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小学德育的理念宗旨及推行策略研究[1]
户晓坤 林滨[2]
摘要:香港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突破了单一的课程模式,提倡“全人发展,多元并进”,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使价值教育能够贯穿在课堂内外,并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一方面通过各学习领域的课程编制,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态度教育紧密融合;另一方面开展集体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通过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将知识技能升华为情感认同,并内化为正向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中小学德育中贯彻了社会化生成的理念和策略。本文基于对香港回归前后学校公民教育理念宗旨的比较和分析,以不同层次课程设置为范例,深入研究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推行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德育及公民教育 课程设置 香港
香港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甚至种族都存在明显差异性,但香港也是一个公民身份认同度和社会参与度比较高的地方,作为一个在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整合社会意识的典型范例,其推行德育及其公民教育方面值得借鉴之处,在于其对差异化的充分尊重和认同,以及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整合能力。由于香港独特的历史、政治背景和人文环境,香港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课程在教育理念、体系设置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与内地有较大区别,本文将对香港地区的课程名称和体系设置进行阐述,着力于探讨在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架构、教材体系中蕴含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理念及其推行策略。
一 香港德育的理念与宗旨
香港目前有400多个办学团体,在德育方面没有强制性课程和统一纲要,每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理念和宗旨进行办学。香港的德育和公民教育主要从三个层面推进:在政府层面,由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推动,从1981年到2011年香港政府颁布了多项重要的课程文件,逐步建立德育及公民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在社会层面,有众多非政府组织、大学、私人机构自发性地资助教育,配合政府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如香港赛马会、仁济医院、公民教育委员会、廉政公署等,能够为学校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计划提供资助;在家庭层面,家长与学校沟通和合作,为学生的社会服务提供支持,如制服团队星期三、星期六在街上卖旗,就有家长的陪同、帮助和支持。办学团体的领导层面结合各方力量,按照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宗旨与学校董事会磋商,确定适合本校的德育及公民教育政策。
(一)香港回归之前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理念宗旨:培养正确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
香港教育署于1967年已经明确规定所有的官隶学校都应该进行德育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辨的能力。1981年推出了《学校德育指引》,第一次对品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推行德育的目的在透过启发性思想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开始尝试推行以国家本位为主的品德教育,1996年强调德育及公民教育应该融入课堂内外的课程体系中,从而确立了德育及公民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习者学习那些对个人和社会福祉都极为重要的价值态度信念和能力”。《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96)指出:推行公民教育必须由近至远,让学生从自身开始,向家庭、邻里社会、地区社会、国家民族社会以至国际社会一层层向外推进,了解自身在不同社会领域及范畴之中所扮演的角色,由肯定个人的存在发展到肯定所有人存在,从谋求个人福祉发展到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福祉。德育及公民教育需要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教育进行深层内化,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着力方向是“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学生需要通过体验进一步建立情感和认同,并将情感和认同内化为正面价值观和态度。以上三个文件是比较有指导性的,奠定了德育及公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二)香港回归之后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理念宗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良好公民
在香港回归之后,德育及公民教育已经成为香港课程改革的重点,除强调培育学生的学术知识和谋生技能外,亦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能成为良好公民,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既关心香港的事务,亦了解国家和世界的趋势,并且具有国际视野。香港又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德育及公民教育,涵盖各种与培育学生价值观有关的课题,例如性教育、环境教育、传媒教育、宗教教育、伦理及健康生活等。
将德育及公民教育融入课程改革。2001年推出的课程改革,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为四个关键项目之一,着重培育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政府强调建立新课程发展模式。2001年的课程纲要首次提出以“生活事件”作为主要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如何实践正面价值观,以此设计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希望老师能够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课题融入课堂教学的主题中,让学生更加自然地接受各种价值观。新课程模式注重学生具体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探究各种和生活事件有关的议题,从而建构他们的价值观。
基础课程教育的理念和宗旨。具体来说,基础教育课程(小一至中三)(2002)设定了七个学习宗旨:明白自己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应履行的责任,并关注自身的福祉;认识自己的国民身份,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积极主动及有信心地以中英两种语言与人沟通和讨论;发展创意思维及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信息科技和自我管理);全面掌握八个学习领域的基础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对体艺活动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希望学生明确自己在家庭、社会、国家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同时关注社会福祉。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使学生养成积极的态度,学校要完成四个关键项目:德育及公民教育;从阅读中学习;专题研习;运用信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学生具备的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发展;社会服务;体艺发展;与工作有关的经验,其中都包含了德育和公民教育的内容。德育及公民教育五种首要培养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承担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小一至中三)》(2002)指出“学校应先着重培育学生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和承担精神,并把这五种首要的价值观和态度与学校的办学及德育宗旨结合”(P1),“重申德育及公民教育的重点,在于建立各价值教育范畴(如:性教育、环境教育、传媒教育、生命教育等)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强调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将生活事件方式灵活地融入课程规划和学校运作中”,“把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地联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讨论真实的生活经验和个案,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有意义的讨论,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和兴趣”。“日常生活事件,可令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及探讨价值冲突的问题。”
现在香港中小学基本上依归2008年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配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及社会转变,在2001年的课程纲要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基本价值观和态度,即诚信和关爱。《新修订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2008)指出“德育及公民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通过各学科课程的讲授及多元化学习经历,培育学生正面价值观和积极态度,七项首要培育的价值观:诚信、关爱、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承担精神”。从小学第一阶段到高中,分别列出7个不同的学习范畴和主要的学习经历。
高中课程教育的理念和宗旨。2009年香港在高中课程中提出了将国民身份认同的世界视野作为学习宗旨之一。高中课程(中四至中六)(2009)设定了七个学习目标:善于运用两文三语;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当今影响他们个人、社会、国家或全球日常生活的问题;成为有识见、负责任的公民,认同国民身份,并具备世界视野;尊重多元文化和观点,并成为能批判、反思和独立思考的人;掌握终身学习所需的信息科技及其他技能;了解本身的就业或学术抱负,并培养正面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艺活动。《高中课程指引——立足现在·创建未来(中四至中六)》(2009)指出高中课程的学习宗旨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识见、负责任的公民,认同国民身份,并具备世界视野”。
二 香港地区德育的推行策略
(一)以“全人发展”为核心多元并进的推行策略
虽然香港政府教育局的公民教育指引性文件对学校提出了统一要求和教学纲要,但是在推行策略的理念上,提倡多元并进,全人发展,通过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展开德育及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在各个领域,即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等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不单单学习知识和技能,还接受包含价值观和态度在内的培育,知识的掌握和价值观的培育是互相紧扣的;二是通过德育及公民教育和与各学习领域有关的全方位学习活动,即通过平时在学校参与的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倡导环境保护等,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建立情感和认同,并将情感和认同内化为正面价值观和态度。学校既通过学习领域和学习科目,也通过组织学生活动、编制学生培育计划,以及营造校园环境和文化,促进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向的价值观,推动价值教育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见图1)。
图1 德育及公民教育纲要
(二)通过各个学习领域推进德育及公民教育
以下将以不同年级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为案例,分析香港中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推行策略。
小学中国语文的课程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聆听、说话、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时,教师宜多选用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学习材料,寓文化学习于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认识中华文化(见图2、图3)。
小学常识课的课程要求:强调社会与公民的责任,即中国国民身份认同,了解中华文化以及世界。人与环境和健康与生活、价值观和态度在这个框架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图2 小学学习领域课程指引(2002)教材科目
图3 小学课程
初中中国历史主要学习政治史和文化史。历史主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在课程改革之后推出了一种综合课程,即历史与文化,以中国历史为学习主角,包含世界历史的元素(见图4)。
图4 初中学习领域课程指引(2002)教材科目体系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环境保护对于人未来的福祉,凸显公民责任。课程重点是人与环境互动、全球相互依存和可持续发展(见表1、图5)。
表1 初中地理课程
2012年推出的生活和社会课程由7个范畴的基础知识组成(见图6),首先是个人与发展,然后是对香港、国家和全球经济层面的学习,进而学习社会政治体系。在个人与发展中要学习认识自我、管理自我以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建立多元价值观和和谐人际关系。上述课题的学习是学校和老师可以进行选择的,在学习过程中不单单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同时关心社会的发展,以及反思自我对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图5 初中地理课程
图6 生活和社会课程
图7 高中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教材科目体系
在高中,有一门选修课“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Social Issues”,即通过社会议题来学习和提高英文能力,希望学生高中阶段就能在课程中保持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的途径就是高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六个学习单元,其内容都关涉人与人的沟通和交往,以及社会、国家未来的福祉。
小学到高中的教材内容编排以及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由近及远、纵向和横向的推进过程。小学阶段强调培育学生良好公民的意识:注重了解中国和世界,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小学常识课程中设置了“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科”,以六个学习范畴组织教学内容,包括健康与生活、人与环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与科技、社会与公民、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了解世界与认识资讯年代;初中阶段强调培育有识见及负责任的公民:在个人与发展中要学习认识自我、管理自我以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建立多元价值观和和谐人际关系,通过对香港、国家和全球经济层面的学习,延伸到社会政治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生活的技能,同时关心社会的发展,以及反思自我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高中阶段强调培育独立的思考者、负责任的公民,除了在语文、英文等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材料的选择上,注重对社会议题的研读和讨论,在通识课程中还设置了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六个学习单元,内容涉及个人及人际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福祉。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设置体现了价值教育的螺旋式发展模式,从个人推及香港地区、全中国,放眼世界,在内容上由浅入深,涉及社会生活、经济、技术、政治以及全球化等各领域,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智水平,深化和拓展主题。
以全方位教学活动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中小学会有些固定的周会、级会或者是星期五班主任兴趣小组会议,通过这些会议来循序渐进地推行学校本位的价值观和课程。在学校环境的营造方面,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营造适合学校的关爱文化,比如说有些学校喜欢健康饮食或者是关爱文化,或者是正能量等,通过壁报的宣传、学校的布置来营造这种文化和气息。当然还可以通过融入一些课外活动,如国庆庆祝活动、音乐活动,以及一些体艺活动,把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价值教育和德育及公民教育依靠知、情、意、行,通过知、情、意,最后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呈现出来,行就是靠学生自己的行动进行服务学习。很多学校会安排一些服务学习活动,如探访老人院、童军卖旗、制服团队的社会服务。通过这些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来把学校的价值观和服务态度体现出来。
三 香港地区中小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特色与成果
(一)香港地区中小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特色
宏观层面德育及公民教育推行的特色:香港是一个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社会,其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特色体现在以全人发展为核心的多元化模式方面。
香港存在多样的教学团体,这些团体将德育及公民教育下放到学校层面来推行,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制性的课程和大纲,在课程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政府充当倡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学校有很大的空间去推行自己的德育课程。一些半官方的机构和民间团体在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如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资助计划、由政府拨款的优质教育基金,为学校展开德育及公民教育项目提供了资金资助。由于不同的社会“持份者”参与,学校教材选择非常灵活,可以采用官方文件或者教材,也可以自行设置教材内容,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评估教材教学策略也相当灵活(见图8)。
课堂教学改革层面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特色:将德育及公民教育融入课程改革是香港的特色之一,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选择生活化、情境性的主题,教师和学生之间更是布道者和发现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方法、评估更加灵活、生活化。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德育及公民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而是以学生为本的一个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上作为一个布道者,以不同的课堂活动刺激学生多元化、多视角地去探讨相关的生活和社会议题,通过学习过程自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很多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讨论,或者是对于道德两难的处境的辩论,去自行发现结论,在课堂上学生表现都相当活跃。对于教学的评估也是多元化的,通过对课堂观察、教师行为表现、同行之间的讨论等来进行。
图8 评估教材教学策略
(二)香港中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效果
展开学生支援。在接受外评的学校中,超过九成的学校在学生支持工作方面的表现,达到良好或良好以上的水平。不少学校致力于营造校园的关爱文化,积极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包括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发展他们的潜能等。约六成小学以建立关爱校园、健康校园或品德教育作为关注事项,中学则有近六成重点推进健康生活教育、品德教育或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特殊学校则较多以家校合作为发展重点。
学校在推展关注事项方面,教职员普遍能凝聚共识,制定相应政策,透过全校参与的模式,推展各项多元化的活动,学校亦能透过多方并进的策略,善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如早会、班主任课、课余等不同时段,配合学校重点发展的项目,进行分享、讨论或举办讲座等活动,提高计划的成效。
推动价值教育。学校除透过学科的渗透外,普遍借着成长课、宗教伦理课等,有系统地向学生灌输德育及各项价值教育。部分学校更能按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订立不同的发展重点,如加强初小学生的自我照顾能力,提升高小学生的抗逆能力,提升初中学生的自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高中学生读书及管理压力的能力等。
许多学校订立每月的德育主题,并善用早会、周会、班主任课等时段,透过不同的渠道,推行价值教育。学校大都能适时引用生活事例和社会时事,并配合多样化的活动如讲座、展览、选举等向学生灌输德育及公民教育。按学生成长上的需要,安排禁毒、交友及性教育等讲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积极的态度。学校普遍透过升旗礼、数据展览、内地交流或探访等方式,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及国民身份的认同。《视学周年报告》(2010~2011)指出:“小部分学校于推行价值教育上,仍有完善的空间,主要在于学校整体的规划欠妥善,未能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订立发展重点。”从长久来看,香港学校推行的德育及公民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各学校采取百花齐放的多元模式去推进,也取得了不同的成果。
第一,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家庭背景等,确定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方式,因材施教,形成了各自的教育传统和特色。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估,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成为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尺度,提高了学校方面对于学生德育及公民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从回归前到回归后香港学校延续了良好的德育传统和社会风气。
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情感教育相融合,通过多学科渗透,使价值教育无孔不入,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情景化、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了德育教育生硬灌输和说教的模式,使之自然而然地沁润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发展潜能。
第三,在学校活动方面灵活多样,通过营造校园文化、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社会服务、主题活动等方式,使德育及公民教育能够走出课堂和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经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四,在学生成长方面,尊重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香港德育及公民教育的不足表现在,学校缺乏统一的整体性规划和统筹,各学校之间缺少协同,教育局除了教育支援外,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和余地比较小,教学效果比较依赖学校和教师对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并非所有学校的德育及公民教育都做得很好。另外,课程内容需要发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学校德育指引》,1981。
[2]《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96。
[3]《“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2001。
[4]《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小一至中三)》,《从四个关键项目学会学习——3A德育及公民教育》,2002。
[5]《新修订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2008。
[7]《高中课程指引——立足现在·创建未来(中四至中六)》,2009。
[8]《视学周年报告》,2010-2011。
A Study on the Purpose and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ivic Education as well as its Implementing Strategy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of Hong Kong
Hu Xiaokun Lin Bin
Abstract:The moral education and civic education in schools of HK is no longer a single curriculum model. It promotes an idea of “whole person development and multi-advancement”. The value educ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is possible only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government,school,society and family. And the social resources are integrated by multi-channels. On the one hand,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closely fused with value and attitude education though the curriculum program of various fields of study. On the other hand,actively attending and personally experiencing the social life,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students are sublimated into the identity of emotion and internalized as positive values and living attitud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group activity,campus culture and social service. Thus,the concept and strategy of socializing genera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is essay,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purpose and concept of civic education in school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turn in HK,the implementing strategy and effec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civic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closely investigated by the examples of curriculum program of various levels.
Keywords:Moral Education and Civic Education;Curriculum Program;Hong Kong
[1]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广东“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研究”(J13—001)、中山大学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港澳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及其实施研究”(09060-31650010)的阶段性成果。
[2] 户晓坤,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