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缅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思路方法

关于清代中缅关系,除有上述研究不足外,还有许多历史疑问。如乾隆朝中缅之役为什么会爆发?作为中缅之役结束标志的《老官屯协议》是怎样签订的?协议具体内容是什么?战争结束后中缅两国为何会陷入长时间的“冷战”?乾隆末年以后中缅政治关系到底是何性质?中缅双方有多少次派遣使节或代表团互访?清末中英关于缅甸界务、商务等问题是如何谈判的?中英两国又是如何勘划滇缅边界的?清代中缅两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以及缅甸华侨华人情况如何?清代中缅关系对中国西南边疆历史、疆域、民族等有哪些影响?对于缅甸以至东南亚、南亚地缘政治与经济又有哪些影响?这些都是中缅关系史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本书的研究,希望能对以上研究不足及历史疑问做出补充和解答。

而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历史,是为研究现实问题的人提供历史资料,通过对历史问题的阐述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清代中缅关系,是今天中缅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关系的基础。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的今天,研究总结清代中缅关系的历史与经验,对解决中缅关系诸多现实问题,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书的研究思路为:系统全面地论述清代中缅关系历史发展变化,在深入考察两国政治交往的同时,也讨论两国政治交往影响下的经贸关系、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在论述两国中央层面交往的同时,也注意分析两国地方层面的往来及边境事务交涉;在研究缅甸贡期、贡道、贡物及清朝赐予、敕封等朝贡制度本身的同时,也注意对制度实际运行的探讨,以期廓清清代中缅关系的发展流变和性质特征,并对清代中缅关系研究中的历史疑问做出分析解答。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书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考据。本书尽量使用原始档案文献,在中文资料方面,包括已经出版的历朝上谕档、四朝宫中档、《缅档》和《明清史料》(庚编)等,也包括尚未出版的内阁题本、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内务府奏案、电报档、寄信档、内阁大库档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档案、外务部档案和英国外交部档案等,还包括私人文集如薛福成《庸盦全集》、岑毓英《岑襄勤公遗集》及《李鸿章全集》、《张允随奏稿》等中的档案。在英文资料方面,则尽量使用19世纪末以前英国人关于缅甸历史和缅中关系史的记述。二是文献互证。在清朝对外关系记载中,中文档案文献之间、中外文档案资料间的分歧随处可见,这些分歧有的是记载与不记载之别,有的是记载详略之差,有的是记述事实的差异。对此,本书以中文档案为基础,综合运用中、缅、英文资料对多处历史疑问和记载分歧进行了对比互证。三是图表分析。本书共制作复制了13个表格和6张地图,以便对缅甸使团进京路线、清末中缅边界问题等做出进一步说明。四是计量统计。在考察中缅贸易往来和缅甸华侨华人时,采用了计量统计方法。


[1] J.K.Fairbank and S.Y.Teng,“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41(6),pp.135-246.

[2] 参见宋成有《东北亚传统国际体系的变迁——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及民族的互动关系论述》,台北中研院2002年版,第2—4页。

[3] (明)刘茝等:《狩缅纪事(外三种)》,丁红校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明)客溪樵隐编《求野录》,见于浩辑《明清史料丛书八种》第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明)刘湘客:《行在阳秋》,见于浩辑《明清史料丛书八种》第1册;(明)自非逸史编《也是录》,见于浩辑《明清史料丛书八种》第1册;(清)刘健:《庭闻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6辑第251册。

[4] (清)周裕:《从征缅甸日记》,借月山房汇钞第七集,嘉庆戊辰(1808)张海鹏校梓本。

[5] (清)佚名:《绥缅纪事》,见国家图书馆编《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第36册,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第157—260页。

[6] (清)王昶:《征缅纪略》,国学扶轮社校辑,古今说部丛书五集,中国图书公司和记,1915年。

[7] (清)王昶:《征缅纪闻》,国学扶轮社校辑,古今说部丛书四集,中国图书公司和记,1915年。

[8] (清)赵翼:《皇朝武功纪盛》卷三《平定缅甸述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4辑第133册,第97—120页。

[9]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五《缅甸归诚本末》,何英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3—147页。

[10]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外藩·乾隆征缅甸记》,韩锡铎、孙文良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2—274页。

[11] (清)王文韶等修,唐炯等纂《续云南通志稿》卷八〇《武备志·征缅甸略》,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川岳池县刻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4179—4197页。

[1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五二八《属国传三·缅甸》,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第48册,第14661—14689页。

[13] (清)彭崧毓:《缅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4] (清)姚文栋编《云南勘界筹边记》,光绪间刊本,中国方志丛书第148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15] (清)黄诚沅辑《滇南界务陈牍》,见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10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1页。

[16] (清)薛福成辑《滇缅划界图说》,光绪壬寅(1902)无锡传经楼刊本,中国方志丛书第24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17] 张诚孙:《中英滇缅疆界问题》,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37年版。

[18] 王婆楞:《中缅关系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19] 夏光南编著《中印缅道交通史》,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

[20] 曾问吾:《中缅历代关系史略》,《边事研究》1935年第2卷第1期;李伟:《中缅之历史关系》,《南洋研究》1939年第8卷第3期;黄征夫:《中缅关系史考》,《新东方》1943年第8卷第6期;吉城:《缅甸史与中缅关系史》,《东方文化》1943年第2卷第5期;李醒民辑《中缅关系史料》,《时代精神》1941年第4卷第6期。

[21] 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一次高潮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以祁韵士的《皇朝藩部要略》、《西陲要略》、《西域释地》和《西域行程记》,徐松的《西域水道记》,张穆的《蒙古游牧记》和《俄罗斯事补辑》,魏源的《海国图志》,何秋涛的《朔方备乘》,龚自珍的《蒙古图志》和《西域置行省议》,姚莹的《康纪行》,沈垚的《新疆私议》等为代表。

[22] 华企云编著《云南问题》,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

[23] 尹明德:《滇缅北段界务调查报告》,1931年腾冲版,见李根源辑《永昌府文征》纪载卷三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3—3924页;《云南北界勘察记》,1933年刊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1辑第510册;《中英滇缅界务交涉史》,见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编《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上卷,昆明: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1933年版,第389—467页。

[24] 周光倬编《滇缅南段未定界调查报告》,1935年铅印,中国方志丛书第14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25] 张凤岐:《云南外交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6] 刘伯奎编著《中缅界务问题》,南京:正中书局1946年版。后来,刘氏根据《中缅边界条约》等最新资料,对原书重订增修,于1982年由新加坡南洋学会出版。

[27] 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纂《新纂云南通志》,牛鸿斌等点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 华企云:《中国边疆》,南京:新亚细亚学会1932年版。

[29] 束世澂:《中英外交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30] 葛绥成:《中国近代边疆沿革考》,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31] 思慕:《中国边疆问题讲话》,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版。

[32]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33] 参见朱昭华《中缅边界问题研究》绪论部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齐鹏飞、冯越:《中缅边界问题研究述略》,《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

[34] 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35] 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年版。

[36] 王云五、李圣五主编《南洋华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37] 姚枬:《中南半岛华侨史纲要》,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38] 李根源辑《永昌府文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39]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中国和缅甸友好关系史资料汇编》,昆明:云南省历史研究所1954—1955年版。

[40] 季羡林:《中缅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光明日报》1955年12月7日。

[41] 陈炎:《中缅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光明日报》1955年12月8日。

[42] 方国瑜:《古代中国与缅甸的友好关系》,《云南省历史研究所集刊》1964年第1期。

[43]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五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44] 庄吉发:《清高宗时代的中缅关系》,《大陆杂志》1972年45卷2期,又收入《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台湾故宫丛刊甲种之廿六,台北故宫博物院1982年版,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又收入《清史论集》(十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45] 余定邦等:《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 余定邦:《中缅关系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47] 贺圣达:《缅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8] 王介南、王全珍:《中缅友好两千年》,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49] 林锡星:《中缅友好关系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清实录〉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史料摘抄》,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共1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2001年版。

[52] 余定邦、黄重言编《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53] 宁超:《桂家、敏家及其与乾隆年间的中缅之战》,《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1期。

[54] 黄祖文:《清代乾隆年间中缅边境之役》,《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中缅边境之役,1766—1769》,新加坡南洋学会2000年版。

[55] 朱亚飞:《从中缅之战看清政府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东岳论丛》1993年第1期。

[56] 杨煜达:《乾隆朝的中缅冲突与边疆民族社会》,云南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清朝前期(1662—1765)的对缅政策与西南边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辑;《花马礼:16—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与杨慧芳合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藩属体系下的礼仪之争——老官屯和约考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57] 任燕翔:《乾隆时期清朝对缅政策述论》,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58] 邹建达:《乾隆年间“云南边外土司”建置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2期。

[59] 赖福顺:《乾隆重要战争之军需研究》,台北故宫博物院1984年版。

[60] 杨凡逸:《乾隆朝中缅关系之初探》,《史耘》2004年第10期。

[61] 冯明珠主编《故宫博物院典藏专案档暨方略丛编:缅档》,台北:沉香亭企业社2007年版。

[62] 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63] 何瑜、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述论》,《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64] 赵玉敏:《清代中前期的中缅宗藩关系述论》,《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65]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6] 何新华:《最后的天朝:清代朝贡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7] 何新华:《关于“十年一贡”的争论——19世纪末晚清政府在缅甸问题上与英国的交涉》,《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

[68] 何新华:《试析清代缅甸的藩属国地位问题》,《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

[69]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70] 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71] 尤中:《云南地方沿革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2] 吕昭义:《英属印度与中国西南边疆:1774—191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3] 高鸿志:《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1637—1912》,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4] 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5] 金英宗:《麦克马洪线与中缅北段边界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88年。

[76] 张植荣:《论中缅边界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1年第3、4合期。

[77] 余绳武:《近代中缅北段未定界问题的由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2年第3、4合期。

[78] 罗之基:《阿佤山区中缅边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见邢玉林主编《中国边疆研究通报》,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9] 吕一燃:《薛福成与中英滇缅界务交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2期。

[80] 秦和平:《述论1885—1886年间清政府关于英灭缅甸及中缅界务的交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3期;《艰难的历程:清末滇缅界务交涉之回顾》,《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

[81] 张振鹍:《近代史上中英滇缅边界“南段未定界”问题》,见李国强、方铁编《中国边疆研究通报》(二集,云南专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2] 谢本书:《从片马事件到班洪事件——中缅边界历史沿革问题》,《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83] 杨宝康:《论中缅南段边界问题与班洪事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84] 刘金洁:《中缅边界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及其解决》,《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85] 张子建:《薛福成在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中对北段界的划分》,《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6] 马俊林:《民族国家话语体系中构建的中国“边界”——以早期中缅界务问题为核心的考察》,《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87] 朱昭华:《中缅边界问题研究——以近代中英边界谈判为中心》,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薛福成与滇缅边界谈判再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清末片马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中缅北段未定界问题再探——以清末中英边界交涉为中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从班洪事件到中缅“1941年线”的划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不同历史时期的中缅铁路议案》,《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2期;《北京政府时期的中缅边界问题交涉》,《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麦克马洪线”问题的争论及其解决》,《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88] 陆韧:《云南对外交通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89] 吴兴南:《云南对外贸易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 孙来臣:《明清时期中缅贸易关系及其特点》,《东南亚研究》1989年第4期。

[91] 孙来臣:《试析腾越海关与近代滇缅贸易》,《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年第2期。

[92] 王福明:《近代云南区域市场初探(1875—1911)》,《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

[93] 郭亚非:《试论云南近代三关》(与张敏合作),《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近代云南三关贸易地位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5期;《云南近代转口贸易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近代云南与周边国家区域性贸易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94] 牛鸿斌:《近代云南商号与中印陆海交通线的开辟》,《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95] 冯立军:《论明至清中叶滇缅贸易与管理》,《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96] 邹怀强:《历史上腾冲与缅甸的翡翠开发和贸易关系》,《学术探索》2005年第6期。

[97] 方慧:《清代前期西南地区边境贸易中的有关法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8] 苏月秋:《近代云南与东南亚的丝棉贸易》,《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3期。

[99]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00] 杨万秀:《清代缅甸华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101] 肖泉:《和平的使者 友谊的桥梁——试论缅甸华侨的历史功绩》,《暨南学报》1984年第4期。

[102] 杨煜达:《清代前期在缅甸的华人(1662—1795)》,《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03] 杨煜达:《桂家事迹新考》,《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04] 杨煜达:《清代中期滇边银矿的矿民集团与边疆秩序——以茂隆银厂吴尚贤为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4期。

[105] 陈俊:《试论清前期缅甸华侨的骤增》,《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06] 冯立军:《20世纪初以前华侨移民缅甸述略——兼论缅甸华侨社会的形成》,《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4期。

[107] 肖彩雅:《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缅甸华侨社会的变迁》,厦门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08] 《琉璃宫史》,李谋等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按:缅文本《琉璃宫史》共分两大部分,此中译本是第一部分。

[109] 〔缅〕吴貌貌丁:《贡榜王朝史》(缅文本),曼德勒:曼德勒新闻社1905年版。

[110] 〔缅〕波巴信:《缅甸史》,陈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11] 〔缅〕貌丁昂:《缅甸史》,贺圣达译,昆明: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年。

[112] 〔缅〕佚名:《华人莅缅各地记》,李谋译,《南洋资料译丛》2008年第3期。

[113] 〔缅〕戚基耶基纽:《四个时期的中缅关系》,李谋等译(该书记作李秉年、南珍合译,实为李谋、姚秉彦、汪大年、王介南、王玉珍五人合译),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第一章“蒲甘王朝至贡榜王朝时期的中缅关系”又发表在《东南亚研究资料》1982年第3期。

[114] 〔缅〕陈孺性:《缅甸华侨史略》,《南洋文摘》1965年5卷2期,节录本见德宏州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3集,1985年。

[115] Henry Burney,“Some Account of the Wars between Burmah and China,Together with the Journals and Routes of Three Different Embassies sent to Pekin by the King of Ava;Taken from Burmese Documents”,in The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1837,vol.62,pp.121-149,vol.66,pp.405-451,vol.67,pp.542-559.

[116] Arthur Purves Phayre,History of Burma,Including Burma Proper,Pegu,Taungu,Tenasserim,and Arakan,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First War with British India,London:Trübner & Co.,1883.

[117] Albert Fytche,Burma Past and Present;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 of the Country,London:C.K.Paul & Company,1893.

[118] Edward Harper Parker,Burma: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er Relations with China,Rangoon:Rangoon Gazette Press,1893.

[119] G.E.Harvey,History of Burma: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0 March 1824 the Beginning of the English Conquest,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25,《缅甸史》,姚梓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British Rule in Burma,1824-1942,London:Faber and Faber,1946;Outline of Burmese History,Bombay:Longmans,Green and Co.,1947.

[120] D.G.E.Hall,Early English Intercourse with Burma 1587-1743,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28;Europe and Burma:A Study of European Relations with Burma to the Annexation of Thibaw’s Kingdom,1886,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5;A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London:MacMillan & Co.Ltd.,1961,《东南亚史》,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译本。

[121] E.V.G.Kiernan,British Diplomacy in China,1880 to 1885,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9,《英国对华外交(1880—1885年)》,许步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2] Nathan A.Pelcovits,Old China Hands and the Foreign Office,New York:The King’s Crown Press,1948,《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江载华、陈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3] Lenoard Kenneth Young,British Policy in China,1895-1902,Clarendon,1970,《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刘存宽、张俊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4] 〔日〕铃木中正、荻原弘明:《贵家宫里雁和清缅战争》,鹿儿岛大学《史录》1977年10号,第1—40页。其第一部分“贵家宫里雁与缅甸华侨”中译文见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3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25] 〔日〕铃木中正:《乾隆ビルマ远征の后始末》,见《江上波夫教授古稀记念论集》历史篇,东京:山川出版社,1977年,第453—471頁;《清·ビルマ国交の正常化1772—1790》,见《山本达郎博士古稀记念:东南アジア·インドの社会と文化》下,东京:山川出版社,1980年,第47—75頁;《清·ビルマ关系战争と和平:1766—1790年》,《东南アジア:歴史と文化》1981年10号,第3—16頁,中译文《清缅关系(1766—1790年)》见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1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26] 〔日〕箱田惠子:《〈中英缅甸条款〉(1886年)考析——兼论晚清外交之特性》,《史林》第88卷2号,2005年3月,第223—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