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
(1)研究重点在于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析,明确这些理论和实践对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党内生活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本书要从众多理论实践中选出一些对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起到了最重要的、最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与实践,以便勾画党内生活科学化的基本框架。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创造性运用于党的建设实践的理论成果,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党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党内生活的实践,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的实践。笔者力图梳理出最重要的、最具决定意义的理论和实践,从中提炼出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的原则、方针、传统。
(2)研究难点是梳理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的基本历史经验,兼顾当代启示,进而提炼出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也是本书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
一般来讲,规律来自对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提炼。经验本身还不是规律,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提炼,才能揭示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将其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科学化提供科学指导。因此,本书力求做到方法科学适用、资料翔实准确、论述符合逻辑,从而使结论科学可靠,使之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二 创新
(1)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党内生活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载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中,虽然频繁使用“党内生活”这一范畴,但迄今为止尚无人从广义上对“党内生活”进行专门研究,尚未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对待。本书拟从理论上对党内生活问题作出初步系统的论述,从而进一步拓展党史党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
(2)研究视角具有独特性。当前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研究较多,基本上都是从总体上进行,或按照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等方面分别进行,尚未有人从党内生活的视角进行研究。本书从党内生活这一视角出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
(3)学术观点具有创新性。本书通过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生活科学化的历史经验,力求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生活的基本规律,阐述一系列新的学术观点和命题。这些新的学术观点和命题将形成有关党内生活科学化的理论雏形,从而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理论,推动党建理论创新。
[1] 陈云1947年曾有《健全党内生活》的发言,刘少奇在1962年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也专门谈了“党内生活的几个问题”,但都没有对什么是党内生活、党内生活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等基本问题作出系统阐明,而且主要是谈论党的组织生活问题。参见《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47~348页;《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406~417页。另外,中共中央曾在1961年9月15日发出的《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中规定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必须学习《党的生活的几个问题》这样一个材料。党中央要求通过这个材料的学习,提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性,从而正确地解决当时党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个材料同样没有对党内生活的基本问题作出系统阐明。参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503~504页。
[2] 朱佩明、孟永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讨会综述》,《理论探索》2010年第4期。
[3] 何克祥:《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探索》2011年第5期。
[4]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组织局编《党的组织工作问答》,人民出版社,1983,第199页。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92页。
[6] 潘立魁、唐晓清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第57~78页。
[7] 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289页。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第38页。
[9] 倪安和主编《党的组织生活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第58、62页。
[10] 刘益飞:《发展党内民主与改造党内生活环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2期;刘益飞:《肃清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不容忽视》,《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11] 谢倩:《封建主义残余思想长期影响党内生活的原因探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12] 曹普、韩玉瑜:《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北京日报》2010年1月4日。
[13] 徐文秀:《庸俗的“客客气气”》,《人民日报》2009年12月1日。
[14] 李抒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庸俗化》,《北京日报》2010年6月7日。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第741页。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第669页。
[17] 黄明哲:《党内和谐论》,人民出版社,2009,第60页。
[18] 黄明哲:《党内和谐论》,人民出版社,2009,第30页。
[19] 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第4、145~146页。
[20] 高新民:《党内民主与党的建设制度创新》,青岛出版社,2011,第5~12、33、52页。
[21]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报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
[22] 何克祥:《刍论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科学化》,《理论探讨》2011年第6期。
[23] 常光明、刘功、徐捷敏编著《党内关系》,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第30、54页。
[24]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第372~373页。
[25] 肖铁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第334页。
[26] 肖铁肩、马赛:《近二十年党内关系问题研究综述》,《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
[27] 郭树人、李志民:《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与启示》,《湖湘论坛》2009年第2期。
[28] 黄明哲:《科学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增进党内和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9] 编辑部:《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党内矛盾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30] 王长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第3、12页。
[31] 蔡长水:《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规律化,就是自觉认识和运用规律》,《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
[3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党建研究会:《充分运用六十年党的建设经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14239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10月8日。
[33] 徐治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多维视角》,《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5期。
[34] 王长江主编《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第98页。
[35] 《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18页。
[36] 《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62~63页。
[37] 《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7,第11页。
[38]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第612页。
[39]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第189页。
[40] 《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第9页。
[41]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组织局编《党的组织工作问答》,人民出版社,1983,第199页。
[42] 何竹康主编《中国共产党百科要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第306~307页。
[43] 程敏主编《中国共产党党员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第176页。
[44] 卢先福主编《党的作风建设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第213页。
[45]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组织局编《党的组织工作问答》,人民出版社,1983,第199页。
[46] 中共中央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辞典》,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第130页。
[47] 必须指出的是,所有活动都是指以党组织名义开展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不包括党员以个人名义从事的私人活动。
[48]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528页。
[49]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361页。
[50]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358页。
[51]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406页。
[52]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408页。
[53]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409页。
[54]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97页。
[5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卷),人民出版社,1987,第163页。
[5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卷),人民出版社,1987,第188页。
[57]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96~97页。
[58]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91页。
[59]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92页。
[60]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第322~323页。
[61]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5页。
[62]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094页。
[63]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82页。
[64]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96页。
[65]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92页。
[66] 何克祥:《刍论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科学化》,《理论探讨》2011年第6期。
[67] 本书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共产党”具有同等意义,含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通用。
[68] 万福义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19页。
[69]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
[7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第17页。
[7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第51页。
[7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529页。
[73] 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求是》2010年第1期。
[74] 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曾指出:“党内生活是否民主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参见朱佩明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理论探索》2010年第4期。
[75] 何克祥:《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探索》2011年第5期。
[7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其中,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总要求。参见秋石《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求是》2009年第23期。
[7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第596页。
[78]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第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