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六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

我们要提到一门学科——人类生态学,因为生态危机中的生态是人类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

按照学科归属,人类生态学的上位学科是生态学。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里,生态学长期是理学门类下的生物学一级学科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前些年才被提升为与生物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

生态学是关于生物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规律。这里的生物既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植物和微生物;既可能是生物个体,也可能是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既可能是处在陆地和水域里的生物,也可能是处在天空和太空中的生物……而环境既可能是生物的微观环境,也可能是生物的中观和宏观环境。

生态学有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之分,理论生态学的任务是提出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而将这些基本原理应用到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牧业以及医疗、污染防治和资源保育等领域便有了应用生态学。

生态学是一门相当古老且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早在古代,人类祖先通过生产与生活积累了较丰富的生态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很直观、很朴素,但却十分宝贵,经过学者的整理加工,形成了最初的生态学思想。学术界将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阿佛史达斯视为生态学之父,他在公元前370年写了《论生物群落》一书。说它年轻则指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生态学直到19世纪中叶才建立。1866年德国科学家 E.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概念,把环境因素纳入生命科学研究范围。过去,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只限于有机体本身,只限于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着重从解剖学、生理学、分类学的角度入手,这些工作尽管必要,但生物一旦离开环境就是死物,将有机体与环境相分离的研究,只是抽象地研究,而不是对生命的现实研究。因此,环境因素进入生物学,开创了生物学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由无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奠定基础的,他们的名字可以罗列很多,包括英国的达尔文、法国的斯宾塞和美国的林德曼等。

作为真正科学意义的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称描述性生态学阶段,时间为20世纪前;第二阶段称经典生态学阶段,时间为20世纪上半叶;第三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称现代生态学阶段。现代生态学的探索沿着向下和向上两个方面伸延,且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向下的伸延是从生命个体→器官→组织→细胞,一直深入到分子水平;向上的伸延则是从生命个体→种群→群落,直到整个地球生物圈。

人类生态学的产生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亦是它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生态学是在人类干预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人类成为了影响地球生物圈乃至大气圈,岩石圈演变最重要的因素背景下产生的,或者说是在地球进入“人类世”——由人类主导的一个新的地质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表面荒野的面积日益缩小并不断碎片化,即使“荒野”也难免不打上人类的生态足迹——科学家早就在遥远的南极大陆企鹅体内检测出农药的残留物,人类生态学的缺位对生态学而言已不可能,它呼之欲出,呼之即出。

人类生态学的术语是由美国地理学家哈伦·巴斯洛于1922年在美国地理学年会上第一个使用的,他说地理学家应有一个统一的课题,从而将地理研究联成整体,人类生态学便是这样的统一课题。然而,人类生态学的发达是往后的事情,“二战”后,大批人类生态学著作问世,学者们把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产生的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定义为全球性和区域性生态问题,把研究这些问题的学科称之为人类生态学,这些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酸性降水、荒漠化乃至贫困和核威胁等,既涉及到经济安全(包括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又涉及生态安全,而上述所举都会触发生态危机,影响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是最具根本性、基础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全,不但需要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研究,也需要从其他学科角度进行研究,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拿出切实周全的应对之策。

与人类生态学的发达相伴随,为解决世界范围人口、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日益尖锐的矛盾,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依靠科技手段调节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张关系,发挥科技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福利赖以增长的生态条件的功能,生态学开始渗透到整个科技领域,使整个科技领域一片泛绿,促成了科技新一轮综合——科技的生态学综合,其最为耀眼之处便是环境科技群的兴盛。

传统学科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聚焦环境问题而形成环境科学群,包括:其一,环境自然科学,诸如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等;其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诸如环境哲学,环境文学、环境艺术学、环境史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教育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其三,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为任务的工程技术体系。

环境科学群的发展呈现为三大趋势,一是不断演化出分支学科,例如环境地学演化出环境地质学、环境气象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等;环境工程学演化出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噪声控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以及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等。二是跨学科的联合攻关,例如,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1984年国际科学联合会推出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计划”;联合国2000年启动的“千年计划”等。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不仅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推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进步发生重大作用,既催生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又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以问题为纽带,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与同盟,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二者共同关注与研究的课题,而不再仅仅是哲学玄思的对象。

生态学是关于生物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学科,而在人类生态学中,生态的主体不再泛指生物有机体,而是特指人类这一具有能动性的生物有机体。环境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与条件。资源与环境的划分是具有相对性的,资源可视为环境的组成部分,而环境也可看成一种资源。在以下的行文中,我们将环境与资源区别开来,分而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