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读

第三、四、五、六章,分述了六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四个时段的绘画史。

六朝(222—589),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三国至隋之前,定都今南京(古称建业、建康)的六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共六个政权。

魏晋时期(220—420),指东汉瓦解后,三国至两晋时期,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西晋(266—316)短暂统一全国,“永嘉之祸”数年后司马氏南迁建都建康,史称东晋(317—420),此时北方是“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非汉族群)共前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也就是“东晋十六国”并立。是南北朝(420—589)的前一阶段。

南北朝时期(420—589)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帝位建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420—589)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581)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观三、四、五章叙述,时段和地域都有重叠交错,但叙事各有侧重。

第三章六朝绘画,侧重讲佛教传入之后对绘画的影响,道释一门兴起,信仰绘画繁荣。此一阶段玄学老庄思想兴起,崇尚清静,热爱自然,与南方山水自然之美相辅相成。绘画自前代侧重教化功用,而转为探索绘画自身审美诉求,绘画著述颇多,反映出这一阶段的文艺发展特点。士人在“五胡乱华”后“衣冠南渡”,南方一度成为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心所在。

第四章魏晋绘画,侧重历数自三国至东晋的历代绘画能手,三国曹不兴、诸葛亮、康僧会,西晋荀勖、张墨,东晋卫协、王廙、顾恺之、谢安、戴逵父子、王羲之父子等。再次强调“书画同途”,能书者多善画,可得画之妙处。(图5)点明这个时期绘画传统中,文人雅士、士族文人的传承作用,如王廙在两晋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以具体事例说明顾恺之在绘画传神论方面的建树。

第五章顺叙南北朝并立时期的画学建树及师承关系。陆探微以王献之“一笔书”笔法实践于画,由此产生“一笔画”法。南朝谢赫与他的重要评价标准“六法”的提出。张僧繇在佛画入华的极盛时期吸纳印度“凹凸”画法为“没骨”画法。特别征引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师资传授南北时代》关于此段时间内南北师资传授的论述。

第六章简述隋朝绘画,政治一统消除南北隔阂,并吸纳两朝书画高手。汉至隋之间绘画仍存有汉艺术之古拙,而写生技术大幅进步,实属唐画兴盛的过渡时期。杨氏即位后好尚翰墨之事,于东京观文殿收藏天下书画名作,皇家重兴礼教,绘像,重修宫室、寺观等各事于工艺、建筑、绘画都有大量需求,一度带来绘画、建筑的繁盛,也催生了名家辈出。但后因炀帝时期国家变乱,携带藏品南下之时皇家渡船倾覆,大半遗失,李唐建国后仅能得其半。

图5 快雪时晴帖 东晋 王羲之 24.2厘米×22.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