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特色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突飞猛进,这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应该有更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不应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上,而是要有所拓展和突破,真正把握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从而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所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等,即人可能开发、滋生各种能力的潜能因素、条件以及身体与心理的基本素质。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据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全部著作(已出版的中译本)中,提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地方共有近50处,列宁在其著作中提到这个问题的地方有9处。他们的表述基本上一致,都是指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做出全面规定。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各方面能力尽可能地和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的发展。

二、素质、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长和发展的。人一出生就在为自己的生存,也为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千方百计地追求自己的发展。马克思说过:“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他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这说明,社会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又取决于自由个性的发展,即人的各种能力因素(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具有的综合素质基础上的,人的素质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发展又对人的素质的提高提出了要求。支持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素质条件的就是教育。教育的根本功能就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将人的素质的提高作为思考和实践的主题,正是教育的自觉意识的表现。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该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提出,正是新时代的人们对全面发展做出的切合实际而又非常理智的选择。但是,我们提出素质教育是否排斥和否定知识教育呢?当然不是,正如人们所熟知的一句西方格言“空袋子难以直立”所蕴含的道理一样,知识也是我们精神成长和人格强健必不可少的。无知必然无能,贫乏必然平庸。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获取知识。我们认为,如果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获取知识,那么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将前景黯然。其实,学习知识只是人类成长历程中必经的一个过程,知识也是我们的精神成长所必须获取的养分,我们真正的目的在于创造,知识是激活、唤醒我们内在巨大潜能的火种。“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而素质教育正是总结了前人的教育经验,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类提出素质要求,以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人的创造性精神的造就,离不开深厚的知识基础,如果离开了知识,创造性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校教育是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相对素质教育来说,这种教育是人生接受的集中教育,只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横截面。这一时期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人的各种能力进行教育和挖掘,但是教育的目的和举措都只限于接受学校教育时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对受教育者带有塑造性质。这一时期的教育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得到一生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因此,学校教育阶段只是人接受教育的一个奠基阶段,学校教育只能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全球化的信息网络被引进教育、教学领域更是大大拓宽了教育、教学中的主体的多极思维,学生借助互联网进行学习,因此他们的认识过程也就呈现了全球性的特征。如何来认识这种关系决定的人认知发展的新特性,更是成为当今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总之,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以往教育中的教育观念、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做出新的审视,我们只有建立新的教育观,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才。

当代教育所要形成的教育体系,其基本特征就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的的,这种人的素质的培养包括:第一,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一切教育思想的灵魂。它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教育者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第二,对每个教育主体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这是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教育,包括历史、社会、自然、心理、语言、艺术、审美、创新能力等学科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第三,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纵向发展的教育,它不局限于学校教育,更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这种教育的本质是“助长”“激发”“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塑造”“授之以鱼”。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五届大会向成员国提出的思考和行动的主题之一。素质教育是这些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并在不断完善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应该说正是在终身教育这一理念引导下的基础教育观。终身教育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点。我们不能忽视基础教育在知识传播上的功能及其服务的范围。在基础教育领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初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思维品质,具有一种探索、研究、发现和创新的初步能力。

综上所述,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一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人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全面发展的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最随意的发展。其本质特征集中于差异性(个体性)和主体性。然而,实践中人们往往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即全体人同样发展的“统一发展”和每个人每个方向都同样发展的“全面发展”,片面强调发展学生的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全面发展的内涵,特别是作为教育基础的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受教育者成长因素的发展,尤其是内在品质、潜在能力、身心健康、创造性思维等素质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