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泛化目的论的突现解释何以可能?
一、科学解释模型
D-N模型解释(deductive nomological),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作为科学解释中最早的一种,它是基于还原论范式的模型。该模型类型的所有解释都不自觉地遵循一个共同的研究范式:需要将解释还原过程彻底地完成,即将被解释项还原为一系列必须包含至少一条自然法则的解释项。它有一个假设:存在一种判定条件,它可以给出律则和偶然事实之间严格的划界。即科学解释包括两种要素,一种是解释的,另一种是描述的。该解释模型过于强调对律则基本性的依赖,却不能对哪些命题是律则给出合理的划界条件。基于该硬核的各种版本的缓冲带并没有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接受。该解释后被发展成为I-S(inductive statistical)解释模型。二者实际上都是基于演绎的解释模型。除此之外,科学解释还需要或然性说明、发生学说明和功能说明的补充。
二、目的论解释困境
目的论解释作为科学解释众多模型中重要的一种类型,一直遭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尤其是来自物理主义的批评,这种声音认为:目的论解释是某个科学门类不够成熟的特征,是需要被还原到更为普世的基础理论中去的。然而,在很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目的论的解释却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调和这种矛盾,何以找寻更为深刻且更为广泛适用的解释方式,成为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以内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提出并完善了“目标制向系统”,以期待化解目的论向非目的论进行解释还原的理论困难。然而,此类模型能否涵盖所有的目的论类型、其完备性和解释还原的彻底性,仍存在很大的争论。能否将目的论解释向非目的论解释进行转化,或者论证二者之间的某种等价性成为了解决争论的重要路径。
实际上,目的论解释原则之所以会在很多方面也受到质疑,在传统科学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看来:它有完全不同于近代数理科学的解释形式,还会遭遇反因果问题(Backward Causation)。对此,学者们对于目的论解释的态度,则分为以下三种:彻底放弃、作为一种过渡解释给予适度保留或对其进一步说明。
三、突现主义的兴起
哲学家乔治·亨利·刘易斯(George Henry Lewes)在《生命与心灵问题》(Problems of Life and Mind)一书中提出了突现概念。该理念被经发展,成为一种以英国突现主义为代表的层级进化的哲学体系。突现理论通常将不可还原性视为突现的一个强特征:在系统中的实体或性质被认为是突现的,当且仅当(1)它不仅拥有低层次组分所不具有的性质及行为,(2)且高层次的实体、性质和行为不能通过还原得到完备的解释,(3)且来自高层级的解释是足够自主和自洽的。
从19世纪末开始,突现理论曾沉寂了很久。随着复杂性系统科学的兴起,新突现论的哲学学派有所选择地继承了英国突现主义的主要观点,并在系统层次突现的起源和机制的研究上做出了新突破。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的解释模型,突现理论逐渐被再次广泛讨论。突现以整体性、下向因果作用、不可还原性以及不可预测性等作为其主要特征。它包含了完全不同的研究进路和分类标准,例如,本体论突现、认识论突现、实体突现、属性突现、共时突现(Synchronic Emergence)、历时突现(Diachronic Emergence)、强突现、弱突现(Weak Emergence)等。
随着复杂系统科学方法在进化论、现代物理科学中应用的深入,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有理由相信,突现理论是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以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为代表的科学革命之后,在科学领域一场新的革命。它标志着从传统还原主义科学理论向整体论等系统科学理论的范式转变。它开始强调非决定性和层级新颖性的重要性,开始从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过程。相比于物理主义,新的突现理论开始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给出一种不同于还原主义和物理主义的解释进路。
但是突现论作为一个新的解释进路,还有很多有待澄清和解决的问题。例如:系统中存在突现的判定标准是什么?突现模拟方法与突现解释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突现理论之间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争论,主要体现在突现论与还原论的关系问题、理论的自主性或基本性问题等。与物理主义相比,突现主义作为新兴的研究纲领,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突现解释正在突破传统科学所受到的还原主义路径限制,正在消解残存的理想化观念及其可能导致的错误,使得科学与哲学的联系更为紧密。
四、国内外突现理论研究现状
早期的英国突现主义认为,突现论是还原论与非还原论的中间道路,在抛弃活力论和活力物质的同时,保留了过程性和不可还原性。下向因果(Downward Causation)理论则认为,下向因果是上层属性对下层属性的因果作用。该理论倾向于非还原的物理主义。支持该观点的主要是功能主义者,认为高层功能不能被还原为低层实现。功能需要由物质基础来实现,它既不同于物质基础本身,又依赖于物质基础。约翰·赛尔(John Searle)通过列举不同类型的还原性,指出心灵可以被因果还原为物理过程,但不能被实体还原为物理现象。随附性(Supervenience)理论认为,随附性是一种自身不具有额外因果力的副现象,这种副现象可以被删除或者替代,是不具有无自主性的、附带的属性。它意味着当某个低层级事件发生时,随附于该事件的高层级现象也伴随着发生。随附性与突现的关系,成为心灵哲学、形而上学、科学哲学、复杂性系统科学哲学中的核心问题。金在权(Jaegwon Kim)提出了他基于还原主义的物理主义观点。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在其著作《科学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ce)一书中指出,两个理论之间意义还原并不是其形式还原的必要结论,内格尔的模型出发点主要在于两个理论之间的解释关系与逻辑推导关系。而金在权的功能还原模型的出发点,主要在于功能实现的因果关系。金在权认为,拥有心理性质经验的主体仅能通过自身直接经验到心理性质的存在,心理性质并不能等同于物理性质。国外对于突现论与还原论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更倾向于认为突现理论不是认识论意义上无知的产物,也没有承认对世界描述能力的退步。相反,它不仅不会彻底地反对还原论,还会对还原论做适当的补充,是一种进步的研究纲领。
在突现解释是否足够基本的问题上,国外学者也存在较大争论。基于复杂性系统科学的新突现主义认为,突现表现为一种整体性模式、层级新颖性、下向因果、不可推导性、不可预测性和不可还原性。它所具有“长程的”不可推导性,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可以被视为足够基本的。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也认为:下向因果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是高级结构对基本粒子随机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基本粒子对高级结构的适应。代表人物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杰瑞·福多(Jerry Fodor)等,福多认为由于心灵因果地作用于物质性质,不得不承认心灵具有某种实在性。他们普遍认为至少在这些意义上,突现理论具有一定的基本性。相反的,反对强突现和下向因果作用的科学家以及哲学家们通常不支持这种基本性。普特南将矛头指向科学统一的纲领,提出“理论概念的非可还原性”论题,反对心脑同一论。布莱恩·麦克劳林(Brian McLaughlin)的观点是,心灵尽管在认识论意义上是突现的,但在本体论上并不是突现的。金在权提出的随附性理论、析取功能还原主义,主要目标是协调基于还原主义的物理主义和心灵的因果效力。随附性要求在本体论上意义上,心理性质依赖于物理性质而存在,即物质对上层属性的“纵向”决定关系代替高层级属性之间在时间上的“横向”的因果关系。金在权的还原的物理主义从根本上拒斥了心理性质可以因果地引起心理性质或者物理性质。金在权等人的随附性理论明显地反对多重实现,过于着眼于强突现与弱突现之间的分析,忽视了突现层级之间的关系,否定了突现的本体论意义。对此,麦克劳林则提出了“律则必然性”代替“逻辑必然性”,用以重新给出随附突现的定义。
关于随附性的讨论仍在继续,尽管随附性在不同的学者间并未达成共识,但是却为随附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空间。随附性的主要反对者之一保罗·汉弗莱斯(Paul Humphreys)提出了“熔合突现论”,从一定程度上拒斥了随附性概念。层级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随附关系,不能以此将高级关系消除,反对凭借随附性概念来讨论突现理论。他认为突现的高层次性质与低层次性质之间是历时的(Diachronic)因果关系,随附性概念不能说明层次之间的非还原关系,它实质上会走向“最小主义”本体论的反面。同时,汉弗莱斯用熔合突现论证明了“过度决定论”并不成立,没有必要接受对突现的“下向因果”(Downward Causation)关系的任何驳斥。低层实体在历时相互作用中发生熔合突现之后,会失去原有的某些属性,也会改变原有的低层级实体之间的作用关系。熔合突现论回应了下向因果作用的排除性问题,拒斥了随附性关系对高级属性的消解,证明了本体论突现是如何避免律则必然性为基础的随附性的诘难。
麦克劳林的观点是,心灵尽管在认识论意义上是突现的,但在本体论上并不是突现的。美国的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也拒斥了强突现的存在,只承认马克·贝多(Mark Bedau)意义上的意识层面的弱突现。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Carl Gustav Hempel)和保罗·奥本海默(Paul Oppenheim)认为突现现象的层级新颖性,来自于更基础现象的不可预测性。丹尼尔·丹内特(Daniel Dennett)认为,是否有独立的因果力,可以作为高层级属性与结构否是真实的判定条件。
国内对突现的研究已经逐步展开,部分成果对于国内学者开展突现理论学习和研究具有引领作用。其中,几位学者所引进和整理的理论成果,对本书的贡献较为突出,在此予以感谢。李建会从世界的统一性与科学的统一性角度分析了突现论与还原论的关系。金吾伦、郭元林深入地分析了国外对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现状及演变历程。颜泽贤着重论述了受约束生成过程与突现特征关系的动力学机制。吴彤从宏观视野给出了自组织方法论的纲领。范冬萍、张华夏系统地梳理了突现理论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了圣塔菲研究所的贡献。董春雨从复杂系统科学领域论述了突现、冗余、对称性、层级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对突现理论在国内的启蒙和传播贡献了力量。当然,还有很多学者为此做出了贡献,但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十分遗憾。本书如果使用到相关文献成果,会特别予以注明。
由于国内对突现论的研究晚于国外,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整体上看,研究略显不够均衡。大多数学者集中于对其模拟的结果、哲学定义、本体论意义给出讨论。与国外相比,国内突现理论的原始创新还稍显薄弱。对于突现模型的建构、数学形式、方法论意义和解释学意义的研究不够深入,成果数量尚显不足。通常没有将突现视为一种基本的解释模型加以诠释。突现理论何以可能对目的论解释做出进一步说明?目前尚无学者专门地给出系统的研究。我们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
五、论述所依赖的突现判定依据
可以发现,对于突现理论的基本性和本体论意义,国内外学者尚存在较大的争议。在系统是否存在突现的问题上,其判定条件也莫衷一是。通常而言,突现的定义和判定标准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系统中是否存在下向因果作用;(3)高层级实体、属性是否可以被低层级实体、属性、过程所多重实现;(4)层级新颖性;(5)高层级实体或属性在本体论承诺上的不可还原性;(6)非本体论意义上的非模拟不可还原性;(7)系统间性和关系实在等。突现的分类,主要有两个维度:(1)是否承诺在高层级出现新的实体,以及在它是否具有下向因果作用的意义上,可分为强突现与弱突现;(2)在时序关系以及是否具有随附关系意义上的差异,可分为历时突现与共时突现。
其中,弱突现仅与本书对突现解释基本性的讨论相关,下向因果作用是在时间之中的、是与历时突现相关的,多重实现则更多地作为一种共时突现加以呈现。各类判定标准所使用的概念指称与适用范围是显而易见的。本书论题目标要求将论述重点聚焦在解释意义上,没有必要就上述维度加以展开论述。因此,它不会是本体论意义的比较研究。在不影响论述有效性的情况下,会对上述维度加以悬搁,尽量地避免陷入学派之间的争论之中,从而回到问题本身。
本书将对层级新颖性可以作为突现的主要判定标准进行辩护,并以此对目的论系统是否存在突现进行判定。层级新颖性也导致了在不同层级内,突现作为个例,不应被寄希望于遵从完全相同的判定标准。在不同的层级内,分别需要辅之以多重实现、下向因果作用、非模拟不可还原、系统间性等作为判定标准。以此对目的系统中是否存在突现的判定,其完备性仍然略显不足。本书在此过程中,提出了新的判定标准,即突现理论在解释意义上所特有的“层级往复”。笔者倾向于支持突现理论的基本性和强的本体论意义,但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并不需要预设激进的本体论前提,从较为保守的方法论出发,试图得出突现理论对目的论问题的解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