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ESG:数字化时代的社会责任
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 我们看到的信息真的越来越丰富了吗?
• 谁决定了我们看什么?
• 我们屏幕中的世界真实吗?
在你最常用的手机App里,今日头条告诉你: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微博会推荐你关注的“热搜话题”;淘宝会根据你的浏览习惯推荐相应的信息给你;百度会根据你看到内容的顺序去做竞价排名;微信则通过你的信息足迹在你的朋友圈中植入“量身定制”的广告……
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活动中,人工智能、算法推介、数字编辑、机器学习等技术日益成为信息生产的重要手段,社交媒体、搜索类媒体、聚合类媒体等新媒体愈发成为信息分发的主导渠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决定你看到什么的,是各种算法。这些非传统的、非专业的信息平台大多在试图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信息本身的真实、客观、全面则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这种迎合人喜好的算法将有可能让每一个个体走向越来越狭小的信息分流。2006年,哈佛大学教授凯斯·R·桑斯坦在其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桑斯坦认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信息的剧增,每个人都可以依据喜好选择使自己愉悦的信息。当个人被禁锢在自我构建的信息环境中时,生活必然变得程序化、定式化。长期处在基于“算法推送”的媒介环境中,受众接收到的信息倾向和领域是有限的,接收到的往往是自己喜欢的内容,而看不到与自己意见相左或能拓展自己世界观的内容。算法分发的内容或信息,会不断加固受众原来持有的观点,使受众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变得“顽固”甚至“激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群体观念“极化”现象的不断发展。此外,“快餐式”的信息内容获取更加快捷,同时被添加各种“情绪”的调味料,“口味”好,可饱腹,却无营养,必将造成各种“信息健康问题”和“认知失衡问题”。对于大众来说,沉溺于低质量信息海洋中,或乐而不知,或无力改变。
数字化社会还不成熟,如何治理,怎样保护隐私,产权归谁……所有问题只有探讨和思考,并没有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数据被采集、被滥用,我们反过来也被数据所塑造,这个过程通常是在我们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发生的,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这个过程的理解都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可以说当下人类对数字化社会的价值观认知,还是混沌的,人类还在黑暗中摸索,还没有达到完全豁然开朗的境地。数字技术的善与不善是个复杂的议题,但在数据欺诈、数据盲区、伪劣数据大量存在的当下,数据的真实性比我们想的要更加紧迫和重要。新文创作为数字化时代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回避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