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福建省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
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城镇化仍以第二产业带动为主,第三产业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推动,逐步发展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推动的格局。2000年以来,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弱化,第二、三产业的驱动力不断增强,特别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劲,贡献率基本在5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作用会进一步强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驱动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1978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6.0 ∶42.5 ∶21.5,第一、二次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到2011年,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9.2 ∶51.6 ∶39.2,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共下降了26.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都有所提高,其中,第二产业提高了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17.7个百分点。由福建省的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全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完全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属于明显的“二、三、一”产业格局。
(1)第一产业结构趋于优化,规模化生产初现成效
第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1978年,福建省第一产业中农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7.7%,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之和小于农业。到2011年末,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到44.6%,林业提高到9.5%,畜牧业提高到15.5%,渔业提高到27.1%,这标志着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已不再单纯地只依赖农业,逐步形成了体现“山海田”优势的生产结构。
福建省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逐渐培育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如厦漳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南平乳制品产业集群、闽东水产加工产业集群、闽东茶业产业集群、闽东食用菌产业集群等,规模化生产初现成效。
(2)第二产业重型化开始起步,并仍然是福建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工业对福建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在全省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到2011年末,全省工业总产值7675.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7%。在连续两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产值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工业发展表现出健康平稳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产业内部,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36.91亿元,重工业总产值26.23亿元,轻重工业比重为58.5∶41.5。到2011年轻工业总产值为13860.64亿元,重工业总产值为16469.95亿元,轻重工业比重为45.7∶54.3,重工业比重提高了12.76个百分点,比轻工业高出8.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关系首次在2003年发生转变,这标志着福建省的工业经济增长已从轻工业拉动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福建省开始进入重工业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见图2-1)。
图2-1 福建省轻重工业总产值对比
工业是福建省外向型经济的主体,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渠道。2011年,全省出口商品总额928.38亿元,其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为853.03亿美元,占全省全年出口总额的91.9%。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对福建省的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411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443.9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245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0.07%,实现工业总产值12667.7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6.2%。外向型经济蓬勃的发展使得福建工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全省经济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目前第二产业仍然是福建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城镇工业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福建省开始走上了快速工业化道路。目前,福建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2011年,全省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2007年以来,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一直最高,为35.1%,到2011年末时提高到37.8%,并且仍保存上升趋势。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由初期的第一产业逐渐向中期的第二产业甚至后期的第三产业转移。2000~2011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了521.76万,年均增加43.48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了406.95万,年均增加33.9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是第三产业的1.85倍,超过60%的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最终进入第二产业。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业仍是福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3)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其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近年来,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商业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和旅游继续平稳向前推进,消费需求旺盛,对其他相关服务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和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服务环境和完善的基础条件,增强了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一方面,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配套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加之城镇人口的迅速集中,使得生活性服务的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为75.1∶13.4∶11.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绝大多数。199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了第二产业,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为53.5∶23.2∶23.3。1996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超过了第一产业。2008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为31.1∶35.6∶33.3。第三产业广泛的关联度和劳动、资金密集等特点赋予了城镇新的强大的吸引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福建省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见图2-2)。
图2-2 福建省全社会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
由于耕地的刚性约束和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就业容量逐渐缩小。由于结构提升和技术进步,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产业的门槛低、就业容量大、门类分布广,决定了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提供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则能增加100万个就业机会。可以认为,当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1/4时,第三产业将成为人口就业的主要吸纳空间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是,从服务业的规模和比重来看,福建省服务业规模偏小,结构层次偏低,排在东部沿海省份之后。2011年,福建省服务业总产值为6878.7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仅为39.2%,此比重低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城市(见表2-1),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甚至没达到世界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
表2-1 2011年东部沿海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对比
二 城镇化模式多元化
近年来,沿海部分城市工业化后期特征逐渐显现,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的现代服务业也开始蓬勃发展,使得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城镇化发展新的驱动力量;同时,随着交通网络体系的逐渐完善,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越来越普及,城市间、区域间人才的流动也将进一步加强,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对城镇化的推动效应将日益显著。此外,在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地域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地区间的城镇化发展将出现不同的动力机制,如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未来将出现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的宏观调控为辅,外资与民营经济共同带动的发展趋势;而西部山区仍将以政府、市场共同作用,国有、民营经济为主导,外资的比例将逐渐增加。
在综合分析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后,按区域划分可以将福建省城镇化模式分为三种类型。
(1)自上而下型(外资驱动型、中心城市带动型)
该类型城市以福州和厦门为代表。福州和厦门是福建省仅有的两座特大城市,也是福建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各自为中心的城镇群已初步形成。福州、厦门均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境外投资的驱动、城市扩张以及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拉动是其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由于城市市辖区自身的发展,扩大了城镇建成区区域,大大增加了市区人口,促进了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入,这是两个城市城镇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核心城市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推动下规模不断扩大、空间向外扩展延伸。与此同时,核心城市在向外辐射能量时,自身的商品、技术、资金等也被释放出来,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城镇的发展。协调中心城区向外扩展及其周边乡村地区的发展,并将其纳入福州、厦门大都市区的总体规划中,是该类型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2)自下而上型(乡镇企业带动型、就地城镇化型)
该类型城市以泉州和莆田为代表。该类型城市的特点为:中心城区作用不突出,乡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目前,泉州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莆田市还处于工业化中前期的阶段。乡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该类型城市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这些布局分散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乡村地区相当部分就业人口转向非农产业,并形成一些介于城镇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密集地区。该地区也吸引了大量的省内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主要就业于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外来人口居留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该模式的城市应该更加注重产业的优化升级,弱化人口回流对当地城镇化进程的消极影响。
(3)内聚外迁型
该类型城市以漳州、宁德、三明、南平和龙岩为代表。该类型城市的特点为市辖区和个别城镇的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向周边地区城镇化辐射的水平骤减。目前,这五个城市都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同时民营企业发育不够完全,非农化缺乏必要动力,导致人口既出现向市内中心城市、县城集中的现象,又有向市外沿海地区迁移的趋势。
三 省内城镇化水平差异特征显著
(1)城镇化水平稳健提升,但与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城镇经济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城镇化水平稳健提升。1978年,全省城镇人口数量为336万,到2011年末增加至2161万人,净增加1825万人,年均增加约55万人。1978~2011年,城市从6个增加到23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也大大增加,到2011年末已达1130平方公里。
2011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51.27%,福建省高出其6.8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八,位居前列。然而,在与沿海各省比较中可以发现,福建省仍处于中游位置,如图2-3。在沿海10个省份中,福建省2011年的城镇化水平高于海南、河北、山东等省,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仍处于上海、天津、广东、辽宁、浙江、江苏之下,特别是与相邻省份的广东(66.5%)、浙江(62.3%)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图2-3 2011年沿海省份城镇化水平对比
(2)省内各设区市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根据2012年福建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绘制的福建省各设区市城镇化水平的对比如图2-4。
图2-4 福建省各设区市城镇化水平对比
从图2-4可以看出,各市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厦门的城镇化水平最高,为88.5%,福州(63.3%)泉州(59.3%)处于中间水平,三明、南平、莆田、宁德、漳州、龙岩这6市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都在50%左右。
从空间上来说,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福建省的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同步。从发展阶段来看,从龙岩的47.5%到厦门的88.5%,各地市之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过总体来看,各设区市均已进入城镇化上升的加速阶段。
从县域单元角度分析,总体说来,南三龙一线、沿海一线、沿鹰厦铁路一线和沿闽江流域城镇化水平较高。除了这些区域城镇化水平较高,部分山区县(市)也表现出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成为城镇化发展极化地区,如德化、邵武、永安、武夷山等市县。德化县在其陶瓷特色产业以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发展策略和“大城关”发展战略的驱动下,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高达70.27%;长久以来,邵武市一直都是外省入闽的唯一通道,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如此优越的交通条件推动其经济蓬勃发展,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达66.8%;永安作为西部内陆第一强县,一直稳居福建省经济发展“十强”县(市),其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水平高达61.94%;武夷山市则依靠独特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水平达52.8%。
四 人口流动趋海趋核,城镇化人口流向强聚弱散
(1)人口流动趋海趋核
从2000~2010年全省人口的机械增长来看,福州、厦门、泉州三市为人口净迁入市,机械人口增长总量为232.85万,超过全省的人口增长总数,而漳州市人口略有增长,而其余5个设区市均为人口净迁出市;如以市县为单位,人口净迁入的城镇有14个,在人口净迁入城市中,沿海城市11个,迁入量占迁入人口总量的95.9%;山区城市3个,迁入量占迁入人口总量的4.1%,表明福建省人口迁移有着明显的核心城市指向性。
沿海两大核心地区在聚集人口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凭借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福州市区对山区和周边市县居民的吸引力增强,大量山区人口和周边市县人口流入市区,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周边地区人口的大量迁出,使得这些地区“灯下黑”现象明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由于福州中心城区的强大吸引力所致,周边市县自身集聚能力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而厦门市区和泉州市区在集聚人口方面与福州有所不同,特别是泉州,虽然市辖区的集聚能力相比福州为弱,但周边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市县的集聚能力很强,从人口迁移负荷密度来看,石狮和晋江两市的人口集聚能力甚至超过了泉州市区。作为福建省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厦门市、泉州市吸引了大量的劳动人口以及投资商。而石狮、晋江、南安等县级市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局面,此外,这些县级市的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由于该区域的制衣业、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发达,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因此,大多数省内外来人口流入该地区。
(2)城镇化人口流向强聚弱散
2000~2011年,福建省的城镇人口由1432万增加至2161万,共增加72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6.27万人。从城镇人口增加量的分布来看,沿海城市、地级中心城市和内陆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县级市人口数量增加较快,人口聚集能力较强,福州市区和厦门市区成为福建省城镇人口极化地区,沿海城市带对城镇人口的吸纳能力较强,厦漳泉地区网络化体系初现,同时西部山区部分较弱县出现了城镇人口的分散。
从城镇人口增长对福建省的贡献的角度看,在所有呈正增长的城市中,除武夷山市外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对全省贡献率最高的是厦门市区和福州市区;东部沿海城镇人口呈带状集聚,成为全省城镇人口的主要贡献地区;西部地区除武夷山市呈现点状集聚,其他地区的城镇人口对全省的贡献都在降低,尤其是“宁德—古田—南平—三明—永安—漳平—华安—漳州”一线。在“小三线”建设时期,该区域的城镇化基础较好,城镇人口较多,但随着沿海地区诸市县的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的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导致这些城镇的集聚能力大为减弱,虽然城镇人口数量仍保持不断增加趋势,但对全省的贡献率却大大降低了。
五 城镇空间差异化发展,沿海网络化特征初显
(1)空间结构由相对独立封闭向开放互动转变
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由于福建省背山面海,陆域的东北、西和南面均由千米以上山脉与浙、赣、粤相分隔,地貌上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从省内看,受诸多山脉的隔断,若干个相对独立发展的板块逐渐形成。改革开放以前,在对外交通设施普遍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不论在全省还是在省域内部板块之间,城镇空间体系的发展均较为封闭,形成一种典型的内聚式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福建省的空间结构逐渐发生改变,由相对封闭的空间体系开始向开放互动的空间结构转变。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省域层面初步形成南承北接、东进西出的开放的空间格局。省域内部封闭的、自上而下的传统空间结构被打破,不同区域板块间空间互动联系逐渐加强,特别是在沿海城镇密集地带,网络化空间发展特征初显。
根据既定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到2020年时,福建省将全面建成“三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和“三纵六横”的高速公路网,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形成“一日交流圈”,进而推动东部沿海城镇带的大连接,实现空间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从国际角度看,在西太平洋时代对亚洲太平洋沿岸巨型城市走廊建设的推动下,福建省作为环海峡地区的重要区域,依靠我国大陆广大的内地市场,必将成为我国沿海城市带和太平洋西岸上的新节点,进而形成更为开放的城镇空间体系。
(2)山海二元差异结构明显,要素向沿海集中趋势显著
在长期的发展中,福建省的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地貌条件在空间上高度拟合,省域空间形成了两个区域板块,即东部沿海城镇密集区和西部山区点轴状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非常活跃,城镇集聚度高,对引领区域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相比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山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城镇空间分布形成点状和点轴发展为主的空间模式。总体来看,人口分布、经济要素呈现进一步向沿海市县集聚趋势。福建沿海市县共23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6%,却聚集了全省人口的61%和国民生产总值的72%。要素向沿海集中趋势使得山海总体差距进一步扩大,从2000年到2009年全省总人口增加了217万,其中沿海占86.11%;国民生产总值全省增加了8471.99亿元,沿海占72%。但是由于人口和要素均往沿海集聚,所以从人均发展水平来看,山海的差异反而出现缩小的趋势。1991~1999年,沿海与山区的人均GDP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但1999年以后,山海人均GDP比值不断缩小,沿海与山区人均GDP比值从1999年的1.9倍下降到2009年的1.31倍(见表2-2)。从近几年全省各县市单元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山区也出现了增速超过沿海的势头。山区在“十佳”县(市)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最终占到“十佳”县(市)的绝对多数。从县域经济实力排序变化来看,实力上升的县(市)中近八成来自山区,也反映了这一趋势,除了山区注重特色经济发展以外,与沿海经济的带动和反哺也是分不开的。
表2-2 福建省沿海和山区GDP、人均GDP比较
(3)西部山区城镇化发展处于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形态
西部山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整体看,城镇分布较广,比较分散,目前正处于点轴发育的初级阶段。通过分析西部山区城镇经济联系强度(见图2-5),可以看出,西部山区城镇联系以中心城市南平、三明、龙岩为核心的极核模式为主,局部地区还处于与周边城镇较少联系的散点式发展阶段,城镇间相距较远,相互之间联系较弱,城镇体系发展处于低级的平衡状态。
图2-5 福建省西部山区城镇经济联系
虽然山区城镇空间总体分布比较分散,但沿沙溪、建溪、九龙江山间谷地,依托205省道、鹰厦铁路呈现出相对集中的布局特征,并已进入点轴发展的空间演变阶段,山区城镇发展轴集聚特征凸显。从城市数量分布看,西部山区的9个设市城市,其中7个集中分布在山区城镇发展带上;从总量上看,山区城镇发展带用地面积占西部总面积的35%,却占到城镇人口的55.8%,GDP总量的56%;从人口密度和地均GDP看,分别是西部平均水平的1.3倍和1.8倍。
山区城镇人口规模的逐渐壮大,使得城镇发展和用地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一些城市已经逐渐将城区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周边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有效地促进跨区域产业互补、设施共享、交通对接,对“市县同城”的空间发展模式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三明和沙县、南平和武夷新区、龙岩和永定都相继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