存内在的真正自我,换言之,假象自我保存了外在世界的要求、保存了真正自我的存在、保存了与其他人的联系(见图1-36)。
图1-36 B轴中在自我分裂中的过程
通过一个培养独立性、自主、关怀、接纳、安慰及尊重的社会环境,B轴中的自我结合与自我分裂、自我隐藏与自我展现及自我摧残与自我保存的矛盾会慢慢变为自我融合、自我展现和自我保存的内在动力。
在这一动力下,精神分裂的人不用退行和压抑自己,一些在过去及现在所受的伤害,在支持性的环境和别人的关心下,自我的能力也会慢慢加强,于是对超我及本能的协调及管束能力也相应地增加,令本能有关于性、侵略和食的原始展现也有适当的收敛和管制。
由于外在环境的接纳与安慰,自我能力和表达都会加强,所以从前所受的创伤和压抑也会慢慢地展示出来,并且得到缓解;同时由于外在人士不排斥他/她的幼稚行为及隐性病症,反而加以接纳、呵护和尊重,慢慢地精神分裂病人就会愿意在一个尊重、欣赏的环境中展示他/她的长处、需要和潜能,于是他/她性格的特征和成熟的情况也会一点一滴地重新显露。
这些改变可在图1-37中展示出来。
图1-37 B轴中的改变与复原案主在各种个人层面中的展示
(七)从C轴中的凌乱意识和凌乱经验的演绎中释放出来,透过接纳、尊重、欣赏和关怀的环境,案主把自我分裂与自我结合、自我隐藏与自我展现、自我摧毁及自我保存的矛盾有意识地放回现实的外在世界中,重新建构自我和其他人的界限,展现实在的自我形象和功能
从上述描述中,C轴原意是代表自我的定位、特色和自我的界限;同样也表示自我与其他人的相处,能够恰如其分保存自己的特性,不受外界的影响,也能够吸收外界的新讯息、看法,改变自己,令自我功能、形象界限有恰当地成长。综合这几种特点,C轴的特色如下。
(1)自我的独特性和统一性;
(2)自我的形象;
(3)自己对外在世界的意识和界限。
在面对外在的压力和欺凌时,C轴的独特性、形象和意识不断受到侵略和滋扰。外在的压力不断吞噬,这些吞噬可能以溺爱、操纵、否定、欺抑、侵占、监视等令人窒息的面目出现,久而久之就会令案主的自我和独特性、自我界限和自我意识都变得模糊,在本我的解体与自我界限模糊的情况中,自我的内在部分会流出,外在现实世界的矛盾会进入自我系统,慢慢就会形成各种第一类症状,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界事物侵占自我思想;
(2)外界事物被自我所操纵,用思想去广播;
(3)妄想和不真实的自我形象;
(4)分裂的自我系统。
这些改变可以在图1-38中展示出来。
图1-38 C轴从自我独特和统一变成自我意识模糊的第一类症状的过程
自我在极度欺压的环境中慢慢失去维护自我界限的能力,于是允许外界的侵占,也不自觉地把自我的内在建构流出。案主起初可能只是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自己的侮辱,把自己的愤怒看成是别人的欺凌,久而久之,就算没有别人的批评和欺凌,也觉得别人在欺凌和批评自己。这种情况下,自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和不清(Unclear),外界的事物或对象可以很容易走进自我意识当中,自我内在的东西也很容易流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第一类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一些环境中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对象,如行人、树木、动物等都好像与案主有关,他们走进案主的内在世界,案主的思想、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其结合在一起。这种模糊的自我界限、外在世界的入侵和内在世界的流失,在自我断裂与自我融合矛盾、自我展现和自我隐藏矛盾、自我摧毁与自我保存矛盾中也同时出现(见图1-39)。
·案主在分裂与结合的矛盾中以自我吞噬去逃避让别人吞噬,利用联结外界的意识去证明自己意识的真实和存在。
·案主在自我展现与自我隐藏矛盾中,自我利用别人去监视自己并把自己身份隐藏起来,也用自己的身份去代表别人,最后形成自我与他人身份的不停对调。
·案主在摧残与保存的矛盾中,摧毁完整的意识和演绎,也不断吞噬个人独特性、主观性和弹性,以凌乱的意识和演绎去保存意识和演绎的存在。
图1-39 C轴中分裂的过程和相关的矛盾
通过一个培养独立、自主、接纳、关怀、安慰、尊重及看重的社会环境,C轴中的自我融合与自我断裂、自我隐藏与自我展现、自我摧残与自我保存的矛盾会慢慢变为自我结合、自我展现、自我保存的内在动力。在这一动力下,精神分裂的第一类症状凌乱的意识与凌乱演绎会慢慢恢复正常。
1.在自我分裂与自我结合方面
当外界的意识不是压迫和侵占案主的环境,反而是看重、关怀和欣赏案主,案主会慢慢从这些意识中重拾自己的意识和独特的意识演绎。由于不用外界的意识去证明自己的存在,自我的界限反而可以慢慢重建起来。
2.在自我展示与自我隐藏方面
在支持和安慰、关怀和尊重的环境中,精神分裂人士会慢慢在现实的活动和成就中确立自己的形象和身份,当这些身份、形象确立之后,精神分裂人士不用借助别人的负面批评来检视自己,也不需把自我的身份隐藏起来,而是用自己的身份去与外界接触,这样自我的界限慢慢变得明朗和清晰,也不需要协调自己和别人身份去证明自己的存在。
3.在自我摧毁和自我保存方面
在支持、安慰、关怀和尊重的环境中,自我意识及演绎不会再受威胁,也不会失去存在的连续性、完整性、独特性和弹性,自己不需要再利用“不存在”去令自己存在,反而可以不断在现实世界中找寻自我真正的存在(与别人的相处、小区活动、表达感受和发挥能力)中证明自己的存在,于是案主慢慢恢复存在中的独特性、连续性和弹性的意识、形象和界限。
这些改变可以在图1-40中展示出来。
图1-40 C轴中的改变与复原及案主在各种个人层面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