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邺北城遗址与复原研究
日本的邺城研究始于1938年村田治郎的《邺都考略》(收录于《中国の帝都》,京都综艺社1981年版)。村田除了正史、《资治通鉴》以外,还从《魏都赋》《邺中记》《水经注》等文献全面收集资料论述各时代的邺城的布局、建筑以及历史。在考古方面,对邺城进行的全面调査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些调査明确了地下遗存的城墙、城门、道路以及东魏时代扩张的南城宫殿与护城河等遗址[1]。可知邺北城规模是东西2400米、南北1700米,西墙的南部稍微突出,最宽的地方东西有2620米(图1)。
图2是徐光冀在北城的城墙与城门、道路、建筑台基等遗址的布局上配合文献记载制作的《曹魏邺城平面复原示意图》[2]。这是目前被利用最广的复原图,黄石林、朱乃诚著《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根据这个复原图总结邺城的特点如下:
邺北城的平面布局特点是:(1)都城中轴线的确立。城址中间的中阳门及门内南北干道与宫殿区衔接,形成邺北城的中轴线。(2)邺北城金明门至建春门这条唯一的东西大道将城址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大于南区。北区集中了宫城、官署等。南区主要为居民区。(3)邺北城首次把一般民居以里坊形式纳入都市规划,形成整齐的棋盘格式[3]。
以上三个特点都接近于唐长安城的布局。如果曹魏邺城的布局的确如此,那么唐长安城的基本规划在曹魏邺城就已经大致完成。
可是,将图2与根据文献记载复原的图3《曹魏邺城平面想象图》相比[4],可以发现两图对司马门与广阳门的位置判断具有明显差异。过去的复原将司马门放在连接建春门与金明门的大道北边,面对广阳门,然后在连接司马门与广阳门的南北大道两侧排列官署。与此相比,图2根据考古调査将广阳门放在都城偏东的同时,在东西大街的北边画出一条考古发掘中尚未出现的街道,然后将司马门放在那里。
司马门内是《魏都赋》所谓的“禁台省中”,相当于内朝。与之相对,外朝的诸官署都在司马门以外。假如像图2那样,将司马门拟定在东西大街北面的另一条街,并据此将外朝都放在东西大街的北面的话,这种布局便与唐长安城一样形成宫城(内朝)—皇城(外朝)—里坊的三个南北向排列的空间。另一方面,假如司马门面临东西大街的话,官署区应该跟居民区一起位于东西大街的南面。
宫城之外有贯穿东西南北的大道。《魏都赋》描写道:
疏通沟以滨路,罗青槐以荫涂。比沧浪而可濯,方步櫩而有逾。习习冠盖,莘莘蒸徒。斑白不提,行旅让衢。设官分职,营处署居。夹之以府寺,班之以里闾[5]。
刘渊林注云:
邺城内诸卫(街)有赤阙、黑阙,正当东西南北城门,最是其通街也[6]。
又曰:
当司马门南出,道西最北东向相国府,第二南行御史大夫府,第三少府卿寺;道东最北奉常寺,次南大农寺;出东掖门正东道南西头大(太)仆卿寺,次中尉寺;出东掖门宫东北行,北城下东入大理寺[7]。
从这些记载来看,东西南北大道尽头都抵达城门而且沿大道有官署排列,居民区在官署外面扩展,所以像图2那样未抵城门的街道以及隔绝官署区与居民区等复原案都不符合文献记载。
这样的话,刘渊林注所说的司马门外的南北大道应该在哪里?后世文献里也有司马门与广阳门相对的说法[8],可是目前拟定为广阳门大街的遗址在邺城偏东,无法连接司马门。所以图2将这条南北大道复原成位于东西大道北面的一条短街,可是这条街太短且不通城门,也不符合《魏都赋》与刘渊林注的记载。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将南北大道拟定为中阳门大街。
2001年出版的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曹魏邺城平面复原图就是如此(图4)[9]。但是,该复原图很少受到学界关注。因为《魏都赋》描写宫城时首先描写文昌殿的壮观景象,然后描写文昌殿东面的听政殿,最后描写文昌殿西面的铜爵台,所以过去学者从未怀疑文昌殿位于整个都城中央的观念[10]。可是,这个前提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吗?据《魏都赋》,文昌殿是招集诸公与宾客等进行礼仪的场所[11]。如果参照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的话,很容易将中阳门大街推测为进入文昌殿的主干大道。可是,邺城的诸公住宅与宾客居住的客馆都在宫城东面的戚里[12]。所以,他们前往文昌殿时利用的道路应该不是中阳门大街而是东西大街。东西大街、凤阳门大街、广阳门大街等干道的宽度都是13米,中阳门大街宽17米,中阳门大街确实比其他大街宽一些[13]。但是,跟宽150米的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相比,不能说拥有特别突出的规模。实际上将中阳门大街认定为司马门外作为官署街的主干道并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