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安西4镇的争夺战与唐朝的对策
(一)唐蕃在安西的拉锯战
吐蕃势力进入西域中亚地区后,对唐朝设立的、控制广大地区的安西4镇造成很大威胁,而唐朝为了保持对这些地区的统治,以及维护中西贸易的生命线——丝绸之路的畅通,也竭尽全力,因此,双方在西域的争夺十分激烈。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去世,其子器弩悉弄立,年尚冲幼。唐高宗听到这个消息,以为有机可乘,遂在仪凤四年(公元679,改调露元年)命令吏部侍郎裴行俭为安抚使,试图出兵攻打吐蕃,但裴行俭认为,当时论钦陵当政,大臣们各司其职,不可图谋。于是,唐高宗放弃了上述打算。对于突厥阿史那都支、阿史那遮匍与吐蕃相互勾结的问题,裴行俭建议朝廷,利用当时波斯王身殁,王子泥涅师师充质在唐,可以派人护送其前往波斯册立的机会,在经过西突厥居地时,便宜行事,恢复对西域的控制。高宗任命裴行俭为安抚大食使,先擒都支,执送至碎叶城(哈萨克斯坦托克马克),再执李遮匍闻知,并于碎叶城立碑以记其功,唐朝的西域经营获得巨大成功。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唐朝以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4镇。
但是,吐蕃并没有放弃在西域的扩张及与唐朝的争夺活动,而吐蕃和突厥诸部的联合或者暗中勾结,始终是唐朝在西域经营中的最大威胁之一。根据藏文史书记载,控制吐蕃军事大权的钦陵兄弟曾经多次前往突厥地方,指挥对唐朝作战。钦陵弟弟赞聂(btsan snya)分别在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上元三年,钦陵本人分别在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垂拱三年和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前往突厥地方。[8]毫无疑问,吐蕃这一时期在西域同唐朝的争夺不是一无收获,他们曾经一度对安西4镇的存在构成巨大威胁。武则天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武威总管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一起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镇”。[9]吐蕃除了在南诏地区、青海地区和唐朝反复争夺之外,西域地区的武装交锋一直持续着。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二月,北庭都护郭虔瓘破吐蕃及突厥默啜,以其俘来献。[10]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与突厥小杀书,将计议同时入寇,小杀并献书,玄宗嘉其诚,印其首领梅录啜宴于紫宸殿,并厚加赏赐,仍许于朔方军西受降城互市。十六年(公元728年),安西副大都督赵颐贞败吐蕃于曲子城。吐蕃大论琼桑(cung bzang)和烛龙莽部支(cog ro mang po rje)分别在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前往突厥地区督战。[11]可见双方在西域争夺之激烈与复杂,争夺和利用突厥势力依然是西域较量的一个重要焦点。
(二)论钦陵与郭元振就“去四镇兵分十姓地”之对话
唐朝和吐蕃在西域的争夺不仅是兵戎相见,而且包含着斗智斗勇,论钦陵与郭元振就“去四镇兵分十姓地”之对话就是其中一例。
郭元振为梓州县通泉尉,武则天闻其名,召见,与语甚奇之。当时,吐蕃请和,乃授元振右武卫铠曹,出使吐蕃。吐蕃将大论钦陵派为使者请和,并请去4镇兵,分10姓之地。朝廷派郭元振详细了解吐蕃这一建议的具体情况。
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九月,郭元振受命前往野狐河,在那里见到了吐蕃大论钦陵。钦陵先解释前一年吐蕃抄略甘州、凉州,原因是双方久不通使。郭元振则在陈明钦陵父亲禄东赞有雄才大略,结好唐朝,而钦陵却与朝廷为敌,属于不忠不孝,同时也为其寻找理由开脱,说明各为其主,也属事不得已,希望着眼未来。
接着双方开始直入主题。钦陵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唐蕃和好,就可以撤去设立在边界地区的守捉,以便百姓各守本境。具体来说,就是西域10姓突厥部落,4镇诸国,以前有时依附吐蕃,有时依附唐朝,反复无常。请唐朝撤销4镇建制,分离属国,各建侯王,使其国人自己保护自己,既不归唐朝,也不附吐蕃,使大家都得到安定。郭元振的答复是:唐朝设立10姓、4镇旨在镇静西域各部落,安定西部疆土,并保持与周边的交通往来,让吐蕃方面不必有所忧虑与担心。钦陵解释说,朝廷意旨如此,可问题往往出在边将好立功名,见利而动,很少信守诚信的,边疆反而不宁。而郭元振接着指出,西突厥10姓诸部与吐蕃种类不同,山川相异,而且早已成为唐朝的编户齐民,现在吐蕃提出要分离诸部,难道是想吞并他们么?钦陵回答说,造成唐朝边患的不是吐蕃,而是西域10姓。假如吐蕃贪恋唐朝的土地财物的话,那么青海湟中就是唐朝边地,离中原只有三四千里地,为什么吐蕃不与之争夺呢?突厥诸部悬在万里之外,在那里争夺岂能成为唐朝的边患!中原人深谋多计,天下诸国,几乎都被吞并,吐蕃之所以能够块然独在者,不是唐朝不想占领,而是我们兄弟小心谨慎的缘故罢了。
钦陵建议的具体内容,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西突厥10姓之中,五咄六(陆)诸部落,地在安西,与吐蕃地方十分辽远。而俟斤部落则与吐蕃几乎邻接,中间只隔一个沙碛,骑兵10日左右就可以威胁吐蕃的腹心地区,哪怕派来弱兵庸将,都足以构成威胁,所以是吐蕃之大患。而乌海黄河地区,地多瘴疠高山,纵然有有谋之士,勇猛之将军,也不会对吐蕃造成危害。可见吐蕃并非想夺取唐朝土地。假若有心于此的话,甘州、凉州南部直到积石山地区,长近两千里,宽不到二三百里,狭窄的地方还不到百里,吐蕃若派遣军队,或者出张掖,或者出玉门,使唐朝春不能安心种田,秋天不能收获,只需五六年时间,就可以切断唐朝的右界。我们为什么要舍易就难呢?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像崔知辩那样的边将,从俟斤部落攻略吐蕃的事情发生,以保障双方安定而已。郭元振觉得此事甚大,表示须禀报朝廷才可定夺。同时告诫论钦陵,吐蕃既然要和好,派遣使者至唐朝交涉,就不能同时派兵入犯唐朝边地,否则和好无望,和好使者反被当作间谍。钦陵答应可以接受这一建议,于是命郎宗思乞若为使,随郭元振前来长安。[12]
(三)唐朝弃守与恢复安西4镇
郭元振和吐蕃使者回到长安后,上书武则天,认为应该认真对待钦陵的建议,如果直接拒绝其善意的话,必然导致边患倍增于前;如果认为4镇不可拔,驻守西域之兵不可抽的话,则应想个办法安抚吐蕃,不要使其断了和好的念头。他事实上被钦陵的话所感动并接受了钦陵的意见,认为对于唐朝来说,4镇之患远,甘州、凉州之患近。当时唐朝的外患是10姓、4镇,而内患是甘、凉、瓜、肃。他还引用钦陵原话,说明4镇与吐蕃接界,吐蕃最担心唐朝在那里对其侵扰。青海吐谷浑则密迩兰州、鄯州,北进则为唐朝祸患,后者是朝廷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权衡轻重取舍。
关于如何回答钦陵提出的问题,郭元振提出这样几点:首先,告诉钦陵,朝廷设置4镇重要是为了扼守西域各部落之要害,分散蕃部之力量,使之不能联合起来东侵。现在划给吐蕃,吐蕃实力增强,更易于东扰唐朝边地。其次,如果吐蕃真的没有东侵的意图的话,则应该归还先前占领的吐谷浑诸部和原属唐朝的青海地方,唐朝也将突厥俟斤部落划给吐蕃。这样就可以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既足以塞钦陵之口,又不绝了和好之路。此外,西域诸部归附唐朝已久,情义深于吐蕃,未晓厉害与实情,不可轻易分裂诸部,否则会伤及西域诸部的感情。武则天采纳了郭元振的建议。
唐朝和吐蕃在西域地区的争夺依然持续着,武则天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十月,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4镇,是唐朝在西域军事行动的一次重大胜利。天授三年(公元692年)以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依然担负抵御吐蕃在甘青地区的抄略任务。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在西部地区的防御阵线收缩,吐蕃趁机占领大片原属唐朝的土地,而伊西、北庭自吐蕃陷河西、陇右,隔绝不通。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4镇留后郭昕率领将士闭关拒守,多次奉表未能抵达朝廷。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六月,才遣使间道通过诸胡从回鹘中来。德宗很高兴,七月戊午朔,加李元忠北庭大都护,赐宁塞郡王;以郭昕为安西大都护、4镇节度使,赐武威郡王,将士皆迁七资。[13]
(四)唐蕃对西域部落的争夺利用
西突厥10姓部落是西域地区最有影响的力量,吐蕃和唐朝争夺自开始之日起,就把同唐朝争夺这些部落势力作为重要任务之一。
唐朝将帅的错误举措,以及朝廷大臣的贪财昏聩也对西域形势产生诸多影响。如中宗在位时期,沙葛和阿史那阙啜忠节不和,屡相侵夺,忠节多次失败。当时担任金山道行军总管的郭元振上奏朝廷,希望能调忠节入朝宿卫,并移其部落至瓜州、沙州安置,也得到朝廷的同意。但是,当忠节行至播仙镇(今新疆且末县)时,唐经略右威卫将军周以悌怂恿阿史那阙啜忠节“发安西兵,并引吐蕃以击沙葛,既得报仇,又存部落”,然后贿赂宰相,不必迁徙,也不必到朝廷担任宿卫,受到约束。于是,忠节便如其言,率兵攻陷于阗坎城,获得金宝等,派人送给宰相宗楚客和纪处讷。接受了贿赂的两位宰相,居然派遣御史中丞冯嘉宾持节安抚忠节,以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领甘、凉以西兵马,兼征吐蕃兵以讨沙葛。获知此情,沙葛立即发五千骑兵出安西,五千骑兵出拔换,五千骑兵出焉耆,五千骑兵出疏勒迎战。趁唐朝军队未备,突然袭击,生擒忠节,杀冯嘉宾和牛师奖,放火烧城,遂陷安西,4镇路绝。楚宗客还拟让周以悌代替郭元振,并以阿史那献为10姓可汗再次出征沙葛。沙葛致书郭元振,说明自己与朝廷并无二心,只是有仇于忠节,大军至,自己无奈才出兵回击的,希望和郭元振商量对策,应对当前局面。郭元振将此信上交朝廷。经过反复,问题才得到解决,皇帝重新恢复郭元振的职务,并赦免沙葛之罪,册封其为10姓可汗。[14]于此可见,唐朝在与吐蕃争夺西域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而吐蕃与唐朝的争夺,也受诸多因素影响,内外牵制力增大时,其在西域的争夺势头就会有所减弱。吐蕃内部发生权力争夺,以及泥婆罗等反抗,特别是赞普南征身亡,“国中大乱嫡庶共立,将相争权,自相屠灭,兼以人畜疫疠,才力困穷,人事天时,俱未称遂,所以屈志,且共汉和,非是本心能忘情于四镇十姓也”。[15]在西域的争夺中,唐朝和吐蕃双方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五)唐蕃西域争夺的方略对比分析
唐朝和吐蕃在西域的争夺中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有同也有异。从唐朝方面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唐朝利用和巩固其与西域地区,特别是突厥各部持久的良好关系,维系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在政治上扶持亲唐势力,封其名号;在经济上许其与唐朝互市,保持密切往来,赢得他们的归心。其次,加强在西域地区的军政管理机构,设立安西4镇,以之为经营西域的阵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次,打击勾结吐蕃的各部势力,对于勾结吐蕃的各部势力,唐朝实施分化瓦解与打击的措施,促成其离心。复次,利用吐蕃内部矛盾促成其上层的分裂。武则天时,郭元振分析了当时吐蕃内部存在的问题,认为,吐蕃百姓已经厌倦了随军远戍,大多希望与唐朝约和。而大论钦陵欲分镇四境,统兵专制,所以不愿意回归。如果朝廷每年都发和亲使者至吐蕃,而钦陵如果不接受和平建议,那么吐蕃人就会更加怨恨钦陵,最终使其上下相互猜疑。“自是数年间,吐蕃君臣果相猜贰,遂诛大论钦陵。”这里或有夸大的成分,吐蕃赞普与论钦陵之间的矛盾主要原因自然不是因为郭元振所谓的离间计发挥了作用,而是大论钦陵家族专权给赞普权力形成的巨大威胁,以及噶尔氏长期专权引起吐蕃其他贵族不满而引发的。但是,唐朝的策略也可能会产生某种促进作用。
吐蕃方面也同样十分重视利用突厥诸部,用以对付唐朝。他们在与唐朝争夺过程中,还与向东扩张的大食帝国结成同盟,以共同对付唐朝。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南天竺国王尸利那罗僧伽即派遣使者来到唐朝,请以战象和兵马协助唐朝讨伐大食和吐蕃等,同时为其军请授名号,玄宗给予表彰并名其军为怀德军。[16]吐蕃与大食在利益面前有合作,也有争夺。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大食与吐蕃为劲敌,吐蕃军队大半调往西边抵御大食东扩,所以大大减少了唐朝边境上的压力。[17]足见三方的争夺是交织着,对中亚地区的形势产生巨大影响。吐蕃在与唐朝争夺西域中,采取东西出击,两面夹攻的方式。和唐朝只能通过河西走廊与西域保持联系不同,吐蕃本部距离西域虽然辽远,但是却可以通过勃律道和青海道东西两路进入西域地区,对唐朝在西域的驻军实施东西夹攻之势。此外,吐蕃在西域的军事行动,毫无例外地影响到唐朝与西方经贸往来的丝绸之路的畅通,对唐朝经济和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一定的影响。
(六)武则天时放弃4镇问题分析
唐朝与吐蕃在西域角逐的过程中,武则天一度曾采取放弃安西4镇的决策,我们试图对其缘由及在西域战略的失误稍作分析。武则天放弃西域4镇的决定是采纳了郭元振的建议,而郭元振的建议与他和吐蕃大论钦陵的对话密切相关,事实上是钦陵主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前文已经谈到大论钦陵与郭元振的对话,郭元振觉得钦陵所言很有道理,返回朝廷后,便在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上书武则天,文中直接坦陈:“今钦陵欲分裂十姓,去四镇兵,此诚动静之机,不可轻举措也。”他认为,“四镇之患远,甘凉之患近,实宜深图。今国之外患者,十姓、四镇是,内患者,甘、凉、瓜、肃是也。关陇之人,久事戍守,向三十年,力用竭矣”。“如钦陵云,四镇诸部与蕃接界,惧汉侵窃,故有是请。此则吐蕃所要者。然青海吐浑,密迩兰鄯,则北为汉患,实在兹辈,斯亦国家之所要者。”他建议接受吐蕃归“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亦还吐蕃”。最后,武则天采纳了郭元振的这个建议。[18]
武则天的这一决策,对西域的局势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首先,它意味着唐朝在西域的经营由积极转为消极。其次,它表明唐朝承认了吐蕃对西域地区,特别是俟斤部落的管理,失去了安定西域、抵御吐蕃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将西突厥两部分割,直接导致突厥内部的分裂,使吐蕃在西域地区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制约唐朝。失去一支巨大牵制势力的条件下,吐蕃在危及唐朝对西域统治的同时,也危及中西丝绸之路的安全,势必危及河西、陇右地区的安全。很有意思的是,《册府元龟》编著者把郭元振的奏折放在了“谋略部”,其实真正有谋略的应该是吐蕃大论钦陵,而不是郭元振,他的主张也很难算得上是谋略。郭元振的主张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舆论基础,就在郭元振上书的同一年,唐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就“以百姓西戍疏勒四镇等极为凋敝”为题,请朝廷“捐四镇以肥中国,罢安东以实辽西,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19]可以说和郭元振的上书相互呼应,影响到武则天对西域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