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经典读书札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破茧成蝶

——实务工作者生产知识的历程

杨静

一 本书的由来

本书是阅读台湾夏林清教授在台湾所推动的“社会改变取向”[1]行动研究系列理论书籍的札记。2010年,由北京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前身为“北京市朝阳区近邻社会服务中心”)发起,台湾辅仁大学夏林清教授携其弟子王芳萍、张育华等共同举办了一个大陆从事农村发展工作的青年人的行动研究学习网络,迄今该网络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该学习网络分为两期,来自大陆十几家NGO的20多名从事农村工作的青年人参与其中,期望通过学习行动研究,提升实务工作能力,探讨和解决在NGO从业路上的困惑,以便让自己在公益路上走得更久、更扎实和更有力量。

该学习网络第一期主要资金由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支持,中国香港乐施会支持了其中的一部分项目活动。第一期的学习主要由夏林清教授带领,夏老师在台湾的弟子和我协同,进行行动研究的现场实操训练。我们以每个成员带来的个人经验、前行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为相互学习的材料,通过反映对话,让学习者不断辨识自己的情绪、问题、个人的行动视框,以及看清自己团队的关系和样貌,在不断回顾和解决问题的实战中学习行动研究,而不是通过讲授从学理上理解行动研究。这种以每个人的经验作为其他人参考学习资料的学习方法,让每个人不同程度地体验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长,大家都有“醍醐灌顶”“清晰前行的力量”等感受。每个人从自己、他人以及自己和团队的改变中感受到行动研究带来的力量,这激发了大家深入学习行动研究的愿望。

基于此,当第一期学习网络结束后,我作为该网络的主要组织者,一方面期望创造一些机会使我们这些学习者可以持续和深入地再学习行动研究;另一方面也期望这样的学习经历发生在自己团队的其他成员和更多的实务工作者身上。因此,我与夏林清教授共同策划了第二期的行动研究学习计划,并得到香港乐施会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这本书便是第二期项目的产物。

第二期学习网络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第一,解读行动研究理论书籍。支撑夏林清教授所推动的行动研究的系列理论多半由夏林清教授等人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或者用台湾的经验书写而成[2],无论是书本所表达的理论观点还是翻译语言都艰涩难懂,这让学习者望而却步。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我们这群学习者有强烈的渴望和动能,期望能够读懂这些书,从学理上进一步深入了解行动研究的理论。因此读懂这些理论并尝试结合大陆实践者的经验进行理解性解读就成为我们这群先行学习行动研究者迫在眉睫的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督促我们深入研读理论,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推广行动研究。

第二,对第一期的五次工作坊的过程加以整理,其目的是从五次工作坊大量的反映对话练习案例中,提炼出行动研究的概念、理论,尤其是提炼出夏林清教授的“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的核心工作方法——反映对话的实际操作指南,以供今后的学习者透过案例对行动研究以及反映对话进行学习。

第一和第二点内容以出书的形式呈现,基本上以参与青年人学习网络的成员共同协力完成。

第三,以项目为平台,再一次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行动研究。第一期的学习让大家刚了解到行动研究,但离熟练操作行动研究很远,尤其是操作反映对话的能力很不够。因此,让大家深入理解行动研究以及通过训练提高每个人操作反映对话的能力成为这期项目一个重要的设计考虑。

二 破茧成蝶——实务工作者生产知识的历程

实践者创造经验知识,学者根据实践者的经验创造理论,这是一般人对知识生产的认识和想象。而“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都是自己行动的研究者。虽然实务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但实务工作者的短板是将实践知识提炼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以及和现有的理论进行对话并最终用文字呈现。在组织这本读书札记书稿的过程中,我清晰地经历了一个学者和实践者相互协力生产知识的艰难过程。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产生过程即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

这本读书札记,除了我的文章,都是由一线实务工作者完成。“社会改变取向行动研究”的精髓是每个人都是自己行动的研究者,本项目从行动设计、行动、反省行动到书写研究报告都由实践者完成,学者发挥通过反映对话协同实践者探究的作用。本书的完成,就是秉持这样的行动研究精神。我和夏林清老师等人对其他实践者而言,作用就是协同探究(夏林清老师对我也起到另一层协同探究的作用)。这一次我作为协助者清晰地经历和感受到了如何协助实践者生产知识的过程。参与书写的每个人,也再次经历通过解读书写反映对话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也是将个人经验知识转化为实践者可参看和共享的知识的过程。

这是一个解读经典著作的书写。说实话,导读经典即便是专家学者也不一定能做好,因此,我很担心这些一线的工作者是否能当此重任。我们面临以下种种困难:第一,要进行导读的书籍理论性较强,需要导读的人准确把握书中的理论观点,避免出现断章取义和错误理解。第二,我理解的导读书写应该是比较理论性的阐述,这不仅要求导读者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而且需要导读者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撑,两者缺一不可。而我们这群人的学术训练背景、写作能力、实践经验参差不齐,甚至有人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他们在实践中累积或者擅长的是另一种书写方式,对较为理论性的书写陌生且不擅长。第三,所要导读的《行动科学》《反映的实践者》《受压迫者教育学》等书的作者都是西方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大家,这些著作在世界上影响极其深远,是与当下美国和拉美国家等社会的具体情境进行对话的结果,我们只能参照大陆以及来自夏林清老师他们的台湾经验对其加以解读。第四,对这些书的理解发生在解读的过程中,其难度可想而知。

的确,整本书生产的过程是艰难的。因为实务工作者生产知识的过程与学者/研究者生产知识的过程不一样。实务工作者擅长从故事而不是从一个理论开始阐述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写作目的不是阐述某个理论,而是改善实务,他们不擅长学术性的写作,因此多数的导读文章陷入经验到经验的描述,即便是贴近文本导读的部分,也出现这样的问题。

实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每天在一线要面对和处理日常的工作,忙乱而奔波,回到家已经是灰头土脸、筋疲力尽。和学术工作者专心做学术和研究的性质不同,他们很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完整的时间去思考和书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夜深人静之际挑灯夜战进行写作,稿子一拖再拖,结项的压力和不断的催促也逼出了一些参与者惯常的拖沓习性,以及面对写作困难时惯常出现的防卫机制。我要不断面对个别参与者陷入的变与不变的循环,以及有发展的欲望却无法承担发展和改变的责任,更要对付我自己面对上述局面的无力感,“催稿”变成一次次重新理解他们面对书写困难的处境,变成协同一次次反映对话的过程。我在推动实践者知识生产的协同位置上真实地经历了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生产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再学习、发展和改变的过程。学习活动在这里不是指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感受到了什么,而是学习者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出新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学者写导读文章,那样出来的书可能有学术规范和水准,能满足人们对学术的想象。但我们更看重这些书的知识如何与在地的实践者的经验进行结合,将硬邦邦的知识变成促进改变的利器,让学习和改变同时发生。因此我们再次选择了在低洼泥泞的湿地灰头土脸地前行,即让这些不习惯学术写作的实践者生产知识。书写过程又推动了每个人进到更深入的行动和改变。如有的人的案例涉及机构和团队的“内部事”,他就必然要回到机构和团队进行对话和检验,也要面对如何将“内部事”变成公共性知识的政治选择。有的人在书写的过程中清楚了家庭与自己生命选择的关系,看清自己的局限和生命中要改变的课题并迎合改变。有的让妻子参与稿子的修改,并在对话中再度升华了夫妻关系,妻子在公益路上成为其携手的“贤妻益友”。有的参与者开始面对多年来对“权力”的恐惧和排斥,并清晰地意识到要在机构负责人的位置上磨炼自己面对权力的能耐……有的人为了2万字的文稿已经书写了10多万字,有的人修改无数遍甚至推翻重写。

面对这群人“缺胳膊断腿”的状况,我们大家相互协力。

第一,集中的工作坊,这是为了书写而让大家集中起来的工作坊。大家互相就读书的内容和进展进行讨论,处理写作的方向性问题,但很多时候它也变成处理参与者各自状况的工作坊。

第二,通过电话讨论和协作。

第三,作为主编的我和吉家钦不断提出细致的修改意见,让书写者一遍遍修改。让他们学会书写如何贴近文本或者案例,如何和书中的理论有机结合等。最后,我们商定称这本书为“读书札记”比“导读”更贴切。

第四,让读、写同一本书的人组成相互提修改意见和讨论书中内容的小组。

第五,在项目设计上配备台湾的督导老师,主要是为了导读内容的精准理解以及再次进行反映对话的练习。

在推动项目的过程中,我有过完不成任务、无法面对项目最后产出以及产出质量不高的担心。我也经历了在推动过程中处理张力的艰辛,也看到过参与者在书写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不断突破经验、找到前行力量的惊喜。这让我经历了一个协作实践者知识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再次认识到自己身上残存的受实证主义知识观影响的东西,即刚开始设计的时候,过多考虑了结果,却没有清晰地设计(也没有想到)将书写过程变成再次反映回观实践者经验的行动研究。面对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我因不断将自己拉回到结果的考虑而产生焦虑,在这个过程中夏林清教授一次次协助我不断调整自己,我一次一次地看到实践者不懈地解决问题的动能和书写的欲望,以及他们书写中对经验不断进行提炼以及创造属于自己的实践知识的喜悦。这些喜悦不仅鼓励他们在艰难中不放弃写作,也不断鼓励和坚定我推动实践者书写属于他们的知识的信心。这个过程让我真实地体验了从问题设计到一个完整的实践者书写生产知识的过程。

总而言之,因着我们这群人的现状,从最初设计时为这本书起名为“导读”,到后来变为“读书札记”的过程,以及本书呈现的书写,既有较强学术写作和研究能力的人呈现贴近文本的解读的书写,也有不擅长写学术或理论性较强文章但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呈现以案例为主的书写,这让我对这本书从具有学术水准的导读想象,变回立足实践者现场和现实,立足实践者知识的特性,立足于一切知识朝向改变的立场,这样更贴近和真实面对了实践者的位置。今天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或许够不上人们对学术著作的评价标准,或许它对原著的理解也不是很通透和深刻,但它确实是我们每一个参与者再一次对理论进行深刻解读,并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体验,用心,用行动进行的书写。在这里,每个作者为了写出读书札记,将自己负责导读的书读了很多遍,甚至将书都翻烂了,经历了一次所谓将“厚”书读“薄”的过程,我认为这就是“深入”学习的过程;之后他们对照自己的实践经验,将其用人们能懂的语言写出来,我认为这就是“浅出”的过程。当最后这本书出来的时候,人们看不到他们深入研读理论和学习的过程,可能只从最后的文本中看到了“浅出”,将“浅出”认为是浅显和浅薄,的确这就是很多学术界的人对实践者生产的知识的盖棺定论,也因此将实践者生产的知识污名化,排斥在主流学术之外。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实践者通过集体的行动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型,即从实践者到知识生产者的转型,将从西方、中国台湾学习来的行动研究通过大陆实践者们的实践、书写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行动、力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呈现了一个行动研究本土化的过程。书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一些实践者战胜了对艰涩理论阅读和理解的恐惧,一些实践者突破了实践中忙碌而无暇思考的限制,我们共同体验了一次书写即解放自己的过程。

这个生产知识的过程恰好印证了《行动科学》一书中对“行动科学”的总结和解释:“行动科学希望在实践社群中创造出研究社群;行动科学是为行动服务的知识,是基于实践的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范畴——经反映性探究而得到揭露的实践认识论。”

大陆的这支行动研究队伍是在以夏林清老师为首的台湾行动研究团队指导下成长起来的,这本书也是二者通力合作的结晶。本书的王醒之老师、龚尤倩老师和王芳萍老师的读书札记,是从他们各自几十年在台湾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角度写就的。他们多年来受行动研究方法的熏陶,并自觉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他们的文章既有理论的深度也有丰富的实践,对大陆的学习者来说是宝贵的材料。

2015年1月写于北京望京花园


[1] 夏林清在台湾推动的行动研究,被她称为“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之所以称为“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是因为该行动研究不仅汲取了实务取向、批判取向行动研究的精髓,更是经过台湾30多年的实践将之加以丰富,并发展成为“社会改变取向的行动研究”。

[2] 如《行动科学》《反映的实践者》《行动研究方法导论:教师动手做研究》,由夏林清教授直接从英文翻译而成,《斗室星空:家的社会田野》由夏林清教授根据台湾的经验书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