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布局和战略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地区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的必由之路。201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之后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福建省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十分关键的阶段。《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布局和战略路径》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模式选择、空间布局、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力求对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全书共八章,分别从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回顾与质量评价、城镇化发展特征及未来趋势、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规划和优化布局、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践分析,涵盖了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空间布局、城镇形态、主要任务、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各领域和各方面。其中,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从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视角,分析探讨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规律,总结梳理了我国和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历程,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不同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水平,进而对城镇化发展的成就、问题与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在系统总结回顾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概括,并对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态势提出判断和预测。第三章至第七章是全书的第二部分,也是主体部分。该部分从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发展支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对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举措。第八章是全书的第三部分,该部分从体制机制创新的角度,对包括土地开发管理、财税体制、人口管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推进制度等提出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全书的主要框架和思路观点主要是:

第一章:城镇化发展的回顾与质量评价。本章概括了西方国家在城镇化的兴起阶段、推广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中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梳理了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等模式。认为,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发展轨迹等都各具不相同特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叶的城镇化兴起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城镇化推广阶段和20世纪中叶至今的城镇化进一步发展阶段。世界各国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与政治状况,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国外城镇化建设道路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主要以西欧、日本为代表;二是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三是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主要以拉丁美洲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通常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般沿着起步——快速发展——高位趋缓的轨迹发展。同时,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公共干预政策引导和规范城镇化发展;重视发展农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城镇化即城市化,是近现代工业化的产物。中国没有经过完整意义上的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西方文明的侵略威胁下被迫展开的历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由此开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将我国城镇化进程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化发展时期(1949~1978),第二个时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化发展时期(1978至今)。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恢复期(1949~1957)、波动停滞期(1958~1977)、复苏准备期(1978~2003)和高速发展期(2004至今),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以前的徘徊不前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的转变。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成就体现在: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对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品质和均等化水平较低;城镇空间布局欠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基础设施比较滞后,管理服务能力亟待提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等。在对福建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时,从经济绩效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居民生活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空间集约指标、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城乡统筹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根据综合分析,将福建的9个城市分为三类,建议采取不同的措施改善城镇化发展现状。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特征及未来趋势。当前,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镇化仍以第二产业带动为主,第三产业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城镇化模式多元化,包括自上而下型(外资驱动型、中心城市带动型)、自下而上型(乡镇企业带动型、就地城镇化型)和内聚外迁型;省内城镇化水平差异特征显著;人口流动向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聚集,城镇化人口流向强聚弱散;城镇空间差异化发展,沿海网络化特征初显。

可以预测,福建省城镇化仍将处于持续较快发展阶段。第一,由于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福建省总体上还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人口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流动有较强的拉动作用;第二,未来福建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前10年将有所减缓;第三,城镇化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这将较大地抑制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规模方面,根据我国人口预测系统法、综合增长率法、趋势外推法等人口预测方法,预计福建省2015年总人口将会控制在3850万以内,到2020年总人口将会控制在4000万左右,到2030年总人口将会控制在42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方面,采用联合国法、趋势外推法与人均GDP相关分析法等预测方法,综合分析判定,至2015年全省城镇化仍将持续快速发展,预计总人口将会控制在3850万左右,城镇人口达2480万,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4.4%左右,平均每年增长1.1个百分点;至2020年全省总人口将会控制在4000万左右,城镇人口达2720万,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8%左右,平均每年仍然增长1.1个百分点;至2030年,城镇化速度将有所减慢,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200万左右,城镇人口达315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平均每年增长0.7个百分点。

第三章: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规划和优化布局。福建省逐渐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从福建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来看,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从空间演变上看,呈现出从沿河发展向沿海发展转变的特征,趋海性特征突出;从空间体系对外联系的角度看,呈现出从相对独立封闭向开放互动转变的特征;从空间形态演变机制角度看,沿海城镇带网络化发展特征突出;从空间拓展机制角度看,外部空间拓展受限、内部整合力度不够。福建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带、两区、四轴、多点”。其中,“一带”是指北起宁德福鼎南至漳州诏安的滨海都市带;“两区”是指福州和厦门、漳州、泉州(以下简称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四轴”分别指纵向的南平、三明、龙岩(以下简称“南三龙”)城镇聚合轴,横向的福州、武夷山,中部的泉州、莆田—三明,厦门、龙岩腹地拓展轴;“多点”是指在福建城镇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带动作用的城市新增长区域和重要节点城镇区域。

城镇空间引导策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强化集聚、轴带拓展、多点联动、构筑网络”。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上,推进福莆宁(即福州、莆田、宁德)、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形成引领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和辐射带动内陆山区、粤东、浙南和赣南等周边地区的两大经济高地;推进“南三龙”城镇点状发展带开发建设,发挥其对福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连接中西部的前锋作用。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支撑城镇化格局的重要支点作用,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强化综合承载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按照挖掘潜力、完善功能、增强集聚、扩大规模、凸显特色的要求,充分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提升中小城市发展质量,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聚集人口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将其建设成为服务城乡、带动区域、和谐宜居的节点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坚持分类指导、差别化发展、择优培育,科学稳妥地推进乡镇整合,进一步优化重点中心镇布局,引导小城镇走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在推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上,坚持重点突破、整体带动,培育发展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使之成为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政策倾斜和运作机制引导,改善交通和通信条件,有效提升其对都市区和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使之成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节点地区、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成为支撑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创业创新的重要基地。

第四章: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提高城镇综合实力,完善城镇功能,大大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优化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本章分析了城镇化与三次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即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人口和要素迅速集中,这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受到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这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引导。我国的城镇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问题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要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以加快产业发展为抓手加速城镇化进程。重点提升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同时也要高度警惕无产业或无就业的城镇化,防止个别地方进行激进的造城运动。同时还指出,我国城镇化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是城镇化质量和产业效率同步提高的关键,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是城镇化绩效和产业发展效益同步提升的着力点。

目前,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还是依靠工业的发展推动的,但其推动作用正在逐步下降,随着全省工业化进入成熟期,福建省城镇化的主导力量将逐步由工业变为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日益成为全省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坚持以产业转型带动城镇化加速发展,产业发展转型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十二五”以来,福建省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在地区间发展不够协调,临港工业发展面临瓶颈,沿海和山区产业缺乏有效联动,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关联度较低,高科技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福建省优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策略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打造具有区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积极培育若干产业集群基地,着力构建具有福建资源特色的产业空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了福建省优化产业总体布局的具体方案。充分考虑产业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将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升和发展东南沿海、南三龙两大产业带,构建城市群提升产业群、产业群支撑城市群的发展机制,努力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产业群与城市群互促共进的城镇发展格局。特别是要依托全省城镇空间格局和重要交通通道、设施,构筑“两带推进、十区引领”产业空间体系,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开发区为基础,按照“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环境优化、功能提升”的要求,结合港口资源优化产业组织,加快形成功能互补、各具特色、优势明显、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

第五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行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是促进农民工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分批次、分层次执行。在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上,对于在建制镇(含城关镇)有合法稳定职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均可落户,并不限制其工作年限或居住年限,保证农民工落户的及时性,加快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水平;省内农村人口转入城镇户口后,允许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用地收益权,增加省内农民工落户城镇的资产。在有序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上,对在中小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凡居住满3年、工作满2年可申请落户;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2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可在中心城市申请落户。在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上,对有合法稳定职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4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均可落户。同时,实施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制度,逐步推进福建省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改善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农民工住房保障渠道,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全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总体上朝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向发展。一是分类调整户口迁移制度,着力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二是研究建立居住证制度,逐步为农民工在城市有序落户打通政策通道。福建省规划2011年到2020年每年需落户农民工数量为28~30万人,到2015年落户约140万人,到2020年落户约290万人。从目前情况来看,福建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初见成效。下一步要积极稳妥加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搭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化平台,真正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荐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第六章: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快完善交通、水电、通信、住宅、教育、卫生和体育等设施,其中构建城镇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尤为重要。福建省要加快建设“三纵六横九环”铁路网和“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畅通城市进出口通道,做好交通节点规划建设,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港口和客货运主枢纽等要尽快实现无缝对接,加快构建有效辐射各区域经济中心、高效连接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交通枢纽、广大农村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在城镇空间结构方面,要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的原则,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按照“区域统筹、共建共享、均等供给、分级配给”的原则建立设区市及以上、县(市)、镇、村(居委会)四级的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与城镇发展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总量适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在市政公用设施方面,要推进供水工程、电力供应体系、城镇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城市、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建设。在住房供应方面,要坚持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的原则,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有效调控城镇住房价格和租金,保障城镇居民住有所居。

第七章: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将城乡视为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取得最佳效益,同时达到一种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状态。本章列举了国内外关于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典型案例,其中国外包括英国、德国等。随着福建省城镇化的发展及城乡一体化探索的深入,理顺城乡规划体系,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以科学的规划统筹城乡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日益紧迫重要。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实现科学性、前瞻性、务实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近年来,福建省交通、给水、电力、通信、清洁设施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过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加快健全相互配套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体现地域差异、突出城乡特色,充分发挥规划的“领头羊”作用,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和监督。要积极推进福建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确定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拓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促进均等化。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现公平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一城乡户籍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合理规划行政区划;加大公共财政支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权和事权的统一;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增加公共服务业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授信额度,积极增加相关金融服务品种;创新管理监管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发展信息的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形成更高效的反馈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目标考核体系。

第八章: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开发管理制度创新,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利用土地,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土地征收和供应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制、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配套制度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可持续的公共财政和投融资机制,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财税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夯实市、县(市、区)政府财力。通过扩大债券融资、强化政策性金融、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人口管理新模式,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制度,努力让流动人口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管理服务创新,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合理增设城市建制,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坚持协作共赢、融合发展,完善大都市区、城镇带合作协调机制,推动大都市区、城镇带内部的市场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