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土地资源和世界遗产资源
一 土地资源
农业在摩洛哥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农业产量起伏较大,粮食不能自给,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劳力的42 %,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2016年),出口(主要为柑橘、橄榄油)占总出口收入的30%。可耕地895万公顷,蓄水坝90 余座,可灌溉土地 100万公顷,粮食种植面积558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水果、蔬菜等。2008年,摩推出“绿色摩洛哥”计划,以提高摩农业生产技术,2017年粮食产量达到510万吨,同比增长203 %。摩洛哥畜牧业较发达,草地和牧场2029万公顷。2016年牛羊肉产量55万吨,禽肉产量60万吨。渔业资源丰富,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沙丁鱼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为保护渔业资源,政府规定休渔期长达8个月[27]。
二 世界遗产资源
摩洛哥有9 处世界文化遗址,基本情况如下:
瓦卢比利斯考古遗址(1997年):位于今天的梅克内斯市郊,古城建于前3世纪,曾是北非古国毛里塔尼亚的首都,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前哨,有着许多优雅精致的建筑物。该考古遗址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区,在这里挖掘出土过许多重要遗迹和文物。瓦卢比利斯曾是伊德里斯王朝的首都,王朝的创立者伊德里斯一世就葬在附近的穆莱伊德里斯墓。
梅克内斯历史名城(1996年):梅克内斯是穆拉比特人于11世纪建造的一个军事城市,在阿拉维王朝的缔造者苏丹穆莱·伊斯玛仪统治时成为国家首都(1672—1727年)。苏丹将梅克内斯建设成为一个雄伟的西班牙—摩尔风格城市,四周有高墙和巨门,是 17世纪马格里布时期伊斯兰风格与欧洲风格的和谐统一体。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1987年):是一组由高墙围起来的土制建筑,这是一处典型的前撒哈拉居民聚居区。在防御墙内建造有许多房屋,同时四周还有箭塔进行辅助防御。位于瓦尔扎扎特省的阿伊特·本·哈杜是摩洛哥南部建筑的经典范例。
索维拉麦地那(前身为莫加多尔)(2001年):位于索维拉省,是18世纪晚期防御城镇的典型代表,根据北非当代欧洲军事建筑原则建造。自成立以来,它一直是主要的国际贸易海港,将摩洛哥、撒哈拉腹地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连接起来。
非斯麦地那(1981年):位于非斯市,面积280 公顷。非斯城建于9世纪,那里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在13世纪至14世纪时,非斯代替马拉喀什成为马林王朝王国的首都。区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遗迹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其中包括伊斯兰学校、集市、宫殿、民居、清真寺和喷泉等。尽管国家的政治首都于1912年迁到了拉巴特,但非斯仍然是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
马拉喀什麦地那(1985年):位于马拉喀什省,面积 1107 公顷。马拉喀什于1070年至1072年由穆拉比特王朝成立,长期以来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北非到安达卢西亚,整个西方伊斯兰世界都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它有几处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迹,可追溯到那个时期:库图比亚清真寺、城堡、城垛、纪念门、花园等。后来的建筑瑰宝包括巴迪亚宫殿、尤素福神学院和萨阿德墓住宅和不眠广场。
得土安麦地那(以前称为Titawin)(1997年):又称缔头万城,在8世纪开始的伊斯兰时期,得土安城是一座具有特别意义的城市,因为它是连接摩洛哥和安达卢西亚的主要通道。在经过西班牙的再次征服之后,这个城市由遭到西班牙人流放的安达卢西亚难民重建,该城的建筑和艺术风格都非常有特点,深受安达卢西亚的影响。得土安城虽然是摩洛哥最小的阿拉伯人聚居区之一,但无疑也是最完整而且没有受到后期外部影响的城市。
马扎甘葡萄牙城(2004年):位于杰迪达市郊。卡萨布兰卡西南90千米处的马扎甘军事要塞是葡萄牙人16世纪早期在大西洋海岸修筑的殖民地,现在为杰迪达市的一个部分。1769年,该城被摩洛哥人夺取。防御工事及其城墙和堡垒具有文艺复兴军事设计的早期风格。保留下来的葡萄牙式建筑包括水塔和圣母升天教堂,带有晚期哥特式建筑的曼奴埃尔风格。葡萄牙城是葡萄牙探险者通往印度途中在西部非洲建立的早期殖民地之一,这里是欧洲与摩洛哥文化相互影响交流和融会的例证,这一点在建筑、技术和城镇规划方面均得到完美的体现。
拉巴特,现代首都和历史名城(2012年):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过去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西方现代主义交流的产物。这座城市包括从1912年到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保护区下建造的新城镇,包括皇宫、行政区、住宅和商业开发区以及游乐园等,还包括追溯到 12世纪的城市旧街区。新城是20世纪在非洲建造的最大、最雄伟、也可能是最完整的现代城市之一。旧的建筑包括哈桑塔(建于1184年)和阿蒙哈德城墙和城门,该古城为穆瓦希德王朝大首都的唯一幸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