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漢石刻文字
第一節 秦漢石刻文字概説
一 秦代石刻文字
最早的石刻文字標本可追溯到殷商時期,而西周時期石刻文字却難以見到。春秋到戰國時期有秦國的《石鼓文》,戰國時期有秦國的《詛楚文》等。我國正規刻石的出現當從《石鼓文》算起,經秦到漢代結束時,鎸刻在石頭上的石刻文數量已有數百種之多。
秦代石刻文字主要是秦始皇紀功刻石。秦滅六國之後,秦始皇曾有四次東巡,在東巡中爲了頌揚其功德并昭明天下,在多處刻石,計有嶧山、泰山、琅琊臺、東觀、碣石、會稽、之罘(2處)共八石。[1]這八石之中,現存的原刻,只有《泰山刻石》殘存10字和《琅琊臺刻石》殘存86字。現存傳世的宋以後的舊拓本和摹刻本,如明安國藏宋拓《泰山刻石》有165字。此外,南唐徐鉉摹、宋代鄭文寶刻的《嶧山刻石》,有223字,雖出自徐氏之手,但依然是能够體現秦代小篆風貌的重要作品。
秦始皇紀功刻石字體均是標準規範的小篆,呈長方形,上密下疏,大小劃一,行距相等,筆畫粗細一致,用筆瘦勁圓暢,委婉中見剛勁,具有端莊典雅之美。傳《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爲李斯(前284年~前208年)所書。經學者考證,《泰山刻石》殘存10字和《琅琊臺刻石》殘存86字,其内容均爲二世詔,但風格上却有明顯差異,故秦東巡刻石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只是後世因其均爲標準小篆不辨差異,加在李斯一人身上而已。這些秦代標準小篆對後世影響深遠。
秦代石刻文字,并不限於秦始皇紀功刻石,據歷史記載,尚有《朐山碑》,又稱《贛榆刻石》(刻於始皇三十五年)、《廬山刻石》(刻於始皇三十六年)、《句曲山刻石》(刻於始皇三十七年)和《秦望山始皇碑》。這些石刻或早已漫滅,或至今未被發現。
秦代石刻開闢了銘刻文字的新紀元,就其石刻的種類來説,多爲摩崖刻石和碣類。《説文》:“碣,特立之石。”秦代石刻文字與春秋戰國的《石鼓文》屬同種類型。
二 漢代石刻文字
漢代是我國石刻集中出現的時代。漢代石刻多集中於東漢中期之後,主要有碣石、碑刻、石闕石表、墳墓石刻、摩崖、石像和其他石刻等形態。漢代石刻文字字體除少量篆書外多是漢隸。漢代石刻文字較多,可分爲西漢至東漢初期、東漢中後期石刻文字兩部分。
(一)西漢至東漢初期石刻文字
西漢至新莽的刻石,屈指可數。
西漢的篆書刻石不多,有《群臣上醻刻石》《魯北陛刻石》《廣陵中殿刻石》《九龍山封門刻石》《東安漢里刻石》《居攝兩墳壇刻石》《郁平大尹馮孺久墓題記》等。[2]西漢的隸書刻石亦不多,如《巴州民楊量買山地記》《五鳳二年刻石》《麃孝禹刻石》等。
新莽時代及東漢初期刻石,有《萊子侯刻石》(新莽)、《三老諱字忌日記》(東漢初期,以下同)、《鄐君開通褒斜道刻石》《大吉買山地記》《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券》等。
上述西漢至東漢初期的隸書碑刻與以後精美的東漢隸書碑刻,均具有“原始美”的特徵,風格古拙渾穆。
(二)東漢中後期石刻文字
東漢中期以後,刻石銘辭風氣漸開。
1.東漢中後期的篆書碑銘
東漢中後期的篆書碑銘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開母廟石闕銘》《嵩山少室石闕銘》《延光殘碑》《魯王墓石人胸前題字刻石》《議郎等字殘石》等。
在東漢刻石中,碑額的篆書很有特色。碑額篆書字數不多,然其部位顯著,大多數刻寫精良。漢代篆書碑額可分兩類:一爲端莊方整者,如《景君碑》《袁博碑》《鮮于璜碑》《白石神君碑》《張遷碑》《韓仁銘》等的碑額;一爲舒展自如者,如《趙菿碑》《鄭固碑》《華山廟碑》《西狹頌》《王舍人碑》《孔宙碑》《鄭季宣碑陰》《趙掾碑》《尹宙碑》等的碑額。
2.東漢中後期的隸書碑銘
東漢時代的碑刻文字,字體主要是成熟的漢隸——分書。現存東漢中後期的隸書碑刻非常多,分布地域甚廣,下面僅擇其有代表性者介紹。
(1)法度謹嚴、平正端莊的碑刻,如《子游殘碑》《乙瑛碑》《張景碑》《華山廟碑》《史晨碑》《韓仁銘》《熹平石經》《趙菿碑》《朝侯小子殘石》《鄭固碑》《趙寬碑》《袁博碑》等。(2)挺峻流麗、清勁秀逸的碑刻,如《禮器碑》《孔宙碑》《楊叔恭殘碑》《尹宙碑》《曹全碑》等。(3)質樸無華、雄沉渾厚的碑刻,如《幽州書佐秦君神道闕》《鮮于璜碑》《衡方碑》《張遷碑》《石門頌》《封龍山頌》《西狹頌》《郙閣頌》《楊淮表記》等。此外,還有一類簡率的作品,如《南陽楊官寺黄腸石題記》《河北定縣北莊漢墓黄腸石題記》《馬姜墓記》《陽三老食堂刻石》《文叔陽食堂畫像石題字》《蒼山畫像石題記》《薌他君祠堂刻石》《嘉祥畫像石題記》《武梁祠畫像題字》等。此類作品假借字、别字甚多,用刀簡率,少華飾,形構上與漢簡簡率一類的隸書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