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十五 漢溫令許續碑考

濄水之北有《漢溫令許續碑》。續字嗣公,陳國人也,舉賢良,拜議郎,遷溫令,延熹中立。[312]

此處爲墓碑,碑石不存而文酈注存其局部,無拓本傳世。酈注言此碑立于武平縣鹿邑城南、濄水(今淮河支流渦河)之北,碑名“漢溫令許續碑”,並據碑文言此碑立於東漢桓帝延熹中,延熹共十年,即公元158年至167年。此碑當爲道元所親見,時碑存而碑文已殘缺不全,故酈注唯載其碑文局部,而碑之全文、立碑者、緣由、形制皆未載。

武平縣,東漢初置縣,屬豫州陳國,其城西南有鹿邑城[313],漢末建安元年(196),獻帝封魏武爲武平侯於此[314];晉改屬梁國陳郡;劉宋時廢縣;北魏宣武帝正始間重置武平縣,屬兖州陳留郡;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9)改武平縣爲鹿邑縣,屬亳州[315],並另置新縣。另據清光緒《鹿邑縣志》言:“武平城,漢縣。《水經注》:渦河又東,逕武平城故城北。建安元年,獻帝以操爲大將軍,封武平侯,以此城爲封邑。考《魏書·地形志》,正始中,置有武平城。據此,知武平嘗廢。至魏宣武時,始復置縣。縣既復矣,而境內又有故城,新舊建置不於一地,了無可疑。今之遺址,爲漢爲魏,則莫能定矣。”[316]今河南周口鹿邑市邱集鄉武平城村尚存是縣遺址。

許續,史書無載,酈注據其碑文言:“續字嗣公,陳國人也,舉賢良,拜議郎,遷溫令。”可知許續字嗣公,爲漢末陳國人,此碑立於鹿邑城南,酈注所言“鹿邑城”東漢時屬陳國武平縣,即酈注所言“《春秋》之鳴鹿矣,杜預曰:陳國武平西南有鹿邑亭是也”[317]。許續爲漢末陳國人,其卒後歸葬故里,即陳國武平縣西南之鹿邑城南,可知此碑當爲墓碑。然酈注未言有墓者,或時僅碑存。許續當卒於桓帝延熹中,官至溫令。溫縣,西周初封蘇忿生於此,爲溫國;後爲溫邑;西漢初置溫縣,屬河內郡,因境有溫泉而故名,東漢因之[318]。許續當于桓帝時曾任溫令之職,此碑除酈注以外,歐、趙諸家皆未載,唯洪适《隸釋》卷二○、顧藹吉《隸辨》依酈注亦著有《許續碑》,其文同,當早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