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闻奖作品赏析(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顺口溜形式宣传相关政策法规,总结打工心得,传授求职诀窍,讲述讨薪方法

纳雍农民自编打工“兵法” 赠乡亲

作者_周春荣 编辑_黄莉

本报讯 贵州复临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纳雍县农民讲师罗俊华自编《打工“兵法”》赠送打工老乡。打工农民看了后,都觉得“很有帮助”。

罗俊华是个地道的农民,曾在外打工多年,对农民工维权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和体会。

编印《打工“兵法”》,始于他在故乡的一次巡讲。

去年5月的一天,罗俊华回到他的故乡化作倮都村。这次,他不是探亲,而是巡讲,与老乡们一起讨论打工遇到的问题。

前来听讲的人不是太多,因为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一群老年人留守在山旮旯里。

倮都90%是苗胞,开始巡讲时,罗俊华用汉语。

讲到一半,一位年轻小伙跑到他的跟前,说:“大哥,大家都是苗族,你就用苗话讲,大家容易听懂,还很亲切。”

于是,他改用苗语提问:“外出打工拿不到钱怎么办?想回家辞不了职怎么办?”

刚提出这个问题,倮都的老乡们一个个喊道:“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过去外出打工,要不到钱就丢了,辞不了职,还要丢一个月的押金。”

几位小伙子告诉罗俊华:“大哥,真希望你能陪我们一起出去打工,外边的厂太黑了,经常欺压我们农民工,要是有你陪在我们身边,他们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罗俊华告诉他们:“你们记下我的电话号码,有事就找我。你们一定要记住人民政府时刻都在你们身边。”

倮都村村民杨发书在上海一家无证照的废纸品包装厂打工,被机器弄断了腿,但杨发书连老板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想要申请劳动仲裁也无法。

巡讲结束后,罗俊华找到杨发书,指点了几招。

杨发书高兴地说:“大哥,你在外面不光会办厂,还特别会帮助我们打工农民!”

罗俊华也曾在外打过工,深深了解农民工在外谋生的艰难,而在授课过程中,他更感受到许多农民工需要帮助的迫切愿望。

于是,罗俊华便着手编写《打工“兵法”》,送给外出打工的农民当做“打工指南”。

《打工“兵法”》以顺口溜形式讲述农民工找工作、签合同、算工资、追工资、辞工作等方面容易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政策法规,语言生动活泼、浅显易懂。例如讲找工作,“兵法”说:“进厂先看其证照,必须合法才算好”;讲签合同,则是“合同期限定得明,工作内容讲得清”……

罗俊华还在“兵法”中总结了追讨欠薪的经验和技巧,并在“学与用”这个部分讲述了自己打工的体会,提醒大伙“农民打工变工人,缺少技术真不行”。

目前,他正着手准备,打算把《打工“兵法”》挂在网上,以让更多的人受益。

毕节日报(2013.11.18)

第29届贵州新闻奖二等奖

作品赏析

王西铃

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贵州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

农民有才,记者有心

2013年11月18日《毕节日报》刊出的《纳雍农民自编打工“兵法” 赠乡亲》获得29届贵州新闻奖二等奖。该新闻好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选题有情怀。选题关注、关心农民和农民工。我们都知道,农民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辛苦付出,却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只有记者心系农民和民工,懂他们的难处,才会关注到这一点,并从中发现新闻点。作为记者当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怀,而不是天天只顾追星、跑口。

第二、角度有新意。报道农民的新闻还真不多,多的也是农村有什么好政策,农民得实惠很满意。或者是农民工讨不到工钱、生活多么艰难。虽然这些也都值得关注,但是难免落入老生常谈。本文作者,选取了农民自编打工“兵法”,凸现了农民新气象。让人感觉到我们的农民朋友也有懂知识、懂法律的,而且还乐于助人,这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文章的叙事方法不错。作者采用倒叙手法,娓娓道来。直接引用农民的话语,像话家常,讲故事。朴实、真实。

阅评员个人建议:一、引题可以不要,主标题已经足够鲜明,且有吸引力;二、文中“兵法”内容稍显少,如果能再多几句,或直接在文后附一部分“兵法”内容,更能凸显主题。甚至如果能把“兵法”的更多精彩内容通过媒体刊发出来,会让更多农民和农民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