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窗子内的林徽因
1907年,晚清多事之秋。那一年饥荒连绵,从东北到江南地区都一派哀鸿,江浙一带不时爆发饥民抢米事件。社会在动乱之中,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各种革命活动:那一年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王顺钦州起义、光复会安庆起义、同盟会起义、镇南关起义……充满着刀光血影,那一年不少革命青年失去了头颅。
而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觊觎更加嚣张:同年4月,日本在华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还在各地设立事务所,广泛搜集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8月,法国在哈尔滨办领事馆;日俄签订铁路专约……
天崩地裂的时局变动在外头上映。但对于3岁的林徽因来说,她背后那张祖父华丽的椅子,似乎是一种最合适的暗喻。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经风雨飘摇,但对林宅的妇孺来说,还是岁月静好。虽然不算豪门巨富,但有殷实的家底,在饥荒年是不愁温饱的。她在时代的窗子里面,依然做着天真烂漫的童梦。
林徽因以自己早年生活为原型的小说《吉公》曾提及这种窗子内的生活:“二三十年前,每一个老派头旧家族的宅第里面,竟可以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内中居住着种种色色的人物,他们错综的性格、兴趣和琐碎的活动,或属于固定的,或属于偶然的,常可以在同一个时间里,展演如一部戏剧。
“我的老家,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家庭一样,在现在看来,尽可以称它做一个旧家族。那个并不甚大的宅子里面,也自成一种社会缩影。我同许多小孩子既在那中间长大,也就习惯于里面各种错综的安排和纠纷;像一条小鱼在海滩边生长,习惯于种种螺壳,蛤蜊,大鱼,小鱼,司空见惯,毫不以那种戏剧性的集聚为稀奇……我们的境界既被限制在一所四面有围墙的宅子里,那活泼的孩子心有时总不肯在单调的生活中磋磨过去,故必定竭力的,在那限制的范围以内寻觅新鲜。在一片小小的地面上,我们认为最多变化,最有意思的,到底是人:凡是有人住的,无论哪一个小角落里,似乎都藏着无数的奇异,我们对它便都感着极大兴味。所以挑水老李住的两间平房,远在茶园子的后门边,和退休的老陈妈所看守的厨房以外一排空房,在我们寻觅新鲜的活动中,或可以说长成的过程中,都是绝对必需的。吉公住的那小跨院的旧楼,则更不必说了。
“在那楼上,我们所受的教育,所吸取的知识,许多确非负责我们教育的大人们所能想象得到的。随便说吧,最主要的就有自鸣钟的机轮的动作,世界地图,油画的外国军队军舰,和照相技术的种种,但是最要紧的还是吉公这个人,他的生平,他的样子,脾气,他自己对于这些新知识的兴趣。”
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在这篇充满怀旧的文章里跃然纸上。林徽因当时所处的环境,既有着守旧家庭的安稳,又因为家族中各种人物,包括留洋的父亲、叔伯,还有其他新派人物,让高墙内的生活充满新鲜,让她可以源源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从精神上就已经结束晚清裹脚女子的命运。
也能瞥见,林徽因的确有一种聪慧的洞察天赋和良好记忆力,否则也不会在多年后写出如此鲜活的人和物,多年后她也以孩童后辈的角度去评判那个时代——“那中年以后不经过训练,自己琢磨出来的机器师,他的成就必定是有限的。纵使他有相当天赋的聪明,他亦不能与太不适当的环境搏斗。由于爱好机器,他到轮船上做事,到码头公司里任职,更进而独立创办他的小规模丝织厂,这些全同他的照相一样,仅成个实际上能博取物质胜利的小事业,对于他精神上超物质的兴趣,已不能有所补助,有所启发。年老了,当时的聪明一天天消失,所余仅是一片和蔼的平庸和空虚。认真地说,他仍是个失败者。如果迷信点的话,相信上天或许要偿补给吉公他一生的委屈,这下文的故事,就应该在他那个聪明孩子和我们这个时代上。但是我则仍然十分怀疑。”
如果仅仅有大宅生活见闻,而没接受系统的教育,也就如林徽因笔下的舅公“吉公”那样,仅仅限于“小事业”,而不能超越“物质的兴趣”。还好,那个时代,也给了林徽因另一种得天独厚的机会,让她有机会做“我们这个时代”的“聪明孩子”。
亦是1907年,6月15日,美国照会中国驻美公使馆,拟将庚子赔款中1078万美元还给中国,用于发展文教事业。在当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倡导下,各国也纷纷退回一部分庚子赔款“利息”,这部分“利息”都被以发展教育的经费的方式退回。根据西奥多·罗斯福的提案,1909年起,美国将在庚子赔款中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1911年初,利用庚子赔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
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清亡以后继续利用庚子赔款选拔留学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这就是民国初期官费留学的来由,这些钱,对当时寻求出路的读书人而言,是救命的钱,是科举没落之后的另一个希望寄托。这件事,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不可磨灭的百年影响,甚至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有人评论美国当时的做法只是为了让中国加快西化进程,是帝国文化的另一种扩张,为了日后便于推广他们的统治,但对经历晚清腐朽之后,正走向式微的中式教育来说,这一年美国人的“好意”和英法对此做法的效仿,无疑为中国社会注入一股新希望。
林徽因这时候还小,尚未料到这一年窗子外发生的事情其实将和自己一生紧紧地相连。她不曾想到以后自己也会考取官费留学生,踏上陌生的国度,遭遇更广阔的人事。
3岁的她,只是在墙内,窗子里,娇憨地看着相机这个新鲜玩意,里面似乎有什么神奇的微光在闪烁,又有点令人不安……