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青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成长成才对人类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关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问题,世界各国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更是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外学者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和论述,并取得可供借鉴的成果和经验,使得这一领域逐渐沿着科学化和学科化的方向深化和发展。

(一)国外关于青年发展和教育观的研究

一是偏重生物发生的青年观。霍尔的“复演说”、格赛尔的“成熟论”重视心理机能,强调遗传和生理成熟对青年发展的影响。霍尔的《青年期》一书被认为是青年研究的标志,霍尔认为个体发展完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个体发展的婴儿时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复演种系进化的历史,这种发展与成长模式在各种文化背景和环境中基本一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极小。格赛尔立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认为个体发展是一种有规律、有顺序的模式,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真正决定着个体行为特质和发展的先后顺序的是基因,而环境只是起到支持、影响和特定化的作用。[2]作为生物发生的青年观为青年发展和教育革新提供理论依据,促使理论界和大众着手研究青年问题,但一味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忽略外部环境对青年成长的综合影响,因而将青年研究引向生物决定论的错误方向。

二是偏重心理发生的青年观。其典型代表有德国斯普兰格的“性格类型说”、美国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年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是青年发展的根本。斯普兰格在《生活形式》一书中,根据人在社会生活领域的特殊兴趣和价值,把人格划分为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利、宗教六种类型,认为人以固有的气质为基础,但也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艾里克森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是一辈子的事情,从出生到死亡共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特殊的目的和任务,都有由生理成熟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引起的危机,而后一阶段的发展依赖于早期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心理发生论从心理机能、认识机能、人格发展入手,对于从心理角度理解青年发展大有益处,但其忽略社会环境、教育等实践活动对青年成长的积极意义,因而也难逃其理论自身的局限性。

三是偏重社会发生的青年观。典型代表有华生的“行为主义观”、勒温的“生活空间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等,分别从环境因素和社会教育对青年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结果。1913年,华生在《从行为主义者的眼光来看心理学》一书中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研究的目标是预测并控制人的行为。勒温引用自然科学中“场”的概念,个人所处的地位及与这一地位相联系的生活空间构成了个人的心理场,人的行为是由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发生的,“心理紧张系统”是推动个体心理过程的动力系统。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不单纯取决于生物性驱动或客观环境,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人的行为是个体认知因素、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中通过榜样示范形成的。[3]

四是偏重文化人类学的青年观。文化人类学重视童年向成年的过渡,将举行成人礼看作一个人荣誉、责任和义务的获得。20世纪,人们从青年发展的历史中认识青年现象,美国学者米德是一位先行者。[4]她认为,青年不再是青年期心理学和生理现象的侧面,青年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首先是一个文化的实在,青年不过是社会固有的文明产物,其研究标志着同传统青年研究观念的决裂。后来,她提出“青年亚文化”理论,进一步认为青年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是“代沟”问题。在代与代关系问题上,她认为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5]“代沟论”将青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人为地扩大青年与老年群体之间的差异,但仅从“代”的问题上来认识青年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是难以触及青年研究的本质的。

五是偏重学科化的青年观。随着社会对青年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多样化,青年的生理、心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特征为人们所重视,青年研究的学科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如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出版。1971年,W.阿达姆斯基发表《青年社会学问题》一文,提出必须发展社会学、发展青年学,标志着青年研究由单一向综合、由零碎向系统、由经验向理论的转化。1977年,K.高斯波迪诺夫发表《青年学或青年社会学》,指出青年研究的方法要超越生物主义和社会学主义,青年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分析作为个体的青年转化为群体的青年这一“特殊历史过程”。内米尔科发表《研究青年的整体科学——青年学提纲》,提出“泛心理主义”的主张,认为青年学的基础是把青年的本质看作向成熟阶段过渡的理论。马赫列尔于1975年提出青年学概念,1982年出版《青年问题和青年学》一书,提出建立青年学的整体构想,青年研究不仅试图克服单学科研究的分散性,而且逐步试图超越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界限。[6]

(二)国外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

一是关于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重要性。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到近代康德、黑格尔等,国外学者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进行过不懈探索。譬如,在康德看来,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是人的一种必要的自我强制和约束”[7],社会责任感是每个人应具有的情感,具有强制性。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中的重要成员,应该受社会责任的约束。斯迈尔斯认为,“职责的范围没有固定界限,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8]。因而,每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其应该担负的责任也各不相同。大学生尽管处于半社会化阶段,但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此,其理应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担负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形成社会责任感。西方学者在论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时,普遍将社会责任与社会权利贯通在一起,指出社会权利要求公民履行职责,一旦社会责任感减弱,社会则可能走向崩溃的边缘。因而,大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是关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高度关注,但不同国家与地区因之国情、社情与民情的不同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譬如,英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主要聚焦于“四个核心”“六个关系”,即强调尊重、公平、诚实、守信,处理好与亲人、社区和社会、人类、自我、非人类、上帝的关系。主张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美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则将重心放在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公民”上面,包括公民知识、公民认知能力、公民参与能力、公民品性四个方面。因此,美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为重视教育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日本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显著特点在于认真贯彻与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等,其目的在于教育学生们要“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其目的还在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自主精神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不仅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将社会责任感培养作为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其他国家同样也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三是关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国外有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普遍与“公民教育”紧密相连。“公民既是权利的承载者,更是责任的承担者,当代西方的公民教育逐步从重视培养‘权利公民’转变为重视培养‘责任公民’。”[9]譬如,美国高校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从理论与实践两手抓,注重以大学生“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品格教育。从理论上看,主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实践上看,主要是通过“服务学习”的形式,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新加坡“公民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而当代大学生是重点培养对象。日本的“公民教育”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效果显著,其将民族精神的培养,很好地融合在公民教育中,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制。其目的在于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顽强拼搏、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忧患意识的合格公民。此外,西方国家还创造了一套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理论,比如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研究

1984年,周金堂的《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贡献》揭开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的序幕。学界认为,1994—1998年,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研究走向深入,标志是施实启论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和专著《毛泽东的青年观》《周恩来的青年观》的出版;1999年以后,随着专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国内期刊、硕士学位论文的不断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和深入。

1.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在对马克思青年观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中,普遍采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及以具体人物的著作、思想、经历为标志,在时间维度上对具体人物青年观或青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三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阶段;列宁、斯大林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阶段。[10]从马克思中学时期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青年思想的萌芽,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形成。马克思经典作家对马克思青年观进行了发展,恩格斯和列宁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动员青年投身无产阶级斗争,号召青年积极学习,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高度评价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青年组织的重要性,明确了青年和共青团的基本任务。[11]斯大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明确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共青团的建设、青年的任务。[12]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青年观的研究层出不穷,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等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始走向系统化。学者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具体表现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毛泽东的青年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时期,为邓小平的青年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为江泽民的青年观。[13]毛泽东的青年观,“萌芽于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14]邓小平的青年观,萌芽于20世纪前20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革命战争中得到丰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趋于成熟。[15]江泽民的青年观分为三个阶段: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16]胡锦涛的青年观分为三个阶段,共青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共青团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大以后。[17]习近平青年观萌芽于七年知青插队岁月,形成于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环境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成熟于党的十八大以后。[18]

2.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内容的研究

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过列宁、斯大林以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富和发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青年所形成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思想包括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的教育、正确对待青年、青年的组织和青年运动。[19]列宁、斯大林在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思想的孕育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青年观包括青年价值、青年教育、青年人才、青年组织四个维度。[20]斯大林对青年的论述主要涉及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的教育、青年的培养和使用、青年团工作等多个方面。[21]

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的青年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是从各自角度回答“如何看待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开展青年工作”[22]这三大命题,并围绕各自的理论领域进行建构。毛泽东青年观包括青年价值观、青年教育观、青年工作观和青年使用观四个方面。[23]兰刚概括为以下四点:青年价值观、青年政治观、青年教育观、青年工作观。[24]邓小平青年观围绕青年的特点、地位、作用、教育、成才、使用、组织和环境八方面展开。[25]江泽民青年观包括青年特点、青年地位和作用、青年教育、青年组织和领导、青年运动、青年干部、青年环境、青年成才、青年使用、青年发展等。[26]胡锦涛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有青年的特征观、青年的价值观、青年的发展观、青年的培养观、青年人才观和关于中国青年运动的经验总结。[27]习近平青年观的内容为青年的本质和定位的新界定、青年的教育和培养的新要求、青年的成长和成才的新期盼、青年团组织的领导和建设的新保障、青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的新标准。[28]

3.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特征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在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中孕育而生,整个社会以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深入青年群体,其青年观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映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体现出无产阶级的意志。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更体现了马克思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倡导。因此,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阶级性、突出的实践性等基本特征。[29]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研究,往往立足于对党中央历届领导人的著作、讲话和工作经历等方面的研究,但整体和系统研究几乎没有。毛泽东青年观的基本特征:突出的创造性、浓郁的民族性、强烈的实践性、鲜明的完整性、辩证的统一性。[30]邓小平青年观的基本特征:突出的务实性、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实践性、显著的开放性。[31]江泽民青年观的基本特征: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深刻的实践性、高度的战略性、显著的发展性。[32]胡锦涛青年观的基本特征: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开放性。[33]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特征:政治性、代际性、时代发展性。[34]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对已有论述的整理、概括和总结,可认为中国共产党人青年观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性、民族性、传承性等,但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归纳、充分挖掘和科学概括。[35]

4.关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中国执政党重要的理论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关系着“青年工作的成效”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问题的落实”。[36]在全球化的今天,树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我们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反渗透、反‘和平演变’的客观要求”,是“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的客观要求”。[37]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和技术革命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推动马克思大众化成为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行动指南。[38]

国内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青年观进行了研究和梳理。毛泽东青年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成为青年健康成长和正确发展的行动指南,为新时期开展青年研究及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青年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毛泽东青年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拓宽了青年学研究的基础,为做好青年工作、开展青年研究提供了思想武器。[39]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青年理论,拓展和升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的青年观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和地位,有利于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有利于促进青年全面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指导和推进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40]

(二)国内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的现状

1.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涵

学界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但主要集中在从知觉、情感、德育、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构成等角度来阐述,目前在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指出,社会责任感是为推动社会的有序运行,社会个体应该履行的各种义务和应该承担的各项责任。[41]学者指出,社会责任感是群体或者个人以共同建立美好社会为目标而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一种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42]另有学者从社会责任感的构成出发,认为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43]王廷彦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和进步,对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所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4]。从社会责任感构成维度出发界定概念的学者比较多,类似的观点将社会责任感分别概括为对自我、家庭、他人、社会、集体、国家、人类等方面的责任。

2.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部分当代大学生则出现担当与疏远的矛盾,学者们普遍有着清醒的认识。少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主要表现为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对金钱的崇拜轻对事业的追求,自我责任意识强但社会责任意识弱。[45]学者因而认为,大学生自我意识迷茫、价值取向扭曲、家庭责任感淡薄、缺乏合作意识、公德行为失范,缺乏对个人、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责任。[46]学者还对当代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论者指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奋斗目标不够高远、价值取向存在偏差、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等。[47]此外,学界还通过问卷调研、量表、访谈等进行实证分析,调查问卷涉及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贵州、西藏等相对欠发达地区,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是十分强烈,对民族、国家和集体等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仍需要加强。针对这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存在的问题,学者也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社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弱化的主要因素。[48]另外,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集体意识淡化、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渗透,加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等,都是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3.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

国内学者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高度关注,从不同的维度提出了具有创建性与可行性的建议。如有学者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和原因入手,分析家庭、高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从构建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知行合一的学校教育、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等路径入手。[49]有学者从教育目标、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滋养、课堂德育、网络阵地作用等路径出发,提出完善社会公德素养培育的路径。[50]还有学者指出,确立责任主体地位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首要前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础,塑造和谐文化环境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建立全方位的权责体系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必要保障。[51]另有论者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发,认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要发挥表率,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关注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52]凡此种种,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学者分别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等视角进行阐发。学者指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53]学者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着眼,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当今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54]另有学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入手,认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55]当代大学生是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刻把握改革发展新要求,更需要新时代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 研究现状评价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和发展、内容、特征、价值、意义等进行了全方位与多角度的诠释,重点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届中央领导人的青年观思想,就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涵、现状及培养路径等进行了系统论述。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观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现状及培养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视野较为宽广,在借助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历史中单个具体人物青年观的研究和社会责任感的宏观描述,割裂了青年观思想体系而难以窥探整个青年研究的全貌,在构建理论体系和发展理论的过程中未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特性和全球化视野而导致理论研究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当代大学生培养二者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未能厘清,对于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社会责任感、怎样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感等方向性问题把握不够,缺乏科学的理论视域和价值评判标准,不能将当代大学生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境遇和自身全面发展的时代际遇中考虑,从而导致研究泛泛而论、评判标准不一、理论创新不够。

四 研究发展态势

从研究现状来看,未来研究将沿着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以及具体化等趋势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都不是简单的热词,而是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产生根源、各个时期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体系建构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国外研究呈现学科化的趋势,都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但由于各自学科理论体系和时代发展的局限,上述各种青年观都未能对青年作出科学完整的认识与评价。当下青年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行动指南的研究,从科学化的角度运用系统方法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整体形态展开讨论与阐释、建构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科学体系,将会成为当下的热点和今后研究的趋势。为避免泛泛而谈、停留在现象和表面,当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青年工作的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马克思青年观、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教育学、人的本质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释,将实践研究成果转化为理论,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