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扫黄打非年鉴(2009年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海关总署2009年“扫黄打非”工作概述

2009年,全国海关共监管进出境印刷品音像制品1.18亿件,与2008年同期相比(以下简称同比)下降5.5%。其中监管进境印刷品音像制品6241.6万件,同比下降17.1%;监管出境印刷品音像制品5546.5万件,同比增长12.4%;监管进出境印刷品1.13亿件,同比下降5.6%;音像制品431.万件,同比下降2.4%。2009年全国海关查获各类违禁印刷品音像制品263.4万件,同比下降18.6%。

2009年,是国庆六十周年,在中央领导下,全国海关认真贯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按照海关“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开拓思路、创新机制、探索办法,以政治把关为统领,以风险分析为抓手,以严密监管为核心,积极拓展反恐维稳海关职能。全国海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把政治国门,确保了国庆安保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活动的顺利举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领导重视,确保措施到位

全国海关一把手高度重视印刷品音像制品监管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全员的政治敏感性,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国庆安保期间,各关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印刷品音像制品监管工作方案,作到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把作好印刷品音像制品监管工作作为拓展海关职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各级领导根据中央和海关总署党组要求,并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开展时事政治学习,明确工作重点,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

二、加强法规建设,确保执法到位

全国海关根据海关总署的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旅检、邮运、缉私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建立健全相关预案,规范查缉流程,确保执法统一规范。2009年内制定了《违禁印刷品音像制品移交处理办法》、《查缉工作报送规定》、《印刷品音像制品监管岗位职位标准》等工作制度,对物品的审查、移送等形成了职责明确、流程规范、分工合理、制约有效的岗位操作规范。

加强岗位练兵,确保工作技能到位。全国海关结合实际,派员参加总署业务培训和帮忙跟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培训,积极与兄弟海关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在内部广泛开展“传、帮、带、授”等不同形式的岗位练兵与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现场关员和职能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构筑风险分析布控和整体监管查缉“两大”体系,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从细处着眼,构筑科学准确的风险分析布控体系

为应对2009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全国海关监管战线全面深入地分析“扫黄打非”工作形势,从细处着眼,积极构筑风险分析布控体系。全国海关监管部门成立了关区国庆安保反恐风险分析部门,并积极开展政治类、宗教类等专题调研,旅检、货运、快件及邮运等重点监管现场成立风险分析小组,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加强风险分析工作;风险分析部门与“扫黄打非”办公室、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公安、国安、610办公室等单位加强联系协作,建立协作合机制,形成多渠道、宽领域、多层面的便捷顺畅的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网络和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了对反华势力的信息搜集和风险布控。

(二)从大局着手,积极构筑坚强有力的整体监管查缉体系

全国海关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国庆安保工作密切结合,从大局着手,积极构筑强有力的整体监管查缉体系。成立监管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及应急预案,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各级领导分抓落实的工作制度,领导靠前指挥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重、特、险、难问题。全国各海关将人力资源向旅检、邮递、快件等重点现场倾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检设备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实施不间断查验作业。将奥运期间查缉经验进行固化,并不断完善充实。结合风险分析布控体系,加大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境货物、物品及人员的重点布控,加强对各类书报刊、光盘、计算机存储介质等的查缉力度,实现对进口货物、物品重点机检,发现印刷品及音像制品重点开箱彻查的查验机制。加强与缉私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了快速反应、整体防控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