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纲要》强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1.法治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个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根本保障就是法治。法治是理性之治,是长效之治,是普遍之治。
立足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强化法治的力量,更多地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道德建设规则体系,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
2.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法律与道德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但是这两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相辅相成,彼此共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两种根本手段。
虽然法律与道德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但在建设法治社会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因为法律具有强制性。它是国家制订的,并通过执法机关强制执行的规范,法治对道德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法治通过立法手段选择一定的道德,这便进一步推进了道德的普及;法治通过对严重不道德行为的严惩,通过对崇高善良行为的保护与鼓励,从而抑制了邪恶,弘扬了积极向上的道德精神。
3.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显示出法律和道德的相互联系。这主要表现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在内容上往往是直接重合的,在实际生活中是相互渗透的。
这就是说,凡是法律规定的行为,也会受到道德的支持。如《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这里,每一条婚姻法律规范同时又是婚姻家庭道德规范,法治承载着道德理念。这就要求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既要遵循婚姻法律规范,又要遵循婚姻家庭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