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延安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1935—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给延安希望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一路到达陕北后,开启了一系列伟大探索,为延安带来新的生机。1937年,中共中央由保安(今延安志丹县)迁至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陕甘宁边区面积12.9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3],但当时延安城内只有几千人。“饭铺只有四五家,使用着木头挖成的碟子,弯的树枝做成的筷子;商店没有招牌,买错了东西很难找到原家去换,因为它们有着同样肮脏同样破旧的面貌。”窑洞是延安最具特色的建筑,本是冬暖夏凉,但是由于连年暴雨灾害使得窑洞里常常漏雨、潮湿,经常要七八个人挤睡在一个窑洞土炕上,只铺一层茅草隔湿气,往往挤得难以翻身。

延安是中国人民抗战的总后方,常年的战争创伤和自然灾害曾使延安人民缺衣少粮。面对这样的困难,延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努力生产,用勤劳的双手,使原本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延安变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1.进行大生产运动,延安粮食变多了

陕甘宁边区政府重视延安地区贫穷落后的问题。从1941年开始,延安父老乡亲以及陕甘宁边区几万工作人员,一面坚持战斗、工作和学习,一面开荒、种地、纺线和织布,形成了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东南西北,都迅速行动起来的局面。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后,延安的粮食变多了,环境变好了。

1937年,延安地区耕地面积为862.6万亩,到1945年就增加到1425.6万亩,8年时间翻了近一番。粮食产量也从1937年的126万石增加到160万石,[4]增长27%。矿井和原始工业开始发展,工业和合作社可以满足老百姓的许多需要,货架上摆满了延安人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1941年,陕甘宁林务局成立后,在延安南三十里铺设立第一实验林场,在万花山设立第二实验林场,在杜甫川建立苗圃一处,占地面积1公顷。1942年,又在光华农场育苗0.47公顷,基本满足了延安城周边地区的造林需要。植树造林改善了延安的生态环境。

2.开办窑洞合作社,延安群众有钱了

1936年12月,刘建章等人在延安南区创办了延安县第一个消费合作社。起初,由于生活条件实在艰难,农民对入社并不感兴趣,刘建章说:“老百姓不懂得什么办合作社的大道理,他们只懂得能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用品的需要,能帮助他们省钱,最好能帮助他们赚钱。”[5]因此,刘建章自己借钱去购买食盐、火柴、布匹、针线等生活用品,然后挑起扁担翻山越岭走街串巷的叫喊贩卖并向群众宣传,渐渐的有160人入股合作社,每股规定3角(苏票),收入股金159.9元,[6]合作社初见规模。

1937年2月,南区合作社营业部正式成立。同年3月,刘建章被选为南区合作社主任。在之前贩卖的基础上,南区合作社放手买货,发展股金,很快就在第二期结算时有了969元股金。[7]随后的两年时间内,南区合作社先后设立了骡马店、饭店,新建了营业部和分销处,试办了信用合作社,还开办了几个小型工厂,兼营生产事业。1939年,延安县南区合作总社成立,第一个窑洞合作社诞生了。

可是创办合作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42年一场特大洪水将合作总社冲得一干二净,窑洞垮塌了,货物冲散了,连牲口也淹死了。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南区合作总社仍然坚持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积极组织妇女开办织布厂满足穿衣需求、组织运输队方便群众运盐、用低廉的价格向群众供应吃的用的。只要是群众有需要的,南区合作总社都会尽可能地满足,实实在在为群众做打算,为群众服务。

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有了好光景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一首《南泥湾》从这里响遍中国大地,《南泥湾》唱出了南泥湾的繁荣景象,更是唱出了延安人民摆脱贫困重获生机的喜悦之情。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当年的南泥湾 到处呀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呀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呀 鲜花送模范

1941年,陕甘宁边区蓬勃发展,遇到的问题也愈来愈多。连绵不断的战事和严重的旱、病、冰、雹、风五大灾害严重侵袭每一个县,使得粮食供应严重不足,“把老百姓搞得相当苦,怨声载道,天怒人怨”。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积极考虑扩大生产、保障粮食供应的问题,毛泽东明确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1941年3月12日,为克服因战事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中共中央发出了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的号召。位于延安南大门的南泥湾曾经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方,可是后来因为战乱变得人烟稀少、鸟兽出没。三五九旅王震旅长亲自带队,率部开进南泥湾。他说,“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够战胜它!”面对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战士们提出要“在深山密林安家,向荒山野岭要粮”的口号,最终在1942年成立了南泥湾垦区政府。

1942年,南泥湾开垦荒地达2.5万亩,种粮食2万亩,蔬菜5000亩,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南泥湾种植面积达10万亩,收获细粮1.2万石,洋芋、南瓜等折合粮食3000石,蔬菜收获590多万斤,生产自给率达到100%。[8]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9]

三五九旅指战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换来了南泥湾的巨大变化,一排排窑洞、一幢幢新房、一片片耕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4.创办革命教育,爱国青年纷纷来到延安

延安自然条件艰苦,物质贫乏,但“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钩心斗角,有的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里有最自由的空气、最宽广的土地、最朴实的人,有延安人的快乐生活。延安虽然只是一个在黄土高坡上的小城,但却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之一。物质的匮乏、战事的扰乱并没有阻碍延安的教育和新文化的广泛产生。

1937年6月,中国共产党将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红军学校扩建并迁到陕北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主要招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干部,目的是培养军事和高级干部。后来,大批爱国青年从中国各地来到延安,一所抗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中国共产党就创办了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陕北公学。同年8月,陕北公学开始招收中国各地及海外华侨青年入学。这里的学生有工人,有农民,有十几岁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陕北公学提倡和发扬“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训,不仅教授军事政治课程,同时也开设社会科学,让全体师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开荒挖窑洞。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延安妇女也开始逐渐接触现代社会,许多妇女被选进村和镇的委员会,大量的年轻姑娘担负起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任务。

在延安,你能听到最多的是歌声,就连斯诺也赞叹这里的人们是世界上拿薪水最少但最快乐的一群人。物质的贫乏并没有阻碍精神的丰富,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为这片荒凉的土地带来了艺术的生机。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歌声,延安成了歌声的海洋。除了歌声,舞蹈也是延安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前有交际舞,后有大秧歌,都为延安人民所喜爱。虽然只能穿着布鞋和草鞋伴随着单调的音乐,但是每每举行文艺团体聚会时,总是人山人海,歌声鼎沸,洋溢着火热的喜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