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德业归方寸:杨慈湖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杨简的生平历程(上)

关于杨简的生平历程,最主要的记载是他的门人钱时所作的《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约有一万字之多,内容翔实,堪称长文;其次是《宋史》卷407的《杨简传》,实际上是依据此《行状》缩写而成;再次是《宋元学案》中《慈湖学案》等文字记载,也是依托《行状》而编写的;最后,是由清代光绪年间的藏书家冯可镛所编写的《慈湖先生年谱》,虽然清人善于考证,材料翔实,但其时距离南宋已远,且拘于考据、泥迹失神,舛误亦存于其中,故不可尽信,这一点应为今天研究慈湖心学的同人明鉴。综合以上因素,还是亲炙于慈湖门下的钱时所作的《行状》是基本可信的史料。由于杨简一生长寿而命途坎坷,为避免叙述篇幅繁冗过长,笔者拟分为两节来介绍。

一 杨简的家世简述

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辛酉正月初二日[12],杨简出生在浙东鄞县的一个家境富庶的儒者家庭。关于杨简的家世和籍贯,门人钱时在其《行状》中有一段简要的叙述,他说:

(先生)家世天台。十世祖自宁海徙明(州)之奉化,后又徙鄞。绍兴末,敌突淮右,考避地慈溪,因占籍焉。曾大父讳宗辅,大父讳演,皆不仕。考讳庭显,臞臞然儒,而果毅有识量。[13]

这段话表明,杨简的祖先一直都是浙江人,从宁海到奉化,再到鄞县,最后落户慈溪,一直都在宁波(古称明州)的范围内生活,但其家世并不显赫,曾祖、祖父和其父杨庭显,均未曾出仕。杨简出生在鄞县,年少时一直生活在那里。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侵,江浙一带的形势也骤然紧张,他的父亲杨庭显率家避居到慈溪,从此定居在该邑,此时,杨简已有二十一岁(虚龄),长成小伙子了。杨家虽是布衣之闾,但是家境富庶、人口众多,不仅有男女仆人,分工还挺细,甚至有专门负责种菜的园仆,足见家境之殷实。而且,杨家自身人丁兴旺。杨庭显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六子分别叫杨筹、杨篆、杨简、杨权卿(早夭)、杨篪、杨籍。至淳熙十五年(1188年)八月杨庭显去世时,已有孙子十二人,孙女九人,这真称得上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由于杨庭显非常注重以“德义训”,[14] 而且言传身授,因此,儿孙多有美德令闻,当然最著名的还是三子杨简。杨简的母亲姓臧,也出生在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儒者家庭,杨简在青年时期回忆,其母臧氏的祖父“为儒而通于黄帝岐伯之道”[15],并将医术和医德传与子孙,其子孙亦“急于救物,不以贫富贵贱二其心”[16],甚至经常免费施药给患者。他的外祖父名叫臧师文,“以文行升上舍,贡礼部”[17],虽然没有做官,但也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杨简小时候,母亲常带他回家省亲,“诸舅环侍,朱紫满前”[18],足见这是一个富裕而重礼教的儒者家庭。由于父母双方的家境和教养都很不错,这为杨简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 士子求学的时期

杨简幼时,便显现出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禀赋和个性特点,或许这正是日后学有所成的天赋基础。据门人钱时的《行状》记载:

(先生)入小学,便俨立若成人。书堂去巷陌,隔牖间一纸,凡遨戏事呼噪过门,听若无。朔望例得假,群儿数日以俟,走散相征逐。先生凝静几门,如常日课,未尝投足户外。[19]

这段记述表明,杨简幼时性格特别沉静,像成人一般。在私塾念书时,书堂离街巷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外面往来的车水马龙和玩耍孩童的大呼小叫,明显会干扰室内学童的注意力,但是对杨简而言,听而不闻,就像不存在一样。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私塾放假的时间,别的孩子几天前就盼着假期的到来,一到放假之时,便你追我赶,一哄而散,跑到外面玩去了。但是,杨简却依然凝静地待在家中,像往常一样读书自学,几乎足不出户。杨简的这一性格,很像其师陆九渊小的时候,“幼不戏弄,静重如成人”[20],“立于门,过者驻望称叹,以其端庄雍容异常儿也”[21],难怪后来二人均成为一代大儒。

杨简读书如此认真,成年后自然容易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选拔,二十一岁时,他考入设在都城临安的太学。进入太学后,杨简依然发愤用功,而且成绩优异,“每试辄魁”[22]。在此,门人钱时不便写出的是,在科举之路上,杨简并非一帆风顺,他“为文清润峻整,务明圣经,不肯规时好,作俗下语”[23],尽管文章写得颇好,但在文辞上不能符合科举考试的样式,因此,杨简从二十一岁入太学,直至二十九岁才考中进士。而同时代的朱熹(1130—1200年)十八岁贡于乡,十九岁登进士第[24],比起杨简来,朱熹实在太擅长应试。好在经过科场的不断磨炼,到了乾道五年(1169年),杨简终于“以一经冠南宫,选登乙科”[25],获得了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进士功名,此时他已经二十九岁[26]了。

三 幕僚佐政的时期

杨简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予富阳县主簿的职务。在富阳期间,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劝民向学,导化风俗。史载:

先生之至富阳也,阅两月,无一士来见。怪问之左右,对曰:“是邑多商人肥家,不利为士,故相观望,莫之习也。”先生恻然,即日诣白宰,谓:“兹壮邑于今为赤县,而土俗尔陋。学道爱人,宰其职矣。且僚佐系衔,例主学事,无以风动教化之,弦歌吾邑子。坐靡禀稍,效尤俗吏,束湿程赋,役事笞棰,吾食且不得下咽,奈何?”宰唯唯,遂破食补生徒,文理稍稍,即收之。[27]

杨简初到富阳任职时,过了两个多月,竟然没有一个读书人来和他交谈。他感到非常惊讶,问左右属吏,属吏告诉他说:富阳此地崇尚经商,以此发家致富,并不看重读书求学的道路。杨简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天找到知县,陈述了一番应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话,知县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于是增加县学生员的供给,扩充其名额。随后,杨简发挥自己所长,每天都到县学中登坛讲课。虽然史籍没有明文记载,我们仍然可以想见杨简的教学风格是何等的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因为他的讲学活动很快在全县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秀民自是欣奋,恨读书晚”(同上)。关于杨简在富阳等地的教育活动及其成效,笔者将在第四章“杨简的心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详细论述。

淳熙元年(1174年)春,杨母臧氏去世,杨简回家居丧丁忧。淳熙三年(1176年),丁忧结束后[28],三十六岁的杨简重回官府报到,被授予绍兴府司理之职,这是一个主管讼狱的职务。杨简审理案件时,“公平无颇,惟理之从”[29],甚至不怕得罪安抚使这样的封疆大员。《行状》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二府吏触怒帅,送狱勘之。先生白:“无罪可勘”。命勘平日,先生曰:“吏过渠能免?若今日则实无罪也,必摘掬往事,置之法,某不敢奉命。”帅大怒,先生叹曰:“是尚可为乎?”归取告身纳之,争愈力。帅知不可屈,遂已。[30]

这段话讲的是:两个府吏不慎惹怒了安抚使(又称“镇帅”),被下了大狱。镇帅命令杨简查勘其过后予以定罪。杨简回答说:“此二人无罪。”镇帅又命令调查一下他们平日的过错,杨简说:“小吏办差,谁能一点过错都没有?但像今天这种情况,这两人确实没有过错。大帅非要让我找出他们以往的过错来治罪,我不敢从命。”一个小小的绍兴府司理竟然敢如此违抗上司命令,惹得镇帅大怒。对此,杨简感叹说:“这样的官还怎么做下去啊?”于是取来自己的委任状(告身)交还给上司,表明自己宁愿罢官也不屈己枉法的态度,面对镇帅争执得更加有力。没想到,这种理直气壮的态度反而让镇帅气馁,于是收回了成命。所幸的是,事后杨简也没有受到什么打击报复。对于上司的不当决定,杨简敢于犯颜抗辩,这表明了杨简是一个奉法的循吏和真诚的儒者,然而,这种拒绝圆滑、不肯奉迎的性格也决定了杨简日后仕途的曲折坎坷。

由于为官正直、能力出众,杨简开始得到一些上层官员的重视和举荐。淳熙八年(1181年),理学家朱熹正好担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闻杨简之令名,特意向朝廷举荐,说他“学能治己,材可及人”(同上)。同年,卸任宰相、太师史浩也向朝廷一次举荐了十五位贤士作为储备人才,其中,杨简名列第二。史浩在荐举的奏章中称赞杨简说:“性学通明,辞华条达。孝友之行,阃内化之。施于有政,其民心敬而爱之。”(同上)《宋史》曾言“(史)浩喜荐人才”[31],他以故相的身份荐举人才,朝廷当然不能不予以重视,于是,“诏都堂审察”(同上),意即交由吏部进行考核、筛选,然后加以任用。但是,按照官场的提拔程序,需原职三年任满之后才能提拔,淳熙十一年(1184年),四十四岁的杨简被任命为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简称“浙西抚干”),驻地就在临安,虽然职务升了一级,但仍是一个幕僚的身份。此时的浙西安抚使张枃礼贤下士,“雅敬先生”,因此,在张枃的幕下,杨简日子过得比较惬意。为回报张枃的厚待与信任,杨简“亦渠渠与之尽”[32],努力发挥治事之长,尽力辅佐好这位上司。由于张枃对他“多所委赖,吏牍日相衔在庭”(同上),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公事文案中,杨简展现了出色的治事能力,据《行状》记载:“天府(吏牍)澔穰,类多戾契聱牙,不易可办。先生雍容立决,的中腠会,莫不服为神明。”(同上)

淳熙十五年(1188年),杨简终于摆脱久为幕僚的命运,被授以浙江嵊县知县的实职,可望有所作为了。不料此时,他的父亲杨庭显突然病故,杨简再次回家奔丧,并没有前往嵊县任职。丧礼结束后,遵照古制,杨简仍在家乡丁忧守孝,成为赋闲之人。在此期间,杨简开始了比较活跃的讲学活动。这一段生活,与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有关,那就是致仕宰相史浩。史浩是浙江鄞县人,和杨简是事实上的同乡。据清代学者全祖望记述:

文元之讲学于碧沚,以史氏也。先是,史忠定王馆沈端宪于竹洲,又延文元于碧沚。袁正献时亦来预。湖上四桥,游人如云,木铎之声相闻。竹洲在南,碧沚在北。[33](杨简逝世后,追谥“文元”。)

史浩去世后,被朝廷“追封越王,改谥忠定”[34],此人是一个文化素养较高且为人宽厚豁达的封建官僚。退休在家,他先后修建了竹洲、碧沚两处讲学之所,聘请杨简(谥文元)、沈焕(谥端宪)、袁燮(谥正献)等名儒来讲学,督促史家子侄专心听讲于其中。因此,在《慈湖学案》中,记载了杨简的知名弟子六十人,有很多是史氏家族的子弟或姻亲,例如:史弥忠、史弥巩、史弥远、史弥坚、史弥林、史守之、史定之、陈埙(史浩外孙),等等。除了史弥远之外,这些门人构成了日后以杨简为代表的浙东心学的主力阵容。这一时期的讲学活动,使得杨简在儒林中赢得了较高的声望,成为象山心学有力的后劲。按规定,丁忧期只有二十七个月,杨简在“服除”之后,本应返回朝廷销假复职,但是他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在家讲学长达四年(1188—1192年)之久。看来,这种闲适而充实的讲学生活令他很满足,因而不稀罕回去当那种有职无权的幕僚。

四 初为知县

杨简丁忧期间,六十八岁的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禅位给太子,是为宋光宗,第二年改元绍熙。绍熙三年(1192年),杨简被任命为江西乐平知县,这时他已经五十二岁,终于获得了一个“百里侯”式的实职。据杨简自述:“绍熙三年二月闰朔,某始领邑事”[35],到任之后,他发现“故学宫逼陋甚危,朽(木)相枝柱”[36],于是“思撤而新之”[37],由于“县计大匮”(同上),财政困难,于是,他发出号召,属吏和县中百姓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第二年,终于建成一座崭新的学宫。此时,杨简已富有讲学经验,他亲登讲坛,把自己的心学思想传授给当地的士子百姓,其大意是:

人性至善,人性至灵。……是谓仁义之心,是谓良心,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心,即天地日月鬼神之心。人人皆有此心,而顾为庸庸逐逐,贪利禄、患得失者所熏灼,某切惜之,敢先以告。[38]

由于杨简讲学“坦易明白,听之者人人可晓”(同上),许多士子百姓发现:原来圣人之学并不深奥复杂,“圣贤与我同心,日用平常无非大道”(同上),由此萌发了立志成圣的心愿。一些士子听了杨简的讲学,“有泣下者”(同上),看来此时的杨简已经非常擅长点化人心了。对于教化士子百姓,杨简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以一种忘我的精神投入,“入(学)斋,舍昼夜,忘寝食,远近为之风动”(同上),真正体现出一个儒者化民成俗的热情。

除了积极讲学、导民为善外,杨简还注重以德刑并用的方式来管理地方治安。当地有两名恶少,一姓杨,一姓石,专门把持诉讼,为非作歹,杨简予以严厉惩戒。随后,他亲入牢狱之中,对二人谆谆教诲,“喻以祸福利害”(同上),杨、石二人从未见过这么好的知县,终于唤醒了内在的良知,“咸感悟,愿终自赎”(同上),从此,杨简在乐平县再推广什么政务或教化,就容易多了。不久,“邑人衔化,以讼为耻。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同上),颇有一点当年孔子相鲁、三月大治的气象。对此,杨简多年之后有一段回忆,他说:

人心易感化,以其性本善故也。曩宰乐平,政事大略如常,间有施行,而人心率向于善,由是知人心果易感化。若先谓民顽不可化,则必无可化之理。[39]

乐平的执政经验对于杨简的政治哲学具有直接的促成作用,由此他形成了德刑兼施、以德教为主的治世理念,无疑,这是典型的儒家治世观。

杨简在乐平任职不到三年,接到了朝廷任命他为国子监博士的诏令,时在绍熙五年(1194年),宋宁宗刚刚即位,尚未改元之际。当他离开乐平时,业已改过自新的杨、石二人,率领许多百姓前来送别,“众相随出境外,呼先生杨父,泣拜,恋恋不忍离”[40],这一场景表明,杨简在乐平的执政颇有成效,广大百姓视之如父母和师长,把他当成百年难遇的清官循吏。

五 庆元党禁与奉祠生涯

杨简来到都城临安后,在国子监中担任教职,主讲《易》学。他面对众多士子,充分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发人心固有之妙,欣欣然人自庆幸”。[41] 此时朝中的右丞相是赵汝愚,此人本是宋太宗之后裔,属于皇族宗室,正是他和外戚韩侂胄一起,逼迫宋光宗禅位给嘉王赵扩,是为宋宁宗。赵汝愚拜相之后,颇有振兴朝纲的打算,但是,性情疏阔的他没有料到,“自以有定策功”[42]的外戚韩侂胄暗地里对他中伤陷害,在勾结了李沐等一批台谏之臣后,上奏宋宁宗:“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乞罢其政。”[43] 这些谗言切中宋宁宗的隐忧,于是,庆元元年(1195年),宋宁宗颁诏,将赵汝愚罢相外贬。次年正月,赵汝愚“至衡州病作”[44],暴毙于贬谪途中,“天下闻而冤之”。(同上)

面对韩侂胄陷害忠良的卑鄙行径,杨简义愤填膺,他下定决心“拼一死耳”(同上),不顾官职卑微,上书直言朝政,他说:

臣与汝愚义合者也,汝愚岂每事尽善?至被不韪以出,则举天下皆能亮其忠也。昨者危急变骇,不可具道,军民将溃乱,社稷将倾,陛下所亲见。汝愚冒万死,转危为安,人情妥定。汝愚之忠,陛下所心知,不必深辩。臣为祭酒属,日(以)义训诸生,若见利忘义,畏害忘义,臣耻之。汝愚往矣,不当复来。今日之言,不为汝愚发,为义而发。[45]

由于宋宁宗暗弱无能、不掌握实权,而此时的韩侂胄权倾朝野,肆无忌惮地对赵汝愚一党进行残酷的打击迫害,他下令将赵汝愚、朱熹、李祥、杨简、吕祖俭、彭龟年等五十九人列入“伪学逆党籍”,实施政治迫害。如前文所述,由于宋朝遵循太祖以来“不杀大臣及言事官”的国策,除赵汝愚病死于贬谪途中外,其他的“伪学逆党”人士虽然遭到贬职、编管之类的迫害,但是并无性命之忧。杨简受到的最终处分是:落职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这是宋代特有的一种制度,即罢去某个官员的实职,给他一个主管某某宫观的名义,仍发给基本的俸禄(时称“祠禄”),实际上是罢官去职,归里赋闲。

庆元党禁是杨简政治生涯中遭受的第一次严重打击,从此他罢归乡里,赋闲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1195—1208年)。不过,杨简素以为“忠信即道”[46],他认为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丝毫没有把个人的进退得失放在心上。回到家乡后,他专心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史载:

其归自胄监也,家食者十四载。筑室德润湖上,更名慈湖。馆四方学子于熙光咏春之间而启迪之。于是始传《诗》、《易》、《春秋》,传《曾子》,始取先圣大训间见诸杂说中者,刊讹剔诬,萃六卷,而为之解。[47]

据清代学者冯可镛的《慈湖先生年谱》记载:嘉泰[48]年间,明州人沈文彪,字明大,自号清遐居士,“尝筑亭馆石鱼之麓,名曰槃隐,招文元讲道其中”[49],于是,杨简和沈文彪成为忘年交。由于喜欢石鱼山一带的风光,杨简自己也建起一栋竹楼,名为石鱼竹房(简称“石鱼楼”),安心居于其中。冯可镛引述《慈溪县志》(雍正年间编撰)说:“石鱼山在县西三里,有石如鱼形,今山麓有灵岩庵,相传为石鱼楼旧址,《石鱼偶记》一书当著于此。《遗书》登石鱼楼诗三首,当亦是时作”。[50] 虽然遭到罢职的处分,杨简丝毫没有介意,而是住在慈湖故里和石鱼竹房里,讲学著述,心中依然惬意如常,这一点,从他关于石鱼楼的诗作中便可窥见一斑,仅举《登石鱼楼》一诗的前半阕为例,诗曰:

楼栏倚碧空,绿树正摇风。我独来从容,笑歌于其中。微凉吹我衣,碧袂纱玲珑。诗成自长吟,宛转音和融。此意无人会,只许清风同。……[51]

由此诗可见,杨简的心胸十分豁达,在石鱼楼中依然过着从容笑歌的生活。除了讲学之外,他还针对程朱理学一派攻击象山心学“不读书,不穷理,专事打坐”[52] 之类的非议,一改象山心学“不立文字”的传统,认真地做了一些纯文本的学术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古代儒家经典进行心学化的诠释。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的主要著作《慈湖诗传》《杨氏易传》《慈湖春秋解》《先圣大训》等纷纷问世,成为慈湖心学能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