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口罩的文化密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却让口罩大显身手。这件原本在人们生活中存在感不强的小物件一下子C位出道,摇身一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口罩,不仅是每个人保护自己与家人的防护用具,甚至还是人们行走江湖、接触社会的必需通行证。其实,戴口罩是一个既满足利他性又满足利己性的举动。一方面,这是个人社会责任感和保护他人意识的彰显,无疑对公共卫生和群体防疫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佩戴口罩不仅保护自己的健康,还可以使个人免受同辈的压力——与勤洗手相比,戴不戴口罩一目了然,自己的行为会被更多人注意,“不戴口罩就像出门没穿裤子”。由此,口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卫生防疫装备,还是一件具有显著社会文化属性的物品,隐藏着诸多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基因与密码,值得我们对它重新审视与思索。
毋庸置疑,从功能属性上来看,口罩最重要的用途依然是医学防护。在病菌容易传播的地方,佩戴口罩是免受外部病菌入侵或气味侵扰,从而保护身体健康的必备之物。当然,对于今天大多数普通的中国人而言,关于口罩的记忆往往要追溯到2003年“非典”疫情(SARS)以及近些年冬季出现的雾霾天。然而,口罩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显赫的位置:由于新冠病毒具有的强烈传染性,口罩瞬间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抢手货和硬通货。平时少有人问津的口罩,片刻间变成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当国内一“罩”难求时,许多海外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自发组织起了“扫街”买口罩行动,采购了各种款式的医用口罩邮寄回国;当全球口罩紧缺时,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又为世界各国支援了大量口罩。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围绕口罩的趣事,比如捐赠口罩时的诗词寄语、佩戴和摘掉口罩的方法辩论、口罩与时尚穿搭指南等。大街小巷,网上网下,人们纷纷仿佛炫耀般地讨论着关于口罩的各种话题。如果让全民选出一件2020年最受老百姓关注的生活物品,那一定非口罩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