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杂诗》其二的疑义、真伪、唐人旧说和曹丕的自邺南征

胡耀震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选》卷二九有曹丕《杂诗》二首,其二钟嵘《诗品》评为“殊美赡可玩”。这首诗不长,全文为: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南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能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诗的意思表面乍一看似乎明确,细细品味却会生出疑惑。前贤的解释,就互有不同,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一是曹丕“以浮云自喻”,抒发征战“心事不遂”情绪[1];二是诗为曹丕早年为魏王太子时,疑惧其父曹操“欲易太子”[2];三是游子诗,“拟古乐府或古诗之作”[3]。如果诗是“以浮云自喻”,曹丕曾经“南行至吴会”了吗?他会“客子常畏人”吗?这首诗同曹丕疑惧其失去太子位置有关吗?这首诗只是抒思乡之情的游子诗吗?这涉及诗的创作时间、地点、与诗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及该诗的真伪。早在唐朝,李善、李周翰就注释过这首诗[4],皎然也谈到该诗的疑点,但他们的看法相互不同,即使李善注本身也自相抵触。后人读曹丕《杂诗》其二,常用、早而权威的版本就是梁朝萧统编的《文选》及其唐朝的注本,李善注《文选》,或者吕延济、李周翰等人的《五臣注文选》,或者李善注与五臣注相合的《六臣注文选》。这样人们对诗的意思理解就产生了差异和误读,以致忽视了曹丕创作这首诗的用意,遮蔽了它的独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