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谶纬的文本形态
文章是对作品的存在形态或者是生成方式的研究,它是我们认识、研究作品的基础。谶纬的文本形态也就是展开谶纬叙事研究的基础。本章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它的文本形态,一方面是从文献学的角度,另一方面是从文本主义的角度。
因为谶纬的资料散佚严重,再加上纬中有伪,这就为谶纬研究增加了难度。文献资料的残缺提高了谶纬研究的门槛,高门槛往往会束缚研究的步伐。考虑到这种状况,本书在论述文献中的谶纬文本时将不把重点放在具体资料的考证上,而是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做简要的梳理考察。从文献上梳理谶纬的文本形态,主要包括对定型的八十一篇篇目及其流变状况的考察。另外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还有广义谶纬的流变文本,它们与汉代兴盛时期定型的谶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处只对其中的代表性文本做简要论述。
本章另一方面是从文本主义的视阈探讨谶纬。“文本主义”,它的英文单词是textualism。“‘Textualism’初义是‘墨守原文的’,这个词在西方曾被用来专指对《圣经》的校勘……把它读作‘从文本出发的’‘倚重文本的’,甚至‘文本学的’都无不可。”[1]此处将谶纬文本分为引用文本、类型文本与辑佚文本,不同的文本存在方式影响着谶纬的意义生产、价值阐释以及谶纬故事的传播和接受。
谶纬的传播媒介是谶纬的信息载体,“媒介即信息”,[2]媒介本身也传递出重要的叙述信息。谶纬采用符、图、箓、候等非常规的媒介,与经学典籍以简牍为主要传播媒介存在很大的差异。谶纬还将传播媒介加以神化,大大增加其叙事的权威。“一种基本媒介对其所在文明的意义,是难以评估的,因为评估的手段本身受到媒介的影响。”[3]这位20世纪最具原创性、也备受争议的加拿大媒介理论家哈罗德·伊尼斯曾如是说。他的言论也提醒我们思考谶纬所运用媒介的叙事意义。此外,本章还将探讨谶纬的叙事信息特征,这也是其文本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