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之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记德艺双馨教授王镇恒

王镇恒教授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茶人、老师、学者和领导。他德才双馨,治学严谨,甘为人梯,堪比红烛。他执教事茶、撰文著书,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王镇恒教授1930年9月3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市永昌镇新城村的一个医生家庭。出于对茶叶的兴趣和对茶农生活的关心,1950年,他报考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立志献身茶叶科学事业。1952年7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徽省农业厅工作,后被派去六安实验茶场担任技术员。他通过扎扎实实的生产实践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六安地区的茶叶生产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总结出丰富而实用的茶园管理和茶叶栽培技术经验。他发表在1955年第10期《六安农业专刊》上的《六安地区茶叶栽培技术经验》的论文,总结了茶农长期以来对旧茶园改造的成功经验,一是改土,二是改园,三是改树。改土的具体措施有:用树枝或玉米秆沿等高线打桩,修成拦土坝,以防止表土流失;对土层特别薄的,添加客土,把塘泥和林间表土,挑运到茶丛周围;通过丛间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加厚了肥沃的耕作层。改园的具体措施有:补缺增棵,增加茶园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坡筑梯,凡是水土保持不好的茶园,通过把坡地改为梯田,改变自然地貌,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改树的具体措施包括台刈、重修剪、轻修剪、以采代剪等几种不同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树栽培尚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包括老茶园改造、茶树良种、树冠培育、培训人员等关键性问题。他总结的茶叶栽培技术经验对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王镇恒先生长期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学农爱农,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对学生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视学生如子女。他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众多英才,桃李满天下。他的60年执教事茶生涯,奠定了他作为师者的崇高地位。他主讲茶树栽培学、茶树优质高产理论等课程,1983年起,他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他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创办机械制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茶业科技、教育、生产、经营人才。他在《茶业人才培养与实现茶业现代化》中提出了“办好教育,办活教育”的真知灼见(见《王镇恒茶文选集》第293页)。他在《对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计划几个问题的改革探讨》中提出了“教学、科研、推广是高等农业院校三项基本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培养“既有理论又会实践的全面人才”,“探索中国式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路子”(见《王镇恒茶文选集》第300页),为发展我国的茶学教育乃至高等农业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位学者,王镇恒先生对茶叶科学有深入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有丰硕的成果。他长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在执教的同时,积极开展茶树栽培、解剖、生态、生理的研究。他是我国早期茶树解剖学研究学者之一。他的论文《茶树叶片内部结构的研究》和《茶树根的内部结构研究》获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他对茶芽、叶片、茶根、茶花、茶果、茶枝、茶籽以及胚胎、茸毛的内部显微结构的研究,为茶树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他主持编写的第一本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教材《茶树生态学》,为茶树生态学这门新型茶学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主要著作有《茶树栽培学》《茶树生态学》《英汉茶业词汇》等。他先后多次赴日本、英国讲学、访问,进行学术交流,也曾接待来自法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我国台湾茶叶界同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1984年,王镇恒先生获英国科技中心授予的世界农业科技名人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镇恒先生同时还是一位领导,他曾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副主任、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他既是教授,又是校长书记,承担着“双肩挑”的职责。作为师者,他能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作为领导,他能运筹帷幄、统筹兼顾。他历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顾问、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领导职务。特别是作为茶学高等教育的领导,王镇恒教授十分注重科教兴茶和教育为生产服务。他在《茶业产业化与茶学高等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对当地的茶业及茶叶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使茶叶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共同体”的构想(见《王镇恒茶文选集》第328页),这对我国的茶叶生产经营走出一条茶业产业化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为此,他提出了推行茶业产业化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完善茶园承包责任制,逐步改变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方式,让更多的茶园由善经营、懂管理的茶叶大户承包经营,以提高茶叶集约化经营程度。二是培育龙头企业,组建经营集团。龙头企业可以是茶叶企业,也有的是茶叶股份合作社、茶叶专业市场、茶叶行业协会等。三是依靠科技进步,重点组织推广新技术。主要是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产品多元化,茶叶机械化,商品名牌化,从而推进茶叶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王镇恒教授认为,推进茶业产业化要与科教兴茶相结合。他说:“科教兴茶,关键在于人才。高、中、低茶学教育与各种茶业职业技术教育肩负培养茶学人才重任,尤其是高等茶学教育站在茶学教育的前沿,为了培养能适应21世纪茶业发展的人才,茶学高等教育总的方针是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除此之外,还需培养初、中级茶业科技人才,使之形成一支高、中、低结构合理而宏大的茶业科技队伍,为实现茶业产业化、为科技兴茶提供人才保证。”王镇恒教授关于科教兴茶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促进高等茶学教育和茶业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工作之余,王镇恒先生还长期深入安徽黄山茶区、大别山茶区等茶叶生产一线科技扶农。他多次到歙县、石台、旌德、宣城、青阳、六安、金寨等县市,深入茶园、茶厂、茶市,向茶业技术干部及茶农传授茶叶技术,并帮助金寨县等贫困县地区发展茶叶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使科技扶贫取得成效。他与歙县科委合作,在黄山绿牡丹花形特种茶基础上,研制成“海贝吐珠”和“锦上添花”两个新名茶,获得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各国,经济效益显著。

王镇恒教授极力推崇“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繁荣昌盛”。他认为“针对国内消费茶叶潜力大以及茶叶是21世纪最具魅力的保健食品的特点,宜加大茶文化的活动深度和广度。办好茶叶博览会、名优茶交易会、茶叶节”。建议“在社会上开办知识讲座,搞技术培训,办茶馆传播茶艺与城市社区结合、与精神文明结合,提倡积极向上的茶人精神,建设新茶学,扩大省内外、国内外交流,发展茶旅游,筹建茶业博物馆。”他执教事茶、科技兴茶,为振兴中华茶业披肝沥胆,为繁荣我国茶文化不遗余力,展现了崇高的茶树风格——这就是茶树的扎根大地、奉献绿叶、造福人类、永葆青春的特有品质,并以一生事茶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茶人精神。这种茶人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上海市茶叶学会顾问刘启贵先生高度概括的“爱国、奉献、团结、创新”精神。王镇恒教授不仅热情倡导茶人精神,而且努力实践茶人精神,他不愧为茶人精神的光辉典范。正如上海市茶叶学会副秘书长胡舜龄在该书首发仪式上所说的:“我们要学习王老爱国奉献、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王老的为振兴中华茶业、献身茶学教育事业、艰苦探索精神;学习王老的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的敬业精神;学习王老对工作热情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对茶叶事业无私奉献的茶人精神。”我们茶界为有王镇恒教授这样的茶人而骄傲、自豪和庆贺。

王镇恒教授退休后仍继续发挥余热,乐为茶业奔忙,积极支持和参加茶叶学会的各项活动,依然展现出一位老茶人的特有风采。他担任了六安市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技术指导,经过三年多开发,研制成“华山银毫”名茶,精品茶每500克有芽尖17万个。他帮助金寨县开发研制成“金寨翠眉”名茶,获得农业部优质产品奖、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远销海外,备受青睐。他十分关心家乡温州的茶叶发展,提出了“温州的茶叶应做好‘早’字文章”的建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温州早茶,奠定了“浙江茶叶第一早”的重要地位。他还经常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文章,他在《上海茶业》2012年第1期上发表了论文《中国红茶的历史与加工制造》,继续为我国茶叶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我与王镇恒教授相识于1980年。当年我因报考安徽农学院制茶专业研究生之事曾经和他通过信,他一一回复,耐心指教,使我感激不尽。不久,我带着军天湖茶厂的新创名茶“天湖凤片”到合肥参加安徽农学院组织的名茶研讨会,又见到了王镇恒教授,他十分支持我们的创新精神。后来,《天湖凤片简介》一文在安徽《茶业通报》上发表,引起较大反响,扩大了影响,并载入了全国著名茶学教授陈椽先生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编》一书。80年代初,我为军天湖农场“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课题到安徽农学院请陈教授写鉴定。其间,我又见到了王镇恒教授,他是茶树栽培专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舞。这个课题受到王镇恒教授的支持,又有陈教授的亲笔鉴定,达到程序上和实体上的要求,并最终获得了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这三件事,体现出王镇恒教授和蔼可亲、提携后辈的人格魅力,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

(原载《上海茶业》2013年第1期;另载安徽省茶叶学会《茶业通报》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