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秦“半两钱”
2.1.1 秦圜钱
应该说秦圜钱是秦“半两钱”的基础和雏形。
战国时期,秦国主要的铸币形式是圜钱。
从前文可知:就圜钱本身而言,分为有两大类:一是圆形圆孔,比较原始;二是圆形方孔(由圆形圆孔逐渐演变而成)。初期圜钱的穿孔比较狭小,以后逐渐变大。圜钱的正面铸有铭文,反面则无任何文字。
圜钱是由玉璧和古时的纺轮演化而来的。圜钱是沿用璧、环的专称来称其形体的。《尔雅·释器》中对圜钱有如下解释:“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谓之环。”文中的“好”是指璧、环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故环钱的穿孔也称“好”、自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也称“肉”。可见,圜钱与玉璧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过,在战国时期使用圜钱的诸侯国并不是只有秦。如果我们以圜钱钱体所铸的货币单位进行划分,其中以“两”为单位的即为秦国圜钱,以“釿”为单位的即为两周、三晋地区的圜钱,以传统货币“刀”为单位的即为齐、燕圜钱。
事实上,秦国在战国末期秦惠文王时,就在本国境内统一了币制,推行“秦半两”圜钱。从秦圜钱的单位和形状来看,此时的圜钱可以视作未来半两钱的前身。不过此时的“半两”和统一后的半两钱有明显的不同。最为直观的是钱文不同。战国时期秦国半两的钱文“半两”为大篆,统一后秦朝币钱文“半两”为小篆。相传秦币由宰相李斯所书。大概正式受所谓“名人效应”的影响,自秦以后的钱文大都出自达官贵人或书法名家之手,甚至在宋朝还出现过皇帝御笔亲书的“御书钱”。
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西方国家的货币钱文。我国古代货币上的钱文主要是用来说明面值的大小,或者说明时代特征,鲜少有其他图案的。而西方国家古代货币则经常可以见到动植物、人物肖像等图案。这种习惯甚至因袭至今。
2.1.2 秦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基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货币制度进行了改革,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货币法——《金布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颁布了货币改革令,“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币制。当时规定:黄金为上币,用于大额支付和赏赐;半两铜钱为下币,供日常市场买卖流通;对于以前六国的杂乱货币,一律禁用;对原来可作为货币的珠、玉、龟、贝、银器饰,不能作货币再用。由于黄金使用的范围较狭,半两钱使用广泛,实际上半两钱在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秦始皇的币制改革,统一了钱币的形制,明确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从而结束了战国币制紊乱的局面。
秦对货币的统一不仅是单纯统一了货币的外形——铸圆形方孔钱,还统一了货币的规格和比价,并立法以确保货币的流通。这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关于币材和形状
秦始皇改革了货币材料,在全国推行黄金、铜钱并行的复本位制。《史记·平准书》载:“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废除了原来的各种货币,如珠玉、龟贝等。其中:上币黄金按重量计算、支付,单位为“镒”;下币为圆形方孔铜钱,铜钱的法定重量是12铢,即半两,币文也是半两,单位也是半两,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虽然关于“秦半两”钱的具体使用时间和实际重量,学界说法不一,但笼统地看,这种方孔圆钱作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至于为什么采用这种形状呢?历来说法不一。最为常见的说法是:为了携带和使用的方便。此钱内有方孔可穿绳索。既方便计数,又不会导致钱币散失,还能减少磨损。另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不论怎么解释,秦朝的方孔圆钱都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货币。
不过,如果我们从政治角度考量“半两”钱的造型,可以认为该造型极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据《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秦代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秦“半两”流通到何处,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何方。而“半两”钱上的数字则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秦“半两”重十二铢(秦代二十四铢为一两),直径十二分(约3.2厘米),穿孔的边长各为六分(约1.2厘米),这些数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数。“六”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如此众多的“六”出现在钱币上绝非偶然,显然是古人一种思想内涵的体现。此外,从材料利用和制作工艺来看,“半两”钱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节省铸材,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而且中间的方孔便于固定锉修。这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材料利用和工时效率方面都有过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图2-2-1 秦半两
图2-2-1为秦半两的正反面造型。从图可见,作为秦始皇统一币制使用的“半两”钱,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钱文设计据说是由丞相李斯完成。文字布局严谨,笔画方折,雅卓刚健。“半两”钱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刚柔并济,静动结合,达到了匀称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2.关于货币兑换
秦始皇改革了货币的形状,推行秦国的方孔圆钱,废除了其他各国的刀币、布币、铜贝等钱。这种形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民国初年才被淘汰。
秦虽取消了珠玉、龟贝等实物货币,但是并没有取消布币的使用。从秦简看,秦以金、钱、布为流通货币。《金布律》规定:“布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这就一方面对“布”的规格做了具体要求,不合格者不得流通;另一方面又确定了货币的比价,即十一钱折合一布,若以出入钱来折合黄金或布,应按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进行。
3.关于铸造部门
秦始皇不仅对货币的质、量、形、用有明确的规定,而且集中了钱币的铸造权,严禁私人铸钱。按秦律规定:钱币由政府专门发行,严禁私人铸造。无论钱好坏,都应一起使用。否则,选择者连同列伍长不告发、吏检查不严者都要受到刑罚处罚。这些规定说明,秦代的确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货币,并充分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
实际上,秦半两在铸造技术方面并没有超过先秦各国的铜铸币,它的流通信誉是靠国家的法律来维护的。云梦竹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其实,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钱的时候就把钱币的铸造发行权掌握在王室手中了。秦钱不铸地名,正是铸币发行权集中的反映。秦始皇改革币制,建立了属于国家的货币铸造体系和专署国家机构,一方面废除各大小诸侯的旧币,另一方面严禁民间私铸,巩固加强国家的铸币权和发行权,这也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最重要的措施。掌握了铸币权,秦始皇真正地把经济握在国家的手中。中国古代货币在形式上第一次得到了统一,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也随之提高。
2.1.3 秦半两的购买力
战国后期到秦代的物价是很低的,正常的粟价每石大约只有几十个钱,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两就够了。可见当时物价很便宜,货币的购买力坚挺。有记载云:纵横家苏秦到燕国去,只要百钱即可。还有记载说,萧何多送了两枚秦半两给刘邦,刘邦就非常感激,以致后来为萧何增加了封地。
之所以出现秦半两购买力强的现象,一方面因为秦对货币铸造、发行管理得非常严格,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一个传说有关:秦始皇铸十二金人。
据说秦始皇为防备百姓造反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陈直在《三辅黄图校注》三辅黄图卷之一中给出了金人的具体重量:“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高三丈,钟小者皆千石也。”而铸金人的原因在《史记·索隐》按中,描述为:“(秦)二十六年,有长人见於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正义》引《汉书五行志》中则描写了金人的形象,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三辅黄图校注》引《三铺旧事》告诉了我们金人的位置:“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见史料中有关铜人的撰述非常之多,而且对于金人的称谓也很多,大概有以下几种:钟鐻、金人、钟、金狄人、翁仲、铜人等。
关于铜人的重量,据史料记载有这么几个数字:
①“重各千石。”
②“钟小者皆千石也。”
③“各重三十四万斤。”
④“各重二十四万斤。”
为什么会有四种貌似完全不等重的数字记载呢?
从现有衡器来看,对于提及如此巨大的“金人”,当时是不可能准确称重的,因此上述说法应该说是一个估计的数字而非确切数字。试想一下,首先十二枚铜人不是一样大,也不是一样重,小者千石,大者应该大于千石。这么大的铜人根本无法一一去称量。据此推测,千石之说显然只是泛指。其次,“金人十二”,就应该有十二个数字才对,而不是一个或者前文给出的四个。按照秦时期的重量单位计算:一石为一百二十斤,秦时的一斤约等于现在的256.26克,那么一石应为30.7512千克。如果按最小数字一千石计,折合为现在的30751.2千克,即30.7512吨;如果按二十四万斤计,合今61502.4千克,即61.5024吨;如果按三十四万斤计,合今87128.4千克,即87.1284吨。这就是说最小的一枚铜人重也在30吨以上,大的则在87吨以上。
根据提供的数据,大家可以粗略地估算一下,秦始皇耗费铸造“金人”所消耗的金属铜。在当时冶炼技术有限、铜开采量有限的情况下,势必影响铜钱的铸造数量。有限的流通量,也必然带来坚挺的货币购买力。
于是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因铜量稀少、铜价极高,货币铸量有限、用于流通即显不足,所以秦半两钱价值很高。西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但刘邦当皇帝时国家很穷,于汉初时曾发生“秦钱重(价高)难用”问题。于是便改铸了许多小钱,先后出现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货币。此时一两仍为二十四铢,但是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其名已不符实。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重不足1克,直径不足1厘米。汉还允民间私铸与郡国铸币,引起币制紊乱与通货膨胀,至汉武帝时期方大改币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秦半两这种圆形方孔钱,是秦始皇削平战国诸侯以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束紊乱的币制,而统一施行的钱币。这种外圆内方的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从而也就奠定了我国历朝铜钱的基本形式。虽然这种半两钱明确规定了具体的重量:十二铢。其实,它的重量并没有那么准确。虽说货币由王室专铸,但往往随时而变,轻重无常,大小不一。如果严格按照要求来度量,许多半两钱是不够标准的。可见,秦始皇虽然颁布了度量衡,但统一实施尚需假以时日。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就曾自铸秦半两大钱。秦始皇时半两钱直径为2.5~2.8厘米,重3~6克。但留传下来的实物直径也有大于4厘米的,最大的为6.8厘米,后者有人认为是假钱,有人认为是样钱。
总之,秦始皇为了统一大业所实施的措施是顺乎历史发展潮流的,是革命的、进步的。币制的统一,大大地便利了全国各地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它既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也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同时促进了辽阔疆域内经济共同体的形成。秦“半两”钱在体现皇权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效率观念。它集实用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