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闻奖作品赏析(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榕江农民老挝种西瓜赚取人生“第一桶金”

作者_罗梅 杨成利 编辑_廖芳 苏丹

本报讯 “这是我们第一次出国种西瓜,虽然只赚了60多万元,但还算满意。”5月12日,榕江县古州镇口寨村村民杨光跃在家里颇为自豪地告诉笔者,过去他们都是给老板打工,但现在凭借一手种西瓜的好技术,去年在老挝成功创业,从“出口农技”变为“出国投资”,也算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

笔者了解到,杨光跃所在的口寨村素有贵州“农技出口第一村”之誉。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口寨村就开始办科普夜校,村民潜心钻研农技蔚然成风,到1996年,全村有130多人获得国家绿色技术培训员证书,8人获评助理农技师,4人获得农技师职称。2003年,贵州评审首批11名农民高级农技师职称,该村占据两席。从1995年开始,该村开始农技输出业务,范围从云南西双版纳慢慢扩展到缅甸、老挝等国家。“榕江农技”名声在湄公河沿岸成功打响。从那以后,口寨村每年都会有100多位农技人员就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秋收过后“飞”到西双版纳、缅甸、老挝,第二年春天卖完了西瓜蔬菜,又“飞”回家乡。

杨光跃就是第一批出国开展农技输出业务的技术骨干之一。

“给人打工,老板给多少就多少,我们心里没有数,既然有技术,那大伙为什么不集资自己建一个西瓜基地?”去年4月,从老挝回到村里的杨光跃、王永正等人向村党支部提出了自己投资建基地的想法。

“这个想法很好,我赞成,投资算我一个。”村支书杨灿喜说。

有了村支书的支持和带头投资,杨光跃等人毫不犹豫:“干”。8个股东组成的投资小组宣告成立。

去年10月,杨光跃、王永正等人带着60万元来到老挝,承包160亩土地创办了160亩西瓜基地。昔日的打工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经过精心管理,他们种植的160亩西瓜,产量达52万余公斤,共收入120多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60多万元,股东投资与利润比例达一比一。

首次创业成功,杨光跃等人尝到了甜头,回到家后便与股东们商量今年的投资打算。杨光跃告诉记者,他们已决定每人投资20万元,到老挝种植西瓜400亩。

看到杨光跃等人创业成功,村里的农技人员也“不安分”起来。杨灿喜告诉笔者,多年在云南、老挝开展农技服务的覃德伟等10名技术骨干已组成了另一个投资小组,今年也要到老挝种植西瓜。

“我们还要带动更多村民,成立更多的投资小组,让村民都变成老板,计划5年内全村在老挝创办西瓜基地1万亩,还要扩展到蔬菜产业。”村支书杨灿喜对口寨村科技大军进军老挝充满期待。

贵州日报(2014.5.19)

第30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赏析

张媛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

“走转改”在基层

新闻报道选取了榕江县古州镇口寨村村民杨光跃的事例作为切入点,探讨当地如何从“出口农技”变为“出国投资”的发展道路选择。这篇消息文章不长,但一经推出即引起强烈反响。原因何在?

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新闻敏感”成就一篇“走转改”优秀报道;二是多重新闻价值彰显报道的社会意义;三是勾连式结构实现事件时态转换。综合来看,这篇消息可谓是“走转改”的大成之作,是记者在基层捕捉的“活鱼”,从报道的内容到形式都属上乘。“给人打工,老板给多少就多少,我们心里没有数,既然有技术,那大伙为什么不集资自己建一个西瓜基地?”报道用平实的语言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得报道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接受,这也是报道的出彩之处。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走转改”要求转变文风,记者要在报道中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这篇消息凭借朴实的文风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报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