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亚文化与县域青年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文化是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文化的核心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青年与文化有着复杂的关系,本书以县域青年的文化样态为“窗口”,探悉县域青年的流行文化“风格”,更易于贴近“主体”真实生活,深刻理解其“意义”世界。以民族志为主要研究方法,在“事实”呈现基础上,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分析框架,一方面深入挖掘县域青年的“态度”与“行动”背后的社会意义,勾勒出销匿在其亚文化“风格”中的社会分层图景,力图以他者身份阐述县域青年生活方式、心理特征、行为模式,进而构建弥合县域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畛域。

社会分层被视作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客观社会事实。借由社会分层的立场,讨论县域青年的文化“风格”,试图打破一个数量庞大、长期被忽略的社会青年群体作为“类”意义上的角色束缚,将县域青年作为社会分层延续的行动者。倘若仅止于个体性特征的描述,尚不足以理解隐匿在其背后深层的社会意义。

在城乡矛盾尤为尖锐的今天,拨开消费主义、精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有必要去体谅这个生活在城乡夹缝中的群体“各自面临的社会压力、风险和精神困惑……我们还应该善于洞察其中所投射出来的某些可以改良青年生活品质的希望和光亮”。光亮之一就是形态各异地浮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青年流行亚文化。青年流行亚文化是文化多样化的“实在”和“潜在”。

亚文化是本书进入县域青年历史语境和社会问题的入口,文化研究的责任既不是颂扬也不是激烈批评,而是提供未来想象。亚文化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不断发现或断言一切都是关联的、综合的;更是研究促使现实与理论充满复杂化的张力,并通过这种张力去介入和再造青年群体的亚文化问题,关注青年群体在未来会怎样,以及当下又是如何对未来予以筹划的,发出生命意义和共同体建设的追问。

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亚文化的后现代性,第二章县域青年的亚文化生产,第三章县域青年的亚文化认同,第四章社会对青年亚文化的刻板印象,第五章县域青年的发展需要,第六章流行亚文化对县域青年发展的影响。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亚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表征,从积极、综合、破坏向解构、枯竭的后现代性转变,而这一系列的文化表征,都是现代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后现代性的体现。

(2)亚文化的生产,我们看到年轻群体的成长并开始进入文化市场。而亚文化作为次主流,背后更多的是生产体系和认同体系的共谋。随着代际话语权迁移,如何避免县域年轻人视野普遍窄化以及与不同青年亚文化之间沟壑的加深。

(3)社会上部分人简单地把青年亚文化贴上暴力犯罪、色情诈骗、“宅”等标签,这是对青年亚文化发展规律的错误认知。以青年亚文化为棱镜,可以透视阶层、性别、城乡、地域、市场等社会结构因素对县域青年发展选择的形塑。要深层次分析亚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尤其关注在新媒介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引起的县域青年群体需求的变化。

(4)主流文化同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引领而不是批判,是对话而不是压制,是共识而不是限制。亚文化对青年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着正能量的支持和负能量的影响。如何使亚文化最大化地发挥正面作用,促进社会发展,帮助县域青年更好共享改革成果。

本书的出版由教育部2017年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阶层固化视阈下城郊农村NEET族成因机理及社会干预研究”(17YJA84000)、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中心”经费资助,特此感谢!要感谢的人很多,此处就不一一致谢。因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出。

黄勤锦

2020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