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善鸿讲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四章 天眼见道

你听说过开天眼的人能见到鬼神之类的说法吧?实际上,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来说,那是走了魔道。如佛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相非相,既见如来。大部分时候,人类习惯于借助肉眼所见的有形事物进行思考,对一个无形的事物进行思考,对于我们来说很困难。若能学道、悟道,如果能洞察遍布一切的大道,才真是开了天眼。

可大道无形,我们的肉眼实在是无能为力。老子也深知这一点,因此花费了不少语言来描绘大道,来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个抽象的但又是离不开的神秘的力量——道。

【经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释意】

这神奇的大道啊,你看它吧,却看不见,这就叫作“夷”;你听它吧,又听不到,这就叫作“希”;你想触摸它吧,却又摸不到,这就叫作“微”。

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绵延不绝却又不可称名,周而复始地运动,一切又都会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

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是认识“道”的法则。

【核心要义】

道的形状。

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