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壮侬岱泰族群文化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和越南的民族概况

一 中越边境连接带的地理特征

中国和越南有长达1449.57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其中,广西段696.13公里,云南段753.44公里)[5]。相交界之处,中国一侧自东向西分别为:广西防城港市的港口区、东兴市和防城区,崇左市的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百色市的靖西县和那坡县;云南的富宁县、麻栗坡县、马关县、河口市、金平县、绿春县、江城县,共计2省(自治区)15个县(市、区)。越南一侧自东向西分别为:广宁省的芒街市、海河县、平辽县3县市,谅山省的亭立、禄平、高禄、文朗、长定县5县,高平省的石安、复和、下琅、重庆、茶岭、河广、通农、保乐、保林9县,河江省的苗旺、同文、安明、关坝、渭川、黄树皮、箐门7县,老街省的昔马街、猛康、保胜、老街、巴刹5市县,莱州省的封土、兴胡、孟谍3县,奠边省的孟念县,共计7省33市县。[6]中越边境两侧在共有9省(自治区)48个县(市、区)的漫长边境线上,居住着两国壮、汉、瑶、苗、哈尼、拉祜、傣、彝、岱、侬、京、布依、热衣、泰等民族。

1.自然地理

中越边境地区属中国云贵高原余波东南端隆起部分。边境线多数地段为绵延不绝的山脉,少数地段为河流。边境两侧北高南低。中国这一侧,有莽莽苍苍的十万大山、大青山、老山竿,有充满神奇色彩、透析出骆越雄风的花山崖壁画和边关历史文化名胜,有山川秀丽风光瑰美的左右江、红河。跨越边境的越南一侧,就到了越南红河平原。这一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热,雨量丰富,森林密布,有众多的热带珍稀动植物,自然条件良好,容易取得生活资料。

中越交界还有一片海,即北部湾,它是两国重要的热带渔场,鱼类500多种;湾内产著名的“南珠”。北部湾海岸线中国方面长695公里,越南方面长763公里。[7]广西北部湾海域面向东南亚,西连中南半岛,处于我国由海路通往中东、非洲以及欧洲的便捷通道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8]

2.人文地理

先秦与汉朝时期,骆越与西瓯是百越民族的两个分支,分布在岭南及交趾地区;西瓯分布在桂东,骆越分布在桂西南与越南北部,两者关系紧密。在秦代,西瓯属于桂林郡治下,骆越属于象郡治下;在南越国时期,西瓯和骆越被南越国统一,因此史料出现“瓯骆”[9]一词。

据我国的早期古籍记载,远古时候有许多部落或古国。《尚书·尧典》:“(尧)申命羲叔,宅南交。”《礼记·少问篇》:“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这里的“南交”“交趾”应该是泛指岭南,到公元前111年后,一般指越南北部地区和广西南部部分地区。《逸周书·王会解》载,商朝建立后,四方都来贡献,开国皇帝汤于是命令大臣伊尹制定四方各国需要进贡的物品:“正南瓯、邓、桂国……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尾狗为献。”“路人大竹。”其中的“瓯”“路”应是西瓯和骆越。在周代的一些青铜器上曾有“南夷”“南国”“南瓯”等铭文。

《史记·南越列传》太史公曰:西汉前期,南越国西部的两个藩属国“瓯、骆相攻”,因此而“南越(国)动摇”,这表明西瓯与骆越是不同的族群方国。

西瓯,古百越的一支。西瓯故地属秦之桂林郡,汉武帝平定岭南,将秦之桂林郡改称郁林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在岭南设置郡县,将南越国的南海、桂林、象郡,改设为南海、郁林、交趾等九郡。《史记·南越列传》:赵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寰宇记》:“永嘉为东瓯,郁林为西瓯。”一说即骆越,梁顾野王《舆地志》:“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为西瓯。”[10]九郡中又以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为西汉之西南边境地,均位于今越南的中北部。考古发现在越南东山文化的后期,越北陶舍诸遗址曾发现过秦式“半两”铜钱与万家坝型早期铜鼓共存的现象。此外,越北地区也出土了一批东周式铜剑、篆书铭文戈、长胡多穿戈、秦式扁壶等内地中原器物或仿作器。

骆越,先秦两汉时古百越民族的一支。称雒越、雒民、瓯骆、越骆、路人等。《逸周书·王会解》载:南方“路人大竹”。清代朱石《逸周书集训校释》曰:路音近骆,当是骆越。《史记·南越尉佗列传》《汉书·南粤王传》《汉书·西南夷两粤列传》皆谓:“瓯骆”或“骆越”在南海郡(今广东)之西,当在今广西一带。《汉书·贾捐之传》谓:元鼎六年(前111),珠崖(今海南)“骆越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水经注》谓今广西郁江为“骆越水”,因骆越人居住而得名。《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称:交趾(今越南北部及广西南部部分地区)。[11]

瓯骆人历史悠久。公元前16世纪(商代初年),汤王的第一宰相伊尹命南方进贡珍珠、象齿、翠羽、文犀等异物,第一提到的就是瓯,提到的第五个产里,即为活动在临尘(一说今邕宁西,一说今崇左)的骆越人。可见3500多年前瓯骆人已和商朝建立了联系。公元前1024年至前1005年(周成王时),西瓯人又进献了蝉蛇,骆越人进献了大竹。

因骆越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存在了一千多年的骆越人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青铜文化(包括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富于创造智慧的瓯骆人,在春秋时期,西瓯人能制造提梁鼎、蛇斗蛙纹樽、兽首柱形器等精美铜器,战国时他们制造了铁质的斧、刮刀、锄和大量兵器,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二 中越边境连接带跨境民族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按中国确定的民族有12个,还有2个民族成分未定;按越南确定的民族有26个。这种差异是因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这些民族可分为四类:一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二是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三是从越南迁到中国的民族;四是从中国转老挝进入越南的民族。

中越两国划分民族标准虽有不同,但是按照几百年来的传统来划分,有的民族名异实同,例如中越两国对京(越)、苗(赫蒙)、仡佬、拉祜民族的划分是相同的。而有的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在越南则变成了两个民族,如中国的傣族,在越南则为泰族、泐族;中国的布依族在越南为布依族、热依族;中国的彝族在越南称为倮倮族、普拉族;中国的汉族在越南成了华(汉)族、艾族。有的民族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在越南分为3个民族,如中国的瑶族,在越南是瑶族、巴天族、山由族;中国的哈尼族在越南是哈尼族、西拉族、贡族。有的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在越南分为5个民族,如中国壮族,越南就分为岱族、侬族、布标族、拉基族、山斋族。越南的山斋族由高栏人和山子人两部分组成,在中国高栏人属于壮族的一部分,山子人属于瑶族的一部分。少部分越南的占族人迁移到中国海南,成了海南现在的回族人。

为方便大家对中越跨境壮侬岱泰族群理解,我们将越南学者和中国学者对跨境民族分类列于表1-1。

表1-1 中越两国跨境民族一览

表1-2为越南学者陈智睿教授对中越跨境民族的归类。

表1-2 越南学者对中越两国跨境民族分类

续表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交往。两国跨境民族的形成有的较早,有的较晚。

1.中越跨境壮侬岱泰族群之壮族、布依族、傣族

中越两国跨国境而居的民族,按中国已确定的民族成分来计算,有12个民族:壮、傣、布依、苗、瑶、汉、彝、哈尼、拉祜、仡佬、京、回。下面,重点介绍与壮侬岱泰族群相关的壮族、布依族、傣族。

(1)壮族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壮族有1692.6万多人,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分布,基本连成一片。

中国壮族先民古代称谓比较复杂,有僚、俚、蛮、土、侬、僮等名称。在明清时期,主要统一为“僮”和“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僮人各支系经过民族识别,被统称为僮族。1965年,由周恩来总理倡议,把“僮族”的“僮”改为“壮”,僮族一律改称为壮族。壮族内部有许多支系,各支系各有自己的称谓,大的支系主要有“布壮”“布岱”“布侬”“布土”等。云南壮族主要分为侬、沙、土三个支系。壮族是岭南古老民族,有着光荣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语有南、北两大方言,12个土语区。它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构词规则和语法体系。

(2)布依族

布依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少量分布在云南省和四川省,有287万多人(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越南的布依族主要居住在老街和河江省。《明太祖实录》卷156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云南都匀苗蛮叛,率兵讨之,斩首四千七百余级,擒获六千三百九十余人。收剿寨洞一百五十二处,粮谷三万一千一百石有奇”。

都匀是贵州的地名,是布依族聚居的地方。云南都匀“蛮”人,而云南现未见有。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云南都匀人已迁移到越南,1925年的云南黄水舟事变后,都匀人为避难经马关、河口进入越南。他们把随身带的种子叫作“家乡叶”包粽子。1974年,越南认定他们属都匀族。1979年都匀人与布依人合为布依族。越南布依族有一支为布那或贵州人,他们的祖先是19世纪初从贵州省望谟、罗甸、惠水、安顺等县南迁,一部分人沿任河进入越南河江省管霸县决胜乡,后一批人则沿儒桂河移居越南河江省同文县。范宏贵在《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群渊源与文化》布依族迁徙一章中提到他们有相同的丧葬传统,都要把亡灵送到贵州省某村寨的故乡。

(3)傣族

中国的傣族分布在云南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少量分布在其他很多县,中越边境的马关、金平、绿春也有分布,有122.2万人(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除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以外,在孟连、景谷、元江、新平、金平、红河、文山、绿春、邱北、马关等县也有分布。按自称和服饰特点,傣人可分为“傣泐”“傣那”“傣绷”“傣雅”等支系。中国傣人与越南泰人历史上有亲友关系,平日里会相互跨入两国境内赶圩及访亲会友。相传,云南省金平县勐拉乡的白傣人是从越南迁入的。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有两兄弟分别是越南兴化昭晋州土目和中国云南省临安府建水县勐梭土掌寨的土司,兄名叫刀美林,弟名为刀美玉。

2.中越跨境民族之越南岱族、侬族、泰族、布依族

壮、岱、侬同源于古代中国南方至越南北部的“西瓯”“骆越”族群,虽然已逐渐分化并有了不同的族称,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共同的民族特征,语言均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可以互相交谈;在文化和风俗习惯上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如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居住干栏房、依歌择偶、穿黑色或蓝色布衣等。长期以来他们均从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手工业较发达,边境地区的壮、岱依、侬人保持着较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1)越南岱族(越南称岱依族)

岱族属岱-泰语族,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62万多人(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人口分布在63个省市,从全越南来讲,越(京)族人口最多,岱族居第二位。主要居住在河谷丘陵地带,与广西左、右江一带的布依为同一支系,习惯自称“土”,也有许多自称“布岱”“布偏”“布安”“布土”等,“布侬”也是他们的自称。中文过去常译成“岱依”。岱族社会发展,经济和文化水平较高,较多人活跃在政坛上。过去,岱族分有白岱和黑岱,老街省北河县还有水岱。北河县的黑岱和水岱不同。老街省勐康县有摆夷(白衣、白夷、百夷)人,与岱人有相当程度的融合,越南政府把他们划分为岱族,而在中国云南省摆夷就属于傣族。岱族在语言及风俗习惯方面与广西的壮族十分相似。越南自称为“布岱”的这部分人,实际上与我国的壮族中的布岱是同一支系,现在一般译为“岱”。

岱族主要以农业为生。他们除种植水稻、杂粮,开发森林土特产外,还种植柑子、柿子、龙眼、桃、李和梨等多种果树。喜饲养家禽和能劳作的动物,如鸡、猪、马等。岱族的家庭手工业也十分发达,他们出产的土锦,色彩鲜艳,图案多样,已成为一种特色工艺品。

岱族文化受到中国汉文化的深刻影响。过去,岱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利用汉字造字方式,在汉字的基础上创立了“岱喃字”。这种文字学习起来较困难,难以普及,岱人依旧习惯使用汉字,至今还有许多岱族老人能用汉字作诗、写对联。

(2)越南侬族

侬族有96.8万多人(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高平、谅山、河江、黄连山、广宁等边境省份。与热依族、高栏-山子族有亲缘和亲近关系,并对周围杂居的其他语系的居民有着各方面的影响。

侬族与壮族的分化晚于岱族。侬族来源于壮族中侬人支系。他们在三四百年前的明末清初,从广西到越南,这种迁徙活动一直延续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才停止。因为搬迁时间不长,许多侬人还记得他们在中国的祖籍并以族居地的地名作为自称。如窝那侬、窝杭侬,意即从中国来的侬人;万承侬,是从崇善(今广西崇左县)迁来的侬人;英侬,是从龙英县(今广西大新县)迁来的侬人。侬人原以水稻种植为生,他们掌握熟练的水田耕作技术,但因迁入越南的时间较晚,平原地区都被其他民族占据,所以他们多定居山区,耕种山地。由于他们居住的地区位于山区与平原之间的中间地带,水田种植面积十分有限,因此其他类型的耕地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侬族居民的住房结构和外形与岱依族基本相同,高脚建筑比较普遍,高脚屋上层住人,屋下圈养家禽家畜。

由于侬人迁入越南时间较短,在祖居地深受中国汉文化影响;而岱依人长期生活在当地,受京族文化影响较深。因此他们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有一些差异,但总的来说共同性大于差异性。侬族有山歌对唱的习俗,想唱就唱,不受场合约束。每逢集会、节日、集市、婚礼等喜庆日子,青年男女组织对歌,每边选派2人以上集体演唱。有趣的是,当青年男女在平日里相遇时也是以歌声相互问候。歌词为七言四句或七言八句。

越南的高栏-山斋族则是从岱依、侬族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的族体,1974年,越南政府正式将其确定为一个单独的民族。

(3)泰族

越南泰族有155万多人(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是该国的第二大少数民族,自称为“傣”“布泰”等,其内部又分为黑泰(自称傣丹)、白泰(自称傣考)。按所在地和服饰的不同,又有傣丹、傣考、傣良、傣腾等自称。相邻民族京族和芒族则称他们为“惹”。主要分布在山罗、义安、清化、莱州、老街、安沛等省的河谷地区和盆地,较少部分居住在山区。

据越南泰人用泰文手写的《版勐纪事》载,11~12世纪时,云南西双版纳的傣人迁移到越南的西北部。中越之间的傣族泰族来源于古代中国西南至中南半岛北部这一广大地区的百越民族。

越南泰族大致分为三个支系——黑泰支系(即傣丹)、白泰支系(即傣考)和红泰支系(由黑泰和白泰等泰族各支系混合而形成)。每个支系又有许多支系。黑泰主要分布在山罗省和莱州省的奠边、巡教等县。黑泰又称傣丹,黑泰人是在10世纪以后沿红河从广西西南陆续迁徙到越南的。以后又有一部分人从越南西北部经老挝来到清化和义静省山区。白泰与黑泰的语言基本相同,可以互相直接对话,越南泰族的文字是随着他们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迁徙带过去的,属于巴利文泰泐文体系。越南泰族祖先从中国迁往越南的时候就掌握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他们家庭手工业发达,有纺织、编织、制陶、造纸及金银器制作等。

越南泰人也过泼水节,他们的泼水节是求雨仪式或求雨节,而非小乘佛教的节日。届时一群人敲鼓、敲簸箕,模仿雷声;或拉篾、摇树叶,犹如下雨;到各家讨水,互相泼洒、嬉戏玩耍,或相约到河中洗澡,把全身衣服弄湿,表示祈雨。这时,还要唱“求雨歌”[12]

泐人,在中国是傣族的一部分,在越南是单一民族,自称泐。主要分布在莱州省。

(4)布依族

越南的布依族自称“布依”“仲家”“都夷”“都匀”,有1450多人(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越南布依族分为布依、布那、布田3个支系,现在他们与岱、侬、泰、华(汉)、苗、瑶等族交错杂居于靠近中越边界的河宣、黄连山一带,以及从莱州至保乐-高谅的邻近地区。由于他们迁到越南后居地分散,互相间又缺乏联系,各支系的布依族在语言、风俗习惯方面产生了一些差异,内部分化明显,各支系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其他民族逐渐同化。1978年,越南曾一度把他们分别划为4个单一的民族,其中布依支系的布依人和都依人被划为布依族和都依族;布那支系的布那人被划为布那族;布田支系的热依人被划为热依族。

3.中越跨境民族的形成

跨境民族的形成是历史动态的过程,同时也产生于现代国家观念和地缘政治。产生跨境民族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本来居住地的原著民族被后来出现的国境线划分在两个不同的国家;第二种就是民族迁徙。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因迁徙造成的情况复杂,这些民族的迁徙情况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从中国直接转入越南的民族;第二种是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第三种是从越南流向中国的民族;第四种是从中国转到第三国家老挝再进入越南的民族。这些民族迁徙的原因较多,根据史籍记载和传说等调查发现,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中心南移,汉族从中原地区转向西南部发展,原著民族为寻求一块更适合生存的土地,只好向“蛮荒”之地的西南迁徙。对此,中国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志(第一卷)》有如下记载:

从中国历史来看,可把经济重心的南移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三国以后的大分离时期,至宋代时期达到高潮。在这一阶段,江南一带得到全面的开发,汉民族大量迁入长江流域,迫使南方少数民族向更边缘地区迁徙。中越边境一带的少数民族多是在这一阶段迁入的。这一时期,各个少数民族在中越山区这个有限的范围内生活着,互相交往、融合,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在中原统治者的“羁縻政策”下,他们有一个相对自主发展的空间。在他们周围,一些部族势力发展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交趾、南诏、大理等。而中越边境的少数民族则相对弱小,他们在这些部族势力之间周旋,学会了怎样处理与强权势力的关系,形成了对“他者”的看法。元明清时期,经济重心的转移再次出现,在这一阶段,随着大理国的灭亡,西南地区开始得到全面的开发。经济开发带来了政治控制的加强。元代开始在此设立行省,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在中越边境地区,元朝设广南西路宣抚司,广西路和临安路进行管理,明朝时改路为府,辖地沿袭。[13]

明代实行“移民就宽乡”政策来加强直接统治,大批汉族进入滇东南,在此地进行军屯、民屯。到了清代,取消了土司制,改为“改土归流”,设立流官,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控制。

从现有的文献看,中越边境地区最早出现的民族是壮族,其祖先可追溯到古代百越。因而一般把壮族看作是当地的土著民族。但是,这里的“土著”只有相对的意义。一般认为,壮族、彝族到此最早,而苗族、瑶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等则晚些。春秋战国时期,今文山州境内就已居住着百越族群的句町、进桑部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而苗族是唐初才开始迁入文山境内,大量的迁入,是在明清时期。[14]

位于广西龙州县北部的金龙镇西南面与越南高平省下琅县相连,是骆越的聚居地,秦时属象郡的一部分,明清时属太平府。据《太平府志·沿革卷》云:“太平府为禹贡荆州,西南境内交趾西原之地。唐虞三代,皆为荒服。周显王时,楚灭之,族散于外。江南海上,有瓯越骆越之名,各为君长,最为繁衍,号称百越。太平其骆越也……”《新唐书·南诏传》又云,蒙氏南诏政权“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唐之生僚,实为骆越后裔”,此处所说骆越后裔的“生僚”即今壮、傣的前身。可见金龙峒傣人最古老的族源可追溯到西瓯、骆越。关于金龙镇傣人祖先的来源,民国《广西边务沿革史》记载:“金龙峒则因嘉庆最末年,地方荒乱,土民逃散,渐被越民侵入……”这里所指的“越民”可能就是今天金龙峒傣人的先民,嘉庆末年为公元1820年,则傣人祖先从越南徙入金龙,迄今至少有170多年的历史了。[15]

越南北方民族,也大多是从中国迁入的,越南学者陶维英认为,越南民族的祖先雒越人是从扬子江流域迁到越南北部的。[16]陶维英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并非史实。中国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认为,秦时设的交趾、九真二郡为骆越之地,且骆越北界是右江流域和左江流域的最南缘。因此,广西大部分以西瓯为居,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等地为骆越所居。[17]我们研究认为,大量史实证明,越南北方少数民族,大多从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迁入越南。

4.桂越界域及历史沿革

越南古代曾被称为交趾,其北部为骆越的聚居地,秦时属象郡的一部分。汉朝时,南海尉氏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当时的广西及越南均属于南越国。汉武帝时,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二征之乱,以秦之三郡改为九郡,统隶属于交趾,后改名为交州。三国、两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等朝,广西边境几经变迁,迭经分隶于广州、湘州、岭南道及南汉,而桂、越仍统于一州。唐末宋初,中央政府控制能力减弱,安南地区的土豪趁机割据自立,丁部领于963年平定“十二使君”,自立为“万胜王”。这时,北宋政权尚未灭南汉,丁部领以其子丁琏的名义向南汉政权求封,南汉王授丁琏为静海军节度使。968年(宋太祖开宝元年),安南丁部领自称“大胜明皇帝”,建立“大瞿越”,越南从此摆脱中国的封建统治,建立起独立的封建国家。[18]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改安南为交趾布政司,置布政使,使越南又统一于明朝。[19]至安南权臣莫登庸篡黎氏,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发兵讨之。嘉靖二十年(1541)莫登庸请降,诏降为安南都统使司,越南北部再属于中国。清康熙十六年(1677),莫氏家族被黎氏所灭,北部中部一统于黎朝,从此未见再并于中国。但中国对越南仍属“上国”性质,两国界域划分,仍未明确。[20]1883年,法国迫使越南统治者签订条约,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885年6月9日,又迫使中国清朝政府与之签订了《天津条约》,要求清政府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结束了越南独立以来保持的传统的中越“宗藩”关系。1885年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曾先后被迫同法国签订了《越南条款》《续议界务专条》《广东越南第一图界约》《广东越南第二图界约》《桂越界约》,划定两国边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