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总第10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学科[1]

张岂之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

我祝贺清华大学成立人文学院,人文学院从人文社会科学院中分离出来,独立成院,这标志着清华大学在人文学术研究和教学上跨进了一大步。

我还要向在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胡显章、王深寓等先生表示敬意。

“人文学科”这个词语在我国使用的频率不高,长期以来,一般用“哲学社会科学”指称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尽管哲学作为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特殊的作用,但不能因此而代替其他人文学科。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用“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这样的词语,给予人文学科以准确的语言表达。

前几年在一次讨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研讨会上,当时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人文学科。”他说,“文科不仅指社会科学”,还包含有人文学科。我当时的感受是,顾先生的论断很深刻,具有前瞻性。今天我想对顾先生的论点作一两点阐述。

第一,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毫无疑问,大学应当为社会服务,向社会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和“社会”。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面,即大学不能等同于社会;和社会有一定的区别,表现在大学应更加具有道德理性和人文关怀,在文明上引领社会前进。大学的人文学科和人文学院,就有这样的责任。

其实,这并非是今天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早就论述过的。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人文化成”的理念,其内涵是:教化就是用文明去教育、感化人们,使人性得到提升,以促进文明的创造。我国传统的“人文”理念着重于人的内心,即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认为这是一切的根本。在今天这个论点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这样说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否有矛盾?我的理解是: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国情、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我们的时代相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与我们的血脉相连,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会通的,对中华优秀文化体会得越深,越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二,时代要求我国人文学人面向世界。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文化的多元并存和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在这个时代里,如果我们的文化(指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走向世界,那无异丢失了中华文化发展的空间。现在我国在许多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同149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先后与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韩国等举办文化交流年活动。国家投入相当经费支持中华优秀文化经典和学术著作对外翻译与推广。

我国大学的人文学者们向世界展示民族优秀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候已经来到,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最后,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1] 本文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大会上的祝辞,题目为本刊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