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电商扶贫要卖货,但不仅仅是卖货
一、电商扶贫不是卖货这么简单
电商扶贫为了农民增收,当然要卖货。2017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关注农村电商,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目前农村电商的工业品下乡“轰轰烈烈”,而农产品上行却“打不起精神”,这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与农民很失望。显然,电商扶贫说一千、道一万,不帮助农民增收显然不行。所以,要选好有竞争力的一两个产品,率先在网上打开销路,让老百姓看到实惠再说。有好处了,老百姓自然会跟上来。
但电商扶贫增收不能仅仅依靠卖货,还要依靠当地特色资源的互联网化。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快速升级——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快速升级,乡村旅游的火爆正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在乡村旅游火起来后,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卖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已只占农民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餐饮服务、乡村民宿、手工文化产品销售等成为大头。贫困地区虽然发展落后,但山清水秀,没有污染,空气好,天空蓝,泥土香,饭菜充满农家味,只要交通方便,加大网上推介,再规范一下服务,收拾好乡村面貌,就不愁没人来。隰县有美丽的梨花,有蓝天绿水,应该注重旅游电商的开发。
再往前延伸,电商扶贫本质是脱贫,脱贫需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脱胎换骨。所以,对电商扶贫的深刻理解要回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对电商未来发展目标的描述上来,那就是“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显然,电商扶贫只是互联网+县域的一个入口,必然要延伸到整个县域电商,最后实现县域互联网新经济的崛起。
二、打造出好生态才好干事
电商扶贫难,难在起步,困在人才,而人才又困在电商生态不足,这里既有硬件设施的不足,如网络不通、快递不通、费用太高等;也有软环境的不足,如政策不到位、服务跟不上;还有产业链跟不上等问题,要逐一解决。
要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下力气解决贫困县的电商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没有互联网,就没有电子商务。首先是加速宽带进村,免费Wi-Fi到村,提速降费。其次是物流要通,乡村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同步解决,费用还要优惠。最后是公共仓储、电商创业孵化、电商要素承载园区等要配套建设,降低创业成本,优化要素配置。
要从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简单的培训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系统培养。不远千里招一批、四邻五舍聚一批、传统行业转一批、草根创业促一批;女婿上门送活水、儿子受压添动力、女儿回门多留住、小姑媳妇当帮手;通过培训育一批、自学成才冒一批、栽下梧桐引一批;父子兵、夫妻站、兄弟连、女人帮,各个渠道都用上。但核心是他们缺什么,政府补什么;他们想说什么,政府就听什么。如果没有一点诚心,没有一点耐心,做电商的年轻人就算回来了,恐怕还是留不住。
三、起步先集中做好一个单品
电商扶贫的典型县——山西隰县选择玉露香梨作为农产品上行的突破口,因为这是一个梨的新品种,人无我有。按照互联网的思维和电商的要求,从现有几万亩开始,高标准起步,品牌规划引领,质量追溯保证,能查得出源头,能看得到原始信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满意,让消费者成为隰县玉露香梨品牌的传播者,这就是粉丝经济。
要把网络的数据用好、用活。对通过电商平台、质量追溯体系形成的大数据,请专家,上高手,深度挖掘,对每一个村甚至每一个农户的香梨进行数据评价,扶优扶强,倒推农户提升生产水平;根据大数据,得出趋势性判断,指导宏观生产发展;找出重点市场,继续深度推广。
目前玉露香梨种植面积有限,产能还需要逐步释放,在市场推广初见成效的情况下,要牢记产品就是人品,宁可卖断货,绝不以次充好。一旦萝卜快了不洗泥,伤了人心,砸了牌子,顾客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重新恢复市场信心将要付出百倍代价。对掺杂使假、浑水摸鱼等行为,不要等顾客投诉,而是要自清门户。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落后地区常常把顾客当外人,对欺瞒顾客的行为在内部高度容忍,结果大家一起跟着受罪;而发达地区常常把顾客当恩人,谁得罪了顾客谁就是罪人,一定要在内部自我清理。现在玉露香梨这个产业,在网上就是“白纸”一张,一定从一开始就要描绘出美丽的图画,不要折腾,更不要反复擦改。
一个单品做好了,就有心得了,再做其他产品也就会触类旁通,容易上手了。所以,难在开始,关键也在开始,扣错了第一粒扣子就麻烦了,做人做事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