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5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政策建议

根据三地产业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构建有利于三地产业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创新有利于促进三地产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突破现有行政制度约束。设立深莞惠产业政策协调部门,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深莞惠经济圈的产业建设,协调统一三地各专项产业规划,建立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各地高层领导及部门间常效性的会晤机制和协调机制,协调区际利益,消除行政分割与障碍。转变政府考核制度。建立三地统计指标体系,设定三地产业协调发展考核指标,订立三地产业协调信息公开机制。创新三地公共财政制度,共建共享一批为产业协调发展服务的公共性平台。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强协调,构建三地统一的人力资源流动制度框架,实现区域框架内的融合,为深莞惠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发展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二)协调保障有利于产业集群建设的要素资源

重点加强三地金融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金融对制造业的供血作用,建立三市金融工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就共同关注的金融合作问题研究协商。共同举办融资洽谈活动,组织银行、创业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等与中小企业对接,支持三市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拓展异地业务,共同为三地的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促进区域间转移支付体系向统一的结算交割体系转变。加快三地物流合作,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水平,推动三市统一的物流出口监管和保税仓海关监管模式建立,实现低成本快速通关,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协调产业发展的能源、水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三地能源和水利建设工程领域的合作,保障满足于三地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所需的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供给。优化产业发展用地模式,积极推进“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结合边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腾笼换鸟”等方式,协调三地产业集群建设的土地资源的占补配置。

(三)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化建设的营商环境

努力建设法治、高效、信用、公平、公正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事制度创新,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企业开办设立程序,探索区域性公司注册制度,在跨区域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工商登记时可冠“广东”区域名,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工业、商业、外贸业、金融业、旅游业、教育文化业、信息业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变为企业集团内部的经营运作,以促进跨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设。建立统一地方品牌商标、促进三地企业联合开发跨区域的共同品牌,提高集群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通过区域协定、区域公约或局部协商、多方协议等形式打破地方性政策,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区域大市场。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和优质文化生活圈,吸引世界新兴产业和跨国公司总部加入集群。

(四)构建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共平台

充分利用三地创新资源优势,打造若干创新公共平台。创新三地产学研联动机制,推进产业大联盟健康发展,吸纳更多的本土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产业大联盟,营造区域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针对三地重点产业集群,通过公共平台引进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人才和科研机构。对共性科技资源,由三地在平台上进行财政统筹安排,解决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成果转化问题,联合攻克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深圳产业发展大孵化器作用,改善投资环境,引入香港的设计、品牌、会计、法律、会展等专业服务,辐射三地制造业领域,提升三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竞争力水平。

深莞惠三市的产业协同发展与产业空间布局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具有代表性,通过对其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了许多之前并不十分清楚或是错误的看法。珠三角的珠中江和广佛肇等其他经济圈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呢?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知晓。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在当今国内外经济格局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加快区域间产业分工与贸易,努力促进其协同发展,并对区域间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或许是一条能产生持续内生动力的区域经济增长之路。

附表1 珠三角九市产业结构差异度

续表

附表2 珠三角九市第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续表

参考文献

[1]翁计传:《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趋同性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

[2]杨永福:《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3]Martin,R.,and Sunley,P.,Paul Krugman’s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A Critical Assessment.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0。

[5]Porter,M. E.(1998),“Cluster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1.

[6]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杨开忠:《迈向空间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9]Isard,W.,Further Thoughts on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gional Science.M.I.T. Press,1999.

[10]Fujita,“Remarks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9,33:383-388.

[11]Ohlin,Bertli.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e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

[12]Krugman,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950-959.

[13]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1a,49 (1):137-150.

[14]Venables,A.“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6,37 (2):341-359.

[15]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M],M.I.T.Press,Cambridge,MA.1991b.

(文字编辑:周轶昆)


[1] 刘璟,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特区经济与港澳珠三角经济。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课题研究项目重点招投标课题“深莞惠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研究”(SZCG2011031949)成果。

[2] 翁计传:《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趋同性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杨永福:《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3] Krugman,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950-959.

[4] 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M.I.T.Press,Cambridge,MA.1991b.

[5]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 本节所涉及的“产业”均仅指制造业。

[7] 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M.I.T.Press,Cambridge,MA.199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