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已有文献评述

基于以上文献资料,我们课题组发现,国内人力资本研究大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则刚起步。从已有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的文献中,我们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统计数据匮乏且缺乏整合,导致人力资本与经济转型的匹配问题研究不足。文献显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不同的人力资本,如在工业经济时代,人力资本表现为劳力型、技术型和经营型人力资本。王金营[49]还量化了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等。然而,国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本供需缺口及其与经济转型的匹配度鲜有系统性研究,从事制造业等重要行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怎样的个人特性和家庭属性?类似这样的问题研究得都很少,这可能是由于此领域的数据支撑不足所致。当前,国内相关数据主要是对农民工而展开,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调查数据少之又少。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调查对于学者而言无法取得微观数据,限制了我们进行统计建模,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同样受限。我们只能通过官方公布的宏观数据进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部分指标的简要宏观描述;原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数据比较连续且公开了微观数据,但此调查并未完全按照人力资本的四个维度展开测量,因此,本书只能依托此数据对其中涉及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进行建模分析。综上所述,本书不得不自行组织一次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四个维度的专项调查,至少掌握其面上的描述性特征。

第二,行为主体研究缺乏统合,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研究的系统性思维不足。文献显示,此类人力资本生成途径包括教育、职业培训(含“干中学”)、迁移、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等(彭焕才,2012;王迅,2008);投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但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技能型员工,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彭焕才,2012),而问题症结在于政府责任缺失(陆远权等,2011),并建议从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产业转型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倒逼机制。已有研究大多把新生代农民工当作城市“外物”来研究,对其教育、培训、健康、户籍等问题不能同时考察并系统解决,同时,过分放大政府责任的缺失,忽视了其他行为主体的协同作用。目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政府、企业两大行为主体,而关于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的研究并不多。在所有文献中,能够把五大行为主体的功能分析整合起来整体性研究的文献非常缺乏,严重限制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分析,不利于清晰地明确和提炼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路径。目前,通过这些年其他学者的研究,我们已经走过了五类行为主体分项摸底研究的初期阶段,现在理应迈入行为主体统合研究的理论思考阶段。这恰恰是本书的初衷和切入点。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探寻到了课题组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导向,即本书试图在综合多项权威调查数据及本课题组调查数据的支撑下,利用各个调查的优势,试图探寻以下四个问题的答案:

(1)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优化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状况面临哪些主要障碍?

(4)如何运用理论思维助力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实践?


[1] [法]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3]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4] [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年版。

[6]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7] 周新芳:《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第1期。

[8] 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9] 王金营:《中国和印度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比较研究》,《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2期。

[10] 李福柱、周立群:《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结构研究——以东、中、西部地区为例》,《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6期。

[11] 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12] 韩树杰:《我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困境与战略抉择》,《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1期。

[13] 李东法:《人力资本投资的政府职责定位分析》,《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7期。

[14] 龙翠红、冯彩:《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民工荒问题的思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5] 胡同泽、文莉:《农民工人力资源现状评析及开发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6期。

[16] 蔡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与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中国职业教育》2005年第32期。

[17] 彭焕才:《从民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8] 陆远权、邹成诚:《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政府责任分析》,《职教论坛》2011年第15期。

[19] 刘洪银:《以融合居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20] 白娜、高艳:《企业人力资本管理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时代金融》2017年第23期。

[21] [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2] 和震、李晨:《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高培训意愿与低培训率的困局——从人力资本特征与企业培训角度分析》,《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23] 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高宗华:《高职院校“校企互助”模式探索与实践》,《职教论坛》2014年第26期。

[24]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江苏纺织》2010年第8期;彭焕才:《从民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5] 彭焕才:《从民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吕莉敏、马建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24期。

[26]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27] 张正:《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企业责任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第23期。

[28] 齐秀强、张雅涛、林子琳:《建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规划培训体系的宏观策略研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29] 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0] 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 陶伟、燕东升:《基于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农村经济》2012年第4期。

[32] 张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路径探析——基于社会组织发展视角》,《陕西农业科学》2015年第1期。

[33] 孙录宝:《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问题初探》,《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34] 刘雪梅等:《社会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12期。

[35] 淦未宇、徐细雄:《组织支持、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管理科学》2018年第1期。

[36] 钟秋莲:《社会资本理论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选择——基于社会组织发展视角》,《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3期。

[37] 孙录宝:《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问题初探》,《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38] 张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路径探析——基于社会组织发展视角》,《陕西农业科学》2015年第1期。

[39] 孙录宝:《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社会组织问题初探》,《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40] 张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路径探析——基于社会组织发展视角》,《陕西农业科学》2015年第1期。

[41] 张扬群:《非政府组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中国职业教育》2010年第21期。

[42] 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牟增芬、孙正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中国林业经济》2011年第1期。

[43] 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4] [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5] 潘晶芳:《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与再造——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语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46]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江苏纺织》2010年第8期;牟增芬、孙正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中国林业经济》2011年第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47]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48] 蔡昉:《未来的人力资本积累》,财经新闻(http://www.cenet.org.cn/index.php?siteid=1&a=show&catid=123&typeid=&id=66602),2015年3月12日。

[49] 王金营:《制度变迁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