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保温
学习目标:
研究哪些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
实验简介:
学生通过测试不同材料对烧杯中热水的保温效果,研究哪种材料的保温性最佳。水温要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以便观察温度的变化。
前期知识准备:
学生应当会使用温度计或者数据记录仪。
科学背景知识:
烧杯中的热水会因为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过程而损失热量。热是一种只能单向传递的能量——从热的区域传到冷的区域。在热传导和热对流中,粒子发生碰撞时导致热能从“热”粒子传到“冷”粒子上。在热辐射中,热能以红外线辐射的方式被转移,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隔热体能阻止或减缓热能的转移,有些材料能防止热传导和热对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这些材料中往往有密封的空气泡,例如聚苯乙烯。空气,尤其是密封的空气泡,是一种很好的隔热体,因为它的粒子间距非常大。其他材料如箔纸,能防止热辐射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因为它们能把热量“反射”回热源体。
国家课程对接:
■一年级课程:日常材料
——描述各种日常材料的基本物理属性。
■二年级课程:动物,包括人类
——认识到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有些变化会给生物带来威胁。
■二年级课程:日常材料的使用
——识别并比较各种日常材料的用途及其适用性,包括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砖、石、纸和硬纸板等。
■五年级课程: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根据硬度、可溶性、透明度、传导性(导电和导热)、磁性等物理属性,对日常材料进行比较和归类。
所需材料:
■各种测试用的材料,如布料、锡纸、脱脂棉、报纸、棉纸等。
■烧杯。
■温度计或者数据记录仪。
■橡皮筋。
■定时器。
■水。
安全及技术注意事项:
■监督学生使用热水,本实验不需要开水,热水龙头的水就足够了。
■确保烧杯没有被打翻的危险,特别是放入温度计的时候。
■做实验时学生应该站着,如果热水溅出,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实验方法:
教师准备工作:
准备实验用的各种材料,尽量保证它们大小一致。这是一个“公平”测试,所以要鼓励学生思考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
学生任务:
1. 从老师给的材料中选出一种,把烧杯包裹住,尽量用材料均匀地包住烧杯,用橡皮筋固定。
2. 往烧杯里倒入热水。
3. 测量水温并把结果记录在实验表里。
4. 开始计时,每分钟测量一次水温,连续测5分钟。
5. 用其他材料重复实验。
数据收集:
差异化实验:
■降低难度:每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对有些学生来说可能有点困难,可以用数据记录仪按照设定好的间隔来自动测量和记录水温。
■提高难度:学生可以研究保温材料是否也能让冷的物体保持低温,例如用它们包裹装满冰块的烧杯,并比较两种实验结果。
备选问题:
■哪种材料保温性能最好/最差?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认为为什么这些材料是好/差的隔热体?
■哪种衣服通常会设计有良好的隔热功能?
拓展任务:
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和隔热服的概念相联系,看看这种衣服还需要什么附加功能。例如,脱脂棉是很好的隔热体但它不防水,学生可以想想怎样才能做出一件合适的隔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