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接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校培养人才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必须对接社会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 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重要的一条,就是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了亿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历史时期,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
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目前虽然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者的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地也确定了各自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这些战略,需要各级各类高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 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保证高校生存发展的需要。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要看人才培养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关系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毕业生适销对路、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上有良好的表现,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
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保证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高等教育的职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及自身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也有着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要求高校必须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很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学生培养难、成才难、就业难、创业难、发展难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二 要从五大建设上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什么是社会需求?简单地说,社会需求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条件;具体地说,社会需求就是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在内,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以及为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和要求而从事的一切活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社会需求的一个方面。既包括当前的需求,也包括长远的需求;既包括市场的需求,也包括计划的需求;既包括客观的需求,也包括主观的需求;既包括外延的需求,也包括内涵的需求;既包括人的需求,也包括物的需求。当前阶段,从具体方面讲,应当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上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当按照这五个建设的要求来具体谋划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数量、培养质量,具体组织实施培养计划。
(一)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需要培养能够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叱咤风云的科技领军人才和自主创新人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能源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实用性、生产经营性人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培养熟悉国际国内市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市场驾驭能力强、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企业管理经营人才;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需要培养现代财政税收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专业人才。
(二)政治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健全民主制度,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培养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的党政领导人才;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需要培养军事、国防、外交和国际事务人才;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需要培养造就能够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党务工作人才;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培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的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政法人才;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需要培养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民族工作人才,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人才,拥护党的领导、支持祖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侨务工作人才。
(三)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需要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人才;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需要培养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发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文学艺术、文化建设和管理人才;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培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民族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研究人才、文化经纪人才;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需要培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艺术创新人才、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人才。
(四)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掌握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社会保障人才;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需要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行业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掌握熟练知识和技能的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福利养老等行业的社会工作人才。
(五)生态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需要培养能源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需要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知识、技能和奉献精神的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需要培养熟悉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自觉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的气候变化研究和监测人才。
三 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科学确定目标定位
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使命,关系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不同类型的高校要立足于本校的发展实际,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确定自身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只有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才会有清晰的人才培养工作思路。要树立五个观念,包括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要着力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要着力深化专业设置改革。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做好社会需求调查研究和预测工作,对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二是要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课程质量监管制度和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三是要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四是要深化教育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加强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统一,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要从三个方面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包括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条件、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深化教学改革。
(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寻求定位、积累知识、增长才干,作出应有的贡献。要着重加强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三是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个人的成才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要广泛争取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多方面资源和政策支持,建立起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人才培养的格局。要积极组织召开由高校、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或行业协会参加的联席会议,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途径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问题进行研讨,加强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在人才培养与需求上的沟通与衔接。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争取行业企业的资源和支持,还要积极争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