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税收筹划的基本技术
税收筹划技术是指利用不违法和合理的手段使纳税人尽量少缴纳税款的知识和技巧。税收筹划技术可以分为减免税技术、税率差异技术、分割技术、扣除技术、税率差异技术、抵免技术、退税技术、延期纳税技术和会计政策选择技术。这些技术,除会计政策选择技术外,都是针对税制的各个要素的技术。
各种税收筹划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当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筹划技术时,必须注意各种税收筹划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1.5.1 减免税技术
1. 减免税技术的概念
减免税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又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款的税收筹划技术。
使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待遇,如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使纳税人从事减免税活动,如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等,可以免征增值税;使征税对象成为减免税对象,如购买债券,一般的债券利息要缴纳所得税,而国库券的利息可以免税。
一般来说,国家有两类不同目的的减免税:一类是照顾性减免税,对于纳税人来说只是税收照顾,是财务收益上的补偿;另一类是政策性减免税,对于纳税人来说则是税收奖励,是财务收益的取得。照顾性减免税往往是在非常情况或非常条件下才能取得的,只是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所以税收筹划不能利用其来达到筹划目的,只有取得国家奖励性减免税才能达到筹划的目的。
2. 减免税技术的特点
(1)主要针对税额进行筹划。减免税技术通过直接减小税额的方式来实现税收减免,主要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征率征收以及另定减征额等。
(2)适用范围狭窄。减免税是对特定纳税人、纳税对象的减免,这些纳税人或纳税对象必须从事特定的行业、在特定的地区经营、要满足特定的条件等,而这些不是每个纳税人或纳税对象都能或都愿意做到的。因此,减免税技术往往不能普遍运用,适用范围狭窄。
(3)技术简单。减免税技术节减的税额比较明确,一般不需经过复杂的计算过程。
3. 减免税技术的要点
(1)尽量争取更多的减免税待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争取减免税待遇,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获得减免税待遇。
(2)尽量使减免税期最长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减免税期最长化。许多减免税都是有期限规定的,减免税期越长,节减的税额就越多。
(3)减免税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这里的法律、法规是指税收法律、法规。减免税的纳税人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如必须按期、如实进行纳税申报。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1.5.2 分割技术
1. 分割技术的概念
分割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所得在两个或更多个纳税人之间,或者在适用不同税种、不同税率和减免税政策的多个部分之间进行分割的税收筹划技术。
2. 分割技术的特点
(1)针对税基进行筹划。分割技术通过使纳税人的应税基数不违法和合理地减少达到节减税额的目的。
(2)适用范围狭窄。一个企业分立为多个小企业,通过强行分割所得来降低适用税率,要办理重新评估资产、变更工商登记等手续,比较烦琐,还必须考虑到其他经济因素,因此,分割技术适用范围狭窄。一个企业将应税销售所得分割,分别记账的前提也是分别销售,如果不是分别销售,也不能分别记账。
(3)技术较为复杂。采用分割技术不仅要受到许多税收条件的限制,而且要受到许多非税收条件(如分割参与人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3. 分割技术的要点
(1)分割合理化。使用分割技术进行税收筹划,要特别注意的是所得或财产分割得合理。例如,将一个企业分为两个企业,以享受较低的所得税税率,还要考虑到分割后经济上的合理性,如控制力下降、管理费用增加、分割的手续比较烦琐等。
(2)分割不违法。把一个纳税人的应税所得分割成适用不同税种、不同税率和减免税政策的多个部分的应税所得,其前提是分别销售。如果工业企业将一个完整的产品化整为零销售,分开发票,分别记账,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纳税,则属于偷税行为。
(3)收益最大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企业尽量寻求通过分割能使节减的税款最大化的途径。
1.5.3 扣除技术
1. 扣除技术的概念
扣除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直接节减税额,或调整扣除额在各个应税期的分布而相对节减税额的税收筹划技术。在相同收入额的情况下,各项扣除额越大,应税基数就越小,应纳税额也越少,所节减的税款也就越大。
扣除技术一般采用增加扣除项目、提前确认扣除项目等手段。
2. 扣除技术的特点
(1)针对税基和税率进行筹划。扣除技术除直接减少税基外,还可以通过扣除项目的转移采用较低的边际税率。
(2)技术较为复杂。税法中的各种扣除规定复杂多变,如果采用扣除技术就要精通有关的最新规定和变化,将计算结果加以比较。
(3)适用范围较广。税法准予扣除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基本上对每个纳税人都是适用的,是对征税对象的一种必要扣除,几乎每个纳税人都能采用此法进行税收筹划。因此,扣除技术是一种能普遍采用、适用范围较广的税收筹划技术。
3. 扣除技术的要点
(1)扣除项目最多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更多的项目能够得到扣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扣除的项目越多,应税基数就越小,应纳税额就越少,因而节减的税收就越多。
(2)扣除金额最大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各项扣除额能够最大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扣除的金额越大,应税基数就越小,应纳税额就越小,因而节减的税收就越多。
(3)扣除最早化。在不违法及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各允许扣除的项目在最早的应税期得到扣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扣除越早,早期缴纳的税收就越少,早期的现金净流量就越大,可用于扩大流动资本和进行投资的资金也越多,将来的收益也越多,因而相对节减的税收就越多。扣除最早化,可以达到筹划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1.5.4 税率差异技术
1. 税率差异技术的概念
税率差异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利用税率的差异而直接节减税款的税收筹划技术。税率越低,节减的税额越多。
对于实行比例税率的税种,要注意税种常有多种比例税率。对比例税率进行筹划,可以从中寻求最佳税负点。
对于实行累进税率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主要是防止适用税率的爬升。
对于实行定额税率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车船税等,也可以通过筹划取得一定的税收利益。
2. 税率差异技术的特点
(1)针对税率进行筹划。税率差异技术通过寻求最低的税率来实现更大的筹划收益。
(2)技术较为复杂。采用税率差异技术节减税收不仅受不同税率差异的影响,而且还受不同的应税基数差异的影响。应税基数的计算很复杂,计算出结果后,还要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才能知道可以节减多少税款。因此,税率差异技术较为复杂。
(3)适用范围较广。税率差异普遍存在着,几乎每个纳税人都有一定的挑选范围。因此,税率差异技术是一种能普遍运用、适用范围较广的税收筹划技术。
(4)具有相对确定性。税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税率差异技术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3. 税率差异技术的要点
(1)尽量寻求税率最低化。与高税率相比,按低税率缴纳税款就能节减税款,而税率最低化能使税收筹划的收益最大化。因此,要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寻求适用税率的最低化。
(2)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的设立、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等的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到税率差异的影响。
1.5.5 抵免技术
1. 抵免技术的概念
抵免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税收抵免额增加的税收筹划技术。税收抵免额越大,冲抵应纳税额的数额就越大,应纳税额则越少,从而节减的税额就越大。税收抵免是指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税收抵免额,包括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抵免和作为税收优惠或奖励的税收抵免。
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抵免是指对纳税人来源于国内外的全部所得或财产课征所得税时,允许以其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或财产税税款抵免应纳税款。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作为税收优惠或奖励的税收抵免是指对纳税人符合国家鼓励性政策的投入项目允许按投入额的多少抵免部分或全部应纳所得税额。例如,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属于避免双重征税性质的税收抵免,对于纳税人来说是指在已纳税的情况下避免了重复纳税,同时还要受到抵免限额的限制,不能利用其达到财务收益最大化的筹划目的,只有取得国家奖励性税收抵免才能达到筹划的目的。
2. 抵免技术的特点
(1)针对税额进行筹划。抵免技术直接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2)技术较为简单。税收抵免项目较少,计算较为简单。
(3)适用范围较宽。抵免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不是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纳税人的优惠。因此,抵免技术适用范围较宽。
3. 抵免技术的要点
(1)抵免项目最多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更多的抵免项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抵免的项目越多,冲抵应纳税额的项目也越多,应纳税额就越少,因而节减的税款就越多。
(2)抵免金额最大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各抵免项目的抵免金额最大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抵免的金额越大,冲抵应纳税额的金额就越大,应纳税额就越少,因而节减的税款就越多。
1.5.6 退税技术
1. 退税技术的概念
退税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税务机关退还纳税人已纳税款的税收筹划技术。在已缴纳税款的情况下,退税是退还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所退税额越大,节减的税款也越多。
退税技术涉及的退税主要是出口退税和税务机关退还纳税人符合国家退税奖励条件的已纳税款。例如,我国对出口属于增值税、消费税的产品,除特定出口不退税的产品外,在国内生产环节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税款,报关出口后应按退税办法计算应退税款。
2. 退税技术的特点
(1)针对税额进行筹划。退税技术减少了纳税人实际负担的纳税额。
(2)技术有难有易。出口退税技术比较复杂,其他的退税技术相对较为简单。
(3)适用范围较小。退税一般只适用于某些特定行为的纳税人,因此,退税技术适用的范围较小。
3. 退税技术的要点
(1)尽量争取退税项目最多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更多的退税优惠待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退税的项目越多,退还的已纳税额就越多,因而节减的税款就越多。
(2)尽量使退税额最大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各退税额最大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退税额越大,退还的已纳税额就越大,因而节减的税款就越多。
1.5.7 延期纳税技术
1. 延期纳税技术的概念
延期纳税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而取得相对收益的税收筹划技术。因为货币存在时间价值,延期纳税就如同纳税人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可以在本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再投资,将来可以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或者可以减少企业的筹资成本,相对节减了税收,取得了收益。
例如,企业所得税采取“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征收,企业在预缴中少缴的税款不作为偷税处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预缴方法。又如,我国规定,境外进入免税区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后在免税进入保税区的货物运往非保税区时,再照章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如果保税区生产的产品,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运往境外,则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从该规定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延期纳税。
2. 延期纳税技术的特点
(1)针对税额进行筹划,延期纳税技术推迟了税金的缴纳。
(2)技术复杂。运用延期纳税技术需要对纳税人的预期应税所得进行测算,计算较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3)适用范围宽。延期纳税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纳税人,适用范围较宽。
3. 延期纳税技术的要点
(1)延期纳税项目最多化。在不违法并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更多的延期纳税项目。在其他条件包括一定时期纳税总额相同的情况下,延期纳税的项目越多,本期缴纳的税款就越少,获取的货币时间价值也就越高,因而相对节减的税款就越多,筹划的收益就越大。
(2)延长期最长化。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争取纳税延长期最长化。在其他条件包括一定时期纳税总额相同的情况下,纳税延长期越长,由延期纳税增加的现金流量所产生的收益也就越多,因而相对节减的税款也越多。
1.5.8 会计政策选择技术
1. 会计政策选择技术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技术是指在不违法和合理的情况下,采用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减轻税负或延缓纳税的税收筹划技术。
会计资料是许多税种确定应纳税额的基础。所得税等重要税种的应税基数,往往是根据财务会计核算结果并加以调整计算出来的。例如,企业所得税的应税利润就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差异项目金额计算出来的,对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都是按照财务会计处理结果计算应税所得。
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核算出来的结果会有不同,不同的结果会对纳税人的税负产生影响,甚至有较大的影响。
(1)存货计价。如果多计期末存货成本,必然会降低本期销货成本,夸大本期收益。此外,多计本期期末存货成本,又会增加下期期初存货成本,从而使下期的销货成本提高,降低下期的收益。如果相反,则会导致另一种结果。由于存货计价对企业的收益和应税所得额均有直接影响,会计制度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又有多种。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利润和纳税多少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可选择一种使其税负较轻的方法。在预测购进货物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在预测价格较稳定或者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加权平均法;在价格变化不定且单位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
小案例
美国废“后进先出”会计方法议案遭反对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傅利斯(Bill Frist)2006年4月28日在一项能源议案中曾提议,废除“后进先出”的会计记账方式,是为美国人提供100美元的减税优惠的融资措施之一。此减税旨在帮助美国消费者抵消油价高启的影响。该议案立刻遭到了石油公司及其他一些行业公司的反对,原因在于该举措将导致对这些公司多征税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并将导致会计政策的不确定性。新记账方式一旦实施,将影响很多领域的公司,特别是零售商和制造业厂商。在反对压力下,傅利斯表示,拟撤销此前的议案。
(2)折旧计提。对企业来说,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时间有早晚之分;其次,不同的折旧方法造成的年折旧额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率制度下纳税的差异。企业要在国家有关折旧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力图降低税负,增加企业税后利润。
一般来说,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多计折旧,加大企业初期成本而减少利润,从而减轻企业前期所得税负担,将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时间大大推迟,因而企业可以提前取得部分现金净收入,促进资产的更新改造。企业推迟缴纳的所得税,可以视同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这对企业是有利的。但是如果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加速折旧法就不见得是最好的折旧方法。因为加速折旧使企业利润集中在后几年,使企业后几年的利润与前几年形成明显的差距,导致后几年必然要承担较高的税负,从而使企业纳税额增加,税负加重。企业使用直线法,使摊入成本费用的年折旧额基本相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企业某几年利润过于集中,而其余年份利润骤减的不利情形,使纳税金额比较小,税负比较轻。至于用哪种方法更符合企业利益,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经过计算、比较而定。
(3)费用列支。企业应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列支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这样才能缩小税基,减少所得税。
① 要使企业发生的费用全部得到补偿。国家允许企业列支的费用,可使企业合理减少利润,企业应将这些费用列足,如按规定提足折旧费、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否则,会减弱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缴纳一些不需缴纳的税金。
② 要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对于一些可预计的损失和费用,企业应以预提的方法提前计入费用。
③ 对于税法有列支限额的费用尽量不要超过限额,对超过的部分,税法不允许在税前扣除,要并入利润纳税。
(4)营业收入的确认。营业收入不仅是企业计算缴纳流转税的直接依据,而且也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不同的结算方式,企业确认销售收入的时间不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采用现销方式,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凭据的当天确认销售收入;企业采用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方式,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确认销售收入;企业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按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确认销售收入。因此,企业可根据产品销售策略选择适当的销售收入确认方式,尽量推迟确认销售收入的时间,从而推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2. 会计政策选择技术的特点
(1)技术复杂。运用会计政策选择技术要经过复杂的预测和计算,计算出结果后还要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才能大致知道可以节减多少税额。
(2)适用范围较广。会计政策选择技术适用于所有的纳税人,不是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纳税人。
(3)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运用会计政策选择技术必须考虑纳税人的其他经营目标,节减税额的目标是从属于生存、发展和获利的企业目标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例如,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为了实现盈利或保住配股资格,即使多缴纳所得税,也要选择有利于增加收入、减少成本费用的会计政策。
3. 会计政策选择技术的要点
(1)注意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的差异。财务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类。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个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因此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时间性差异是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若干期间内能够转回。因此,会计政策选择技术利用的是时间性差异。
(2)注意税务规定对会计政策选择的限制。例如,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若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