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

约5000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粹。同时,它又不断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

原始人类在劳动中首先创造的音乐,是民间歌谣、劳动号子。人们对自然和动物声音的模仿而后才发明制造出乐器,以器乐来伴奏声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考古发掘中已知的最早乐器,是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骨哨,已有7000多年,是在鸟的肢骨上钻两三个孔制成,可吹出类似鸟鸣的曲调。埙是我国原始社会很有特色的乐器,最初是石制的一种闭口管乐乐器。半坡遗址出土有两个陶制埙,约为6000年前的制品,其中一只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可吹出小三度音程。早期的音乐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据文献记载,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和夏、商、周三代都有自己的乐舞。早在夏代,就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代将前代的乐舞合为六部,称“六乐”或“六舞”,即《云门》《咸池》《大磬》(《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分别用以祭祀天、地、日、月、山川、先祖。同时,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春秋·公羊传》载周朝统治者严格规定了乐舞使用的等级,为“天子八,诸公六,诸侯四”。《周礼·春官》载作为礼乐重器的钟、磐、悬桂亦有规定“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即王悬四面磐,诸侯只能挂三面,卿大夫只能悬挂两面,而士则限挂一面。周朝在宫廷设有乐官“大司乐”和采诗之官,前者主管音乐教育和音乐事务,后者收集整理民间歌谣。这就是《孔丛子·巡狩篇》所说的“古有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的采风制度。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在此基础上编成的。春秋时期,居住在陕西、山西之间的白狄是一个有较高音乐文化水平的少数民族,白狄族人以音乐歌舞为谋生手段,周游列国,到处卖艺,促进了中原各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据统计,《诗经》篇章中涉及的乐器有29种,有文献可考的周代乐器已达70多种。至此,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便出现了。按制造乐器的材料将乐器分为八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八音”之中,金石为先,金石类打击乐器,在商周被称为“重器”,在宫廷和贵族的祭典活动中备受重视。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编钟,是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连同一枚缚,共计65枚,分3层悬挂,每个钟可敲击出两个音,这两个音都构成小三度关系。全套编钟的音色优美,音律准确;基本音阶与现代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相同,总音度以上,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可以自由转调,能奏出五声、六声、七声音阶构成的各种乐曲。商周时期的音乐理论专著,有《乐记》(《礼记》篇名,作者尚无定论)、《乐论》(《荀子》篇名)等,著名音乐家有师襄、师旷、高渐离等。“伯牙鼓琴”“知音难得”,《高山》 《流水》,曲高和寡,“韩娥悲歌”,余音绕梁等典故传说,都说明这个时期音乐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汉代在继承先秦礼乐制度的基础上,重订祭祀时配用的乐舞,《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等,同时沿袭秦制,设“乐府”。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域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传到了中原。琵琶、箜篌等乐器也从西域或其他地区陆续传入,丰富了汉族的音乐。西南少数民族的乐舞《巴渝舞》也传到了中原,风靡朝野。

魏晋南北朝时,西域各民族音乐随着经济往来和佛教文化而大量传入中原内地,有高昌乐、西凉乐、龟兹乐,另有北方的疏勒、鲜卑、高丽等地音乐传入。散乐百戏(各种杂乐、杂技、幻术、舞蹈,在伴奏与伴唱中演出)在汉魏时发展到鼎盛。后经隋唐,对宋元的戏曲、杂技艺术、民间俗乐舞蹈的形成与发展都有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音乐理论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民歌,如《敕勒歌》《企喻歌》《玻琊王歌辞》等,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至今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艺术上博采众长,吸收和消化众多民族的音乐舞蹈精华。唐太宗时设“十部乐”,其中,西凉乐兴起于甘肃黄河以西凉州地区;龟兹乐、疏勒乐和高昌乐都来自当今新疆的民族地区;另外还有天竺乐、安国乐、康国乐来自古印度及中亚地区。唐代出现了配词演唱的歌曲“曲子”和说唱艺术“变文”。宫廷设立了音乐机构教坊和梨园。音乐在民间十分普及和流行,唐宋时期,长安到处有“旗亭”诗人在此饮酒赋诗,歌女在此弹奏曼舞。唐代重要的音乐著作有《乐书要录》《教坊记》等,著名的歌手和音乐家有:何满子、康昆仑、段秀武、李龟年等。

宋元时代,音乐文艺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而繁荣,由唐代的曲子发展成的词,达到空前绝后的水平,词人大多通晓音律,不仅能填词,有的还能自创词曲。辽、西夏、金和喀拉汗国的音乐文化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东北少数民族的乐器奚琴(胡琴的前身)已在中原普遍流行,促进了说唱和戏曲的发展。曲子至元代,被散曲代替,北方的杂剧发展为元杂剧。著名的元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在元代散曲和杂剧艺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的贡献很大。散曲作家中有许多是少数民族,如回族的萨都喇、高克恭,维吾尔族的马祖常、贯云石,女真族的赫经及蒙古族的阿鲁威、阿荣等。

明清时期,民歌异常活跃。农村民歌传入城市之后,衍变为小曲、小调。明末文学家、戏曲家编辑出版了山歌小调专集《山歌》。说唱音乐曲种鼓词和弹词相当流行。至清代,鼓词类说唱艺术已有几十种不同风格的曲种,昆曲、秦腔、京剧等戏曲得到空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