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批评理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城市生态批评”(urban ecocriticism)是生态批评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是近年西方学界新兴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此前,生态批评虽然发展蓬勃,出现了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动物研究等多种分支领域,成为了文学研究界的“显学”,但是其研究对象多为文学中的自然书写及其对“荒野自然”的阐释,一直没有专门针对城市文学的研究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加复杂而明显,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生态批评研究该何去何从?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生态批评应运而生,尤其是在2013年后一跃成为西方生态批评界的新贵。

自现代城市出现伊始,城市空间中的自然环境在文学语境中长期处于被忽略的位置,这种忽略也导致了生态批评研究中对城市书写的探讨较少,城市文化研究对自然维度的探索也相对不足。城市文学书写由于对人造地理图景和人造产物的关注,常常被视作一种“反自然”的文学类型,导致城市文学与生态批评的交叉研究长期滞后。近年来,一直专注于“无人荒野”的生态批评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瓶颈期,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生态批评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方法,将环境研究、文化研究与城市研究联系起来,有助于生态批评突破自身的局限,建构起城市研究的维度,增强生态批评理论本身的生命力与代入感,更好地应对来自后理论时代的挑战。城市生态批评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造空间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自然书写的认知方式对理解城市现实的启发价值;以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文化与身份的塑造作用”[1]。换言之,城市生态批评致力于重新发现和认知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的概念进行反思与再定义,在城市文学和生态批评研究领域均打开了新的研究角度与阐释思路。

目前,国内尚未出现城市生态批评的专门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基本出自本书作者,可以说相比于西方学界展现出的热切兴趣,城市生态批评在国内学界尚属一个有些陌生的领域。因此,本书将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城市生态批评的话语背景、主要议题、批评路径与研究范式,思考这一批评话语如何有效地拓展了新世纪以来生态批评研究的阐释空间,以期为国内的同行研究者以及其他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城市生态批评是一种在城市化视域下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这一性质也决定了城市生态批评需要建立起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框架,其中包括生态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地理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多学科的理论背景是城市生态批评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也是研究者进行城市生态批评研究的难点所在。针对这一点,本书将采用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阐释方法,从城市生态批评的研究起源与概念假设切入,并结合近年来城市生态批评的具体批评实践,探讨城市生态批评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中的擢升与衍进。

具体而言,本书的内容共分为彼此联系紧密的五个章节,以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一章聚焦城市生态批评兴起的社会背景与历史视域,主要探讨了城市生态批评生成时所处的时代语境、文学背景以及城市生态批评产生的必要及必然性。城市生态批评与生态批评一样,都受到了现实世界中环境运动的直接影响,是一种现实指向极强的文学批评范式。如果说,环境运动是城市生态批评诞生的现实根源,那么环境运动所结晶孕育而出的环境文学,则是城市生态批评的存在基础与研究土壤。生态批评在西方学界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浮现过四次风格各异的发展浪潮,衍生出诸多重要而丰富的分支研究领域;同样,生态批评在我国研究界也已有十年以上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很多杰出的生态批评研究者与著作。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界,由于多重复杂的原因,城市生态批评作为生态批评的城市维度曾经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对研究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切入解读城市文学造成了困难,也不利于生态批评本身在城市化语境中的进一步成长。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批评的应运而生可以说既具有其学术必然性,也具有现实必要性。

第二章关注城市生态批评的理论源起,着重从城市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框架中梳理出五支主要的理论源头,为读者展现出城市生态批评理论的“骨骼”。城市生态批评既从属于生态批评研究,又具有城市研究的特色,是一种受到多种学术思潮影响的交叉研究。具体而言,本章认为社会学、文学批评、生态学研究、空间地理学和新物质主义这五个学科的理论话语为城市生态批评搭建起基本的学术基石,是城市生态批评研究获取理论滋养的主要源泉。其中,社会学研究是学界最早开展城市研究的人文学科,业已积累了诸多关于城市研究的成熟理论可供城市生态批评理论借鉴,而且社会学领域实际上也是城市生态批评最初的萌芽之地,指引了城市生态批评最初几年的研究方向;文学批评中关注的城市意象是作家想象中的城市空间,与现实世界中的城市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的表里两面,类似于在镜子内外的互相映射的两幅面孔,想象的城市与现实的城市之间的相异与相连是城市生态批评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生态学研究曾经对传统生态批评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如今新兴的城市生态批评研究也有重要的知识性启发,如一些城市生态批评研究中使用的术语便是来自于生态学或生物学研究,为人文学科增加了科学理性的不同魅力;空间地理学是空间批评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阐释“城市空间”的重要研究范式,城市生态批评对城市空间中各种存在之间关系的阐释及其空间位置内涵的阐释,都大大地得益于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支撑;最后,近几年席卷学界的新物质主义思潮对城市生态批评的影响非凡,新物质主义对“物质”所具有的活力的揭示从根本上支援了城市生态批评对人造空间与人造产物的关注与重视,其掀起的“日常生活研究”也有力地促使研究者更大规模地关注目前作为大多数人口居住地的城市环境及其内部涌动的各种力量。除了这五支主要的理论源头,本章在梳理城市生态批评理论源起与兴起逻辑的过程中,也将兼及文化研究、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相关话语背景对城市生态批评理论建构造成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影响。

在对城市生态批评的研究背景与理论来源有了清楚的认知之后,本书的第三章将探讨和界定城市生态批评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假设,以“荒野”“城市自然”和“自然”三个概念为代表,由点及面地展现出城市生态批评的基本假设与研究立场。其中,“城市自然”是城市生态批评特有的研究概念,也是对城市/自然的二元对立进行解构之后的产物。“荒野”和“自然”则是生态批评长期已有的两个研究概念与核心研究对象。生态批评最早出现在学术研究界的初衷,便是源于人们对荒野或曰自然的热爱与关怀。传统生态批评关注作家的自然书写,实际上这里的“自然”几乎可以等同于“荒野”,我们也称之为荒野自然。荒野自然的特点是纯粹、朴素而不受人类干扰,象征了大自然原初的活力与能量,更多强调的是其“荒”。随着城市生态批评的崛起,“荒野”的概念不再只强调表面展现出的“荒”,而是关注其内在所具有的“野”,由表面及至内里,对“荒野”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和提炼,这也是城市生态批评不同于传统生态批评研究的关键所在。同样,城市生态批评对“自然”的概念也进行了重新建构,进一步拓展了“自然”概念的涵盖范围与研究所指,尤其是将“城市自然”也纳入“自然”的关怀范围,展现出城市生态批评对二元论的消解以及对整体论的推崇。

第四章将集中讨论城市生态批评的研究路径,主要包括城市生态批评的研究特点、早期研究方向和当前热点问题等,旨在引导读者较为全面地把握城市生态批评的具体研究方法和可能的研究角度,为日后独立进行批评研究奠定基础。作为生态批评的一个分支领域,城市生态批评具有不同于传统生态批评的研究特色,这既体现在其独特而多元的研究对象上,也体现在其不一样的研究效果上,如城市生态批评在批评实践中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较强的代入感与共鸣性,更能帮助人们以周围环境为基准来建构地方感,发掘城市环境被忽略的生态之美等等,这些都在解读新意和阐释力度层面对研究者有所裨益。在读者对城市生态批评的研究特点有所了解之后,接下来本章会系统而全面地梳理西方城市生态批评从萌芽至今的研究视角的嬗变,包括如何从最初在社会学与政治学方面的昙花一现,发展至后来文学研究界的普遍回应与细化研究等,尤其是结合当今城市生态批评的一些研究热点与具体批评实践进行了分类和阐述,目的是为研究者尝试城市生态批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本章还会涉及到中国的非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在城市与生态研究方面的尝试。目前,城市生态批评尚未在我国学术界全面开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尽管并不在城市生态批评框架之下进行,却对城市与生态研究有所探讨的文艺批评类研究,其中以文艺美学等为代表。这些研究虽然在方法论层面与外国文学研究有较大差异,但是作为中国特色学派的代表,也可能为我们建构城市生态批评理论带来独特的启发。

本书的前四章集中关注与探讨了城市生态批评的理论层面的主要议题,第五章关注的则是城市生态批评的文本实践,即通过实际的文学阐释来展现城市生态批评的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探索城市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文本诉求,在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下将城市生态批评理论研究与文本实践相结合,帮助读者更加立体地理解城市生态批评的批评维度与可能的研究角度。城市生态批评并非一种“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纯思辨型文学理论,相反地,城市生态批评受现实问题的驱使而诞生,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指向性的文学批评方法。在具体的文本实践中,生态批评既适用于对文学文本的分析解读,也可以用于阐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甚至实际的城市规划案例。第五章以城市生态批评的文学阐释为例,援引了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沃尔特·惠特曼、现代主义作家卡尔·桑德堡与后现代主义诗人加里·斯奈德的作品,对这三位生活于不同时代、写作手法相异的作家的城市生态意识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索。此前,学界虽然对惠特曼、桑德堡与斯奈德都有许多的讨论,但是鲜有人从城市生态批评的角度关注他们的作品,而第五章中的文本分析将三人统一置于城市生态批评的框架之下进行审视,为读者展现出三位诗人作品中原本可能被人们忽略的内容,从侧面折射出城市生态批评作一种新兴的文学批评方法,可以如何让“旧”文本焕发出“新”活力。

总之,本书在理论层面和文本层面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生态批评的发展背景、兴起逻辑、核心术语、研究路径与实践案例,旨在城市化视域内重新审视生态批评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指出生态批评的研究视野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荒野文本与自然书写,而是应当转变以往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城市环境的传统认知方法,打破城市/自然以及自然/文化的二元对立,积极地将城市文本纳入生态研究的范畴内,意识到城市自然并非“缺席”的代言者。城市自然既不是“淳朴”自然的残存物,也不是激起回归荒野、远离城市之心的触景生情之物,而是一种具有独立价值的环境形式。在面临着严峻生态危机与迅猛城市化进程的当前,城市生态批评研究为我们展现出在城市中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可能性,也展现了城市的宏观结构、潜在的生态功能以及内外的生态变化,使城市书写的生态脉络逐渐明晰起来,揭示出现实世界中城市不为人所重视的生态面孔,让人们得以更加立体而多面地看待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诚然,正如城市空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关注城市空间及其生态意蕴的城市生态批评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嬗变。城市生态批评无论是在理论建构的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文本实践中,都非常重视与实际环境问题和时代特色相接轨,主张从现实世界中汲取经验与活力,可谓一种从现实世界中来,到现实世界中去的文学批评方法。因此,研究者不仅需要关注城市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及逻辑合理性,更需要将城市生态批评不断地应用于各种文本和案例实践中,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对城市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进行反馈和再建构,这种建构与再建构的不断循环既是城市生态批评研究的特色所在,也是其研究方法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的必要保证。正如任何城市社会活动都无法脱离其所发生的环境,环境也无时无刻受到来自城市的影响。城市与环境是不可分割,彼此影响的。随着人类纪时代的来临,人类的力量开始成为影响地球生态结构的核心力量,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生态批评对城市环境及其中各种生态关系的动态变化的关注与探讨,不仅是新世纪生态批评未来发展的必要一步,也是对现实世界中城市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寻与回应。


[1]Michael Bennett,“Urban Nature: Teaching Tinker Creek By the East River,”ISLE,Vol.5(Winter 1998),pp.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