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代色彩实验对视觉艺术的影响
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色彩的实验探索层出不穷。60年代产生于法国,与视觉感知作用紧密联系的欧普(OPArt)艺术,又被称作“视幻艺术”或“视错艺术”,利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借助线、形、色的特殊排列引起人们的视错觉,从而使静止的画面产生炫目流动的动感效果,达到视觉上的亢奋。代表人物有法国画家维克托·瓦萨雷利(图1-15)、美国的约瑟夫·艾伯斯、英国女画家布里奇特·路易斯·赖利(图1-16)等。
图1-15 法国画家维克托·瓦萨雷利的视幻艺术作品。瓦萨雷利曾写道,艺术将会是“运动的、多维的以及聚集的……不能与科学分开”。
图1-16 英国女画家布里奇特·路易斯·赖利的光效应绘画
英国女画家Bridget Louise Riley(布里奇特·路易斯·赖利1931— )是光效应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亦被誉为“欧普艺术”的创始人之一。在赖利的作品中,线条和色彩都表现为一种线条律动的美感,并以反复的方式扩大这种律动的能量。这种光效既来自于画家个人的观察体验,对自然界光与色的敏捷的反应力,也得益于她对修拉(图1-17)点彩画技术与颜色的钻研。在修拉的色彩启示下,1966年赖利开始运用颜色达到新的光学效果,通过严谨地选色配色,以纯色、补色的并置来影响各个颜色被感知的明度,她也在树胶水彩画的研究中探索到色彩的交互作用,观赏者的视线很自然地随着并置的线条平行移动,并感受到色彩蕴藏的行为模式,或轻抚,或摩挲,用色彩的错觉联系艺术与自然,赋予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新的内容。
光效应艺术大量排列有规律的线条、图形与色彩,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中产生光效应现象与视觉魔术的效果,在作品形式上产生“视觉律动”,从而给欣赏者带来“心灵律动”。这种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视觉艺术与知觉心理科学之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用严谨的科学设计亦可激活视觉神经,通过视觉作用唤起并组合成新的视觉形象,达到与传统绘画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
“运动的视像”的理念在艺术探索中继续实验着。1922年,莫霍利·纳吉在德国包豪斯任教期间,创作了一台由马达带动的光线表演机(1922—1930),由许多发光的彩色灯泡组成,光线与运动取代体积的思想第一次在艺术创作中被提出来了。1950年,匈牙利艺术家尼古拉·舍弗尔(图1-18)继承了莫霍利·纳吉的这一创作思维,利用电动机把空间、运动、光三者统一了起来。舍弗尔借助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用金属制成一个抽象几何形雕塑,然后应用计算机系统和他所懂得的基础通讯理论,创造了被称为“空间动力学、光动主义”的艺术品《克罗诺斯》,这是他的“光动主义雕塑”的创作之一。这种探索继德国包豪斯之后在欧洲设计学院的实验教学中被引进、探索、深化,从而影响了设计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图1-17 新印象派画家修拉的《停泊的船只与树木》,1890年
当代对于光色关系的研究突破了二维限制,在更自由的空间里,以色彩与光学营造假象。纽约艺术家Justen Ladda(图1-19)即创造了一个这样惊人的视点,结合绘画、雕塑与光学的概念,经过种种细节的考量与精确的角度计算,使作品从远处看是三维立体影像,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平面的装置作品。
图1-18 尼古拉·舍弗尔(1912.9— )的《微光》,在蒙德里安的抽象构成图式的影响下,实验由旋转机械、音响设备和帷幕等手段组成的活动艺术
图1-19 当代纽约艺术家Justen Ladda的错觉艺术作品
工业背景下的20世纪艺术设计,色彩学涉及的颜料用材也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发展,颜色的表现方式也日渐脱离手工模式,转向借助先进的机器设备,产生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色彩效应。如20世纪50年代,萌发于英国艺术界的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来源于英文缩写“POP”,即流行艺术、大众艺术。在工业化的时代,人们聚集的现代都市,商品琳琅,消费日盛,城市的广告、杂志、电视、卡通漫画等宣传成就了波普艺术问世的契机。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鼎盛于具有浓烈商业气息的美国,并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商业文明。美国波普艺术家遵从“艺术应反映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应表现在艺术之中”这一反传统的艺术观念,他们强调日常可视物体作为一种更能让人理解的语言形式,是表现抽象精神世界的可靠手段。
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图1-20)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沃霍尔跨越使用绘画、印刷、摄影等不同手段,不断利用传媒、重复传媒。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他关注新媒介,并将其设计转化为与多元媒体设计的完美结合。
图1-20 《玛丽莲·梦露》,安迪·沃霍尔(美国)
在沃霍尔作品中,丝网印刷是他常用的完成作品的手段,而通过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简化而达到的色调分离则是他表达主题的常用方式。他把每一件作品都分离概括成不同的色彩层次,这些色彩层次又形成一个等级排列,而不同的等级层次又形成一个或几个严整形式构成的核心,加上对背景进行单色调处理,所以整个构架具有“完美性质”—不能再增加也不能再减少。经过精心的色调分离后完全略化了色彩之间的微妙变化,复杂的色彩通过高度的概括、取舍、归纳而变得简练,体现出他用色用形的果断。沃霍尔完全避免个人情感和传统艺术对于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依赖,一种毫无深度感和异乎寻常的平面化构成了沃霍尔作品的基本形式特征,这种独特的简化分离的表现形式和改变传统的创新思路,积极地引领了波普艺术及其之后的美学观念和艺术潮流。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是当代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她在个体的生理特性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不同于常见视角的新奇空间,这个空间里充盈着无穷无尽的圆(点)和线条,艳丽炫目的颜色重重叠叠,混淆了人们的视觉真相,得到了眩晕与迷惑的梦境。
1965年的装置作品《无限镜屋》(图1-21)中,草间弥生探索了无限空间的无穷魅力。草间弥生第一次使用镜子,这种能够反射光线与色彩的平面媒介重复出现在她作品中,试图给人一种无限的感觉,让观众忘却自我,伴随着草间弥生去开始她正在进行的自我消融的旅程。在她的装置作品中,所有物体表面上的彩色光点图形让空间和物体合二为一,色彩或者说色点成了作品统一的重要元素,在原本立体的空间装置上用色彩将其平面化;同时,她的色彩配合她的形式元素在她自己的世界里繁殖,并给予了我们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逃离现实的空间。《我在这里,却了无一物》(图1-22)是一个黑色的家庭室内环境装置,展示了一些日常家居和附属品。在草间弥生的装置作品中,脑中的幻象挥之不去,并且慢慢地变成一些非真实或者离奇的东西。这个房间和它所有的家具上都覆盖着荧光的斑点贴纸,它们在单色调的空间中营造出奇妙的闪光效果,犹如光源一般。
图1-21 日本波普艺术家草间弥生的装置作品《无限镜屋》
图1-22 草间弥生的作品《我在这里,却了无一物》
除去科技带来的文明发展,工业大生产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也包括大量工业废品、垃圾的产生与持续增长。大约在1960年,来自法国尼斯的年轻艺术家阿尔芒(图1-23)在巴黎塞纳河畔美术街的伊丽丝·克莱尔画廊举办名为“如火如荼”的“垃圾”展览,展厅里摆满一堆堆垃圾,他对搜集来的废弃的东西进行“扭曲”和加工,使之成为一件件艺术品。他将小提琴打碎,把雕像开膛,将椅子焚烧……将垃圾挤压、堆砌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色带或色块,重生出新的活力。而就在同一个画廊,伊夫·克莱因也举办了一次画展,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堵堵无饰的墙壁,他美其名曰:《空白》。克莱因还创作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蓝色——克莱因蓝,并以巨大的画幅表达了他所热爱的这种蓝色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深邃如未知的宇宙,悲伤如深深的海洋。克莱因对色彩的实验,为色彩注入了强烈的个人品牌意愿,在化工颜料制剂中调和出色彩的个人语言注释。而阿尔芒则用现成品的材料色彩集成为艺术色彩,增加了质感与语言的意义,利用电动压缩机将废弃的汽车外壳和其他部件变成雕塑作品的新方法。同时,也用废弃垃圾的现成色彩作为作品的“颜料”来源。评论家普遍认为,阿尔芒和克莱因是战后最激进的个人先锋派运动—新现实主义美术的奠基者,承认“在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他们两个发明了对工业生产过剩和哄抬物价的嘲讽美学”,是对消费社会所进行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图1-24)。
图1-23 阿尔芒的青铜作品《芝加哥1871》,长42厘米,宽19厘米,高75厘米
图1-24 1856年英国摄影师奥斯卡·雷兰德的摄影作品,它展示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摄影艺术对具象艺术的冲击,光线绘图的方式成为一种更为年轻的选择,也更容易展现出消费世界的物质过剩的场景
计算机艺术是指用计算机以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艺术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艺术创作。计算机艺术是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发展影响下产生的。60年代中期,用计算机显示和绘制图形技术已经兴起,有人试验用计算机绘制造型复杂的艺术性图案、绘画等初见成效;但另一方面,用计算机绘画需要掌握有关数学、计算机编程等专门知识和技巧,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设计绘画程序,而且调试修改也费力费时,因此发展缓慢。后来,在图形显示技术中广泛采用了光笔,使计算机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可以对图形信息的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的人工干预和修改,即时得到处理的结果,使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易于运用计算机,这就促进了计算机在动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的应用。
图1-25 像素画《伦敦》(上图)与《科隆》(下图),出自艺术团体eBoy,它是由几个艺术家组成的,成员包括Kai Vermehr,Steffen Sauerteig和SvendSmital。像素画在早期的视频游戏中非常常见,如今在手机游戏、图标创作和广告创意上也经常出现。
计算机绘画用计算机取代画笔辅助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图1-25)。绘画是由一些可以用数字信息表征的,由几何线条、像素、灰度和色彩等可视模式信息构成的一种造型艺术。通常使用键盘、数字化图板、光笔等可将画形模式信息输入计算机,艺术家可根据创作意图对计算机处理显示的画以人机交互方式随意涂改修正,直至认为满意后,便可由计算机以照相、印刷或录像等不同方式将所创作的画输出。用计算机可对几何图形信息进行位移、旋转、放大、缩小、变形、重复、对称、反射、涂色、修改等多种快速运算和加工处理,其表现出来的绘画能创作出用人工手法难以实现的一些艺术和特技效果。计算机绘画除在美术绘画中应用外,在织染图案、服装设计、建筑、遗传工程和广告等许多方面也得到应用。互联网的使用改变了艺术家对生活与人类世界的认知,也改变了艺术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提供给艺术家新的创作工具,还给艺术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新的能量。很多当代艺术家尝试借用互联网的新概念来创作当代艺术作品(图1-26)。
图1-26 《黑沙洲股市行星仪》(左图),奥东吉纳和波特韦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夜空中的星星代表的是他们所选取的各家公司,这些“公司”星星的亮点的消逝和闪耀取决于从互联网上得来的财政数据。而《世界的七个尽头》(右图)是托里亚斯·里赫伯格2003年的作品,从互联网上收集全球的天气信息,用气球的颜色和光线强度的形式记录下不同地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