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华北乡村教育的评估

纵观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发展的历程,1912年至1937年的华北乡村教育,正处于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型过程中。这种转型,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具有现代意义新式学校的创办;二是象征旧式教育的书院停办或改建为新式学校;三是旧式的私塾虽遍布华北各地,但得到有效控制或改良;四是乡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废弃儒学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新国民为主旨。这种转型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进步。

然而,在华北乡村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曾面临种种困境。一是旧有教育势力和旧有教育观念对新式教育的抵触和阻挠,使新式教育的推进步履艰难。二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贫困,使华北乡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经费的不足,导致基本教育设施得不到配置和改善,同时也不能有效地吸引优秀教师投身于乡村教育。三是师资整体素质低下,不能满足乡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无不制约着华北乡村教育的发展。

从总体上论,民国时期华北的乡村教育虽有发展,但仍较落后。其落后特征突出体现在乡村学龄儿童失学率高。

在华北农村,学龄儿童的失学率相当惊人,这也是造成教育滞后、成年农民识字率低下的前奏。1935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第一区视学员在卢龙视察后,称此县“各乡村庄失学儿童极多,约达十分之九”[49]

表11为河北省教育厅1928年度对河北省一百余县学龄儿童失学率的统计。

表11 1928年度河北省各县学龄儿童失学比率比较

由表11可见,1928年度河北省各县学龄儿童失学率普遍居高,青县、南皮、献县、阜城、交河、玉田、蠡县、井陉等县均在90%以上,多数在80%左右。

表12是国民政府教育部1930年度对冀鲁豫三省教育状况的调查。

表12 1930年度冀鲁豫三省入学儿童比率

如此高的学龄儿童失学率,不能不说民国时期华北各省的乡村教育仍很落后。

民国时期华北乡村教育的发展及其遭遇的困境告诉我们,要发展乡村教育,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新学校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没有新的教育观念,没有新的教育环境,新教育的发展仍会阻力重重。其次,必须发展乡村经济。华北乡村教育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办学经费短缺。政府虽有政策和要求,但没有实实在在的资助,发展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最后,要大力培养师资,加强乡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有优质的教育。但如何培养乡村师资,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于乡村教育,不仅在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中显得重要,在当今的乡村教育发展中同样重要。


[1] 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2]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山西大学历史系等《华北乡村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1年。

[3] 袁滢滢:《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小学教育研究(1928-1937)》,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寿鹏:《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总第4126页。

[6] 胡式浚:《东津书院和书院小学》,《利津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第139页。

[7]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教育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第73页。

[8]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山西大学历史系等《华北乡村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6页。

[9] 牛文琴:《乡村心血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

[10] 河北省教育厅编《河北省教育概况》,1935年。

[11] 王春元等:《原武县教育视察报告》,《二十三年上期河南地方教育视察报告》,1934年。

[12] 《山东民国日报》1936年1月13日。

[13] 王春元:《孟津县教育视察报告》,《二十三年上期河南地方教育视察报告》,1934年。

[14] 《乡村小学充实儿童学额办法》,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第218页。

[15] 《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第302页。

[16] 《改良私塾办法》,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第317~320页。

[17] 《视察第一区(直、奉、吉、黑)学务总报告,直隶部分》(1913年),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第445页。

[18] 《视察第一区(直、奉、吉、黑)学务总报告,直隶部分》(1913年),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第444页。

[19] 聊城地区教育志编纂办公室:《聊城地区教育志(1840-1988)》,1989,第88页。

[20] 董传玉:《临沂县乡村教育实验区埠前店小学概况》,《山东滋阳乡师半月刊》1935年第7期,第6页。

[21] 张爱吾:《服务工作报告:滋阳城南十里常庆屯小学》,《山东滋阳乡师半月刊》1935年第8期,第9页。

[22] 贾栖:《河北赞皇县训政纪略》,1929,第81页。

[23] 王春元:《偃师县教育视察报告》,《二十三年上期河南地方教育视察报告》,1934。

[24]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山西大学历史系等《华北乡村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0页。

[25] 吴鼎:《推广国民教育与私塾改良》,《教育通讯周刊》1940年第3卷第5期,第14页。

[26] 梅焕涑:《闲话私塾》,《江西地方教育》1941年第215~216期合刊,第34页。

[27] 廖泰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汶上县教育研究》,个人刊,1936,第36页。

[28] 林茂:《谈一谈济南市的私塾问题》,《基础教育》1936年第12期,第711页。

[29] 吴鼎:《推广国民教育与私塾改良》,《教育通讯周刊》1940年第3卷第5期。第14页。

[30] 左绍儒:《乡村小学实际问题十四谈》,《基础教育》1936年12期,第702页。

[31]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乡村教育》,山西大学历史系等《华北乡村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9页。

[32] 毕问尧、解质文:《沧县徐官屯村概况调查》,《津南农声》创刊号,1935年1月。

[33] 余家菊:《乡村教育之危机》,《中华教育界》1920年第10卷第1期。

[34] 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第206~207页。

[35] 宋震寰:《山西乡村教育概况之调查》,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第104页。

[36] 张仲慎:《区教育经费问题应如何处理》,《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5年第6卷第34~35期,第67页。

[37] 廖泰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个人刊,1936,第58页。

[38] 柳均卿:《整理乡村教育发微》,《中华教育界》1930年第18卷第1期,第1页。

[39] 宋震寰:《山西乡村教育概况之调查》,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第97~102页。

[40] 宋震寰:《山西乡村教育概况之调查》,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第117页。

[41] 卜西君、齐泮林编《河北省各县普通教育概览》1928年度,河北省教育厅,1929,第108页。

[42] 《保定强迫教育》,天津《大公报》1932年9月17日。

[43] 《山东省政府教育厅视察报告(第二集)》上编,1931,第15页。

[44] 《长清县志》(卷八),学校志下,《现代教育》,1934。

[45] 《清河镇左近四十村学校概况》(中),天津《益世报》1934年5月21日。

[46]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第224页。

[47] 无极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无极县教育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第3页。

[48] 陈侠、傅启群编《傅葆琛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160页。

[49] 《卢龙失学儿童十分之九》,天津《益世报》193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